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语叫“秦晋之好”,这个词语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和晋国保持友好的关系,让自己的公主或者公子与对方结亲,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双方的联盟关系,而这种维持邻邦和平的手段被沿用了数千年。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以维持汉朝与匈奴的稳定关系。除此之外,其实历朝历代都有送本朝公主到塞外和亲的事情发生,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政治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于文臣公主的这段历史我们非常熟悉,可是文成公主后来的命运又如何了呢?
唐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比较繁华、富裕的朝代,它的繁华与强大引得八方来客纷纷前来寻求唐朝的庇护,甘愿成为唐朝的附属国,每年向唐朝进贡。也有一些想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缔结与唐朝的友好关系,比如通婚。在贞观8年的时候,吐蕃的松赞干布派使者拜见唐太宗李世民表达来自吐蕃的友好,而中国素来都是讲求“礼尚往来”的,不久,唐太宗李世民也同样派了使者去吐蕃慰问了松赞干布。而等到松赞干布再次派使者来到大唐时,却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请求,他希望能够迎娶大唐的一位公主,缔结与大唐持久而稳定的友好关系。但是松赞干布的这个请求立马遭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拒绝,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根本没有把区区的吐蕃放在眼中,更不会愿意把自己的一国公主送到塞外。
但是对于松赞干布来说,或许不缔结友好关系那就是不友好,就是敌人,于是借着攻打吐谷浑王诺曷钵的幌子出兵直逼唐朝松州,并且像大唐示威,如果不把唐朝公主嫁给他,他就要采取下一步行动。在唐太宗的委派之下,牛进达帅军与吐蕃大军对抗,将松赞干布的部队打的连连败退,最终败下阵来。松赞干布示威不成,又派使者前来求和,并且第三次请求娶大唐的公主。可见,这位松赞干布对大唐的公主真的情有独钟。对于唐太宗来说,自己的公主肯定不舍得嫁到塞外,于是就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更为公主,许配给了松赞干布,这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虽然不是真正的公主,但是也是宗室之女,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教育,而且性情温和纯善,因此,在嫁到吐蕃后,文成公主十分受松赞干布的喜爱和重视,不仅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而且还专门为公主修筑了布达拉宫,其富丽堂皇的程度叹为观止。而文成公主到了吐蕃后,对当地的习俗十分不习惯,特别是“赭面习俗”,为此,松赞干布下令废黜了延续了长久时间的“赭面习俗”。虽然没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成长背景,但是十六岁的文成公主和二十五岁的松赞干布却缔结了一段非常融洽和睦的夫妻关系,这为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关系打开了新局面。
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之下,松赞干布不仅自己穿起了绸缎衣服,还把很多吐蕃的贵族子弟送到大唐读书,让中原文化传播到整个吐蕃。在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继承皇位,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继续维系着,文成公主也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但是在度过了十年的幸福生活后,松赞干布早逝,因为文成公主没有给松赞干布生下儿子,所以这个吐蕃大权落到了吐蕃宰相禄东赞手里。按照吐蕃的规矩,权力和女人是要同时传给接班人的,因此文成公主也就成了吐蕃宰相禄东赞的妻子。据传,虽然文成公主没有给松赞干布剩下一儿半女,却给吐蕃宰相禄东赞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而吐蕃这位新的掌权者却不如松赞干布这样重视与大唐的友好关系,在禄东赞把禄东赞的领土先后占据之后,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也日渐冷淡,而此时的唐朝局势也不如以前稳定,文成公主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已经对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不能给予什么帮助了。直到公元年,将近六十岁的文成公主不幸染上了天花,当时的治疗手段非常低,很多人都死在了天花了,而文成公主也为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文成公主去世了,但是她的功德却一直都在,时至今日,文成公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千年,但是纪念文成公主的寺庙、诗词、节日等一直都延续并且保存着,以至于我们世世代代都记得这位大唐女子为了国土的安宁所做出的贡献。
—END—
参考内容:
《旧唐书列传》
《贤者喜宴》
《敦煌吐蕃文献选之于田教法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