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玉芬
编辑:李孝军
乃堂寺座落在西藏昌都的类乌齐县滨达乡。寺庙之地背靠丁夏山,面对乃水河,在寺庙的北面是多吉岩,被当地百姓称为金刚岩,佛教徒们称它是十六罗汉1的圣地,故得名乃堂寺。
乃堂寺始建于公元年(藏历第七个绕朔水兔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创建人是宗喀巴2的弟子里赞僧格。属格鲁派在藏东的寺院。寺庙的规模不算太大,但是,寺内珍藏着有价值的文物与经书。它的建筑是由善经堂、大殿、僧舍组成。在格鲁派中比较著名,因它的倡建是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所建,坚赞僧格是宗喀巴优秀弟子之一,在佛教造益上比较高,深得上师的信任。
乃堂寺的善经堂为二层式藏族建筑风格,它坐西朝东,呈长方形,堂的前面有回廊,面积为4柱;经堂的中间由4根竹子托起的天窗,堂内主供释迦牟尼,两边供有木质的仲班觉桑布与坚赞僧格的灵塔3和铜铸造的千佛;背面是经书架保留着《丹味果》、《宗喀巴传》共有18部,以及其它经卷上千卷,只可惜这此经卷在文革中失散。
乃堂寺的大殿为坐北朝南,殿内有4柱,殿内的东面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像千尊,北面供着约一层楼高的宗喀巴三师徒的泥塑像;大殿的中央供奉着比较珍贵的里玛(合金)释迦牟尼像,它的左右两边供奉着镀金的千尊密集金刚4与胜乐金刚5,它是用里玛(合金)铸造的千尊像,此外殿里还有绿度母6、无量光7、观音等像,噶当小塔8。大殿内还供有用金粉手写的经书《甘珠尔》9、《丹殊尔》10经书各一套;唐卡多幅,唐卡主要画的是佛、绿度母、药师佛、十六罗汉等内容。大殿的二楼是活佛的寝宫、仓库、护法殿,在护法殿内供奉的约一米多高的六臂护法神、法王、吉祥天母、大威德金刚、昌都寺的护法神像。
乃堂寺乃堂寺现存的珍贵文化物。
1.释迦牟尼镀金铜像,它高约2.26米,左手托钵、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木宝座之上,两边为文殊菩萨与弥勒佛。文殊立于莲花座上,高约7厘米;弥勒佛立于莲花座上,高59厘米,造像的风格显得俊秀,工艺精美。据说该尊释迦牟尼是他在世时,比雪嘎玛等匠人为他铸造了六尊佛像,并亲自为像加持开光,该佛像从印度运抵汉地,又用牦牛驮运到类乌齐县,极其珍贵。
2.观音菩萨像,高为18厘米,镀金工艺精湛,观音蹲坐,琼(大鹏)鸟独居高处,两边有两只猴子,錾花镀金,该像显得古朴庄严。
3.弥勒佛(强巴甲达玛)像为镀金铜,高约57厘米,头带玉佛冠,左肩之上有一宝瓶,右手持着法器。该寺内有这种镀金铜像五十多尊。
4.六臂依怙主木雕,雕琢的非常精美,高约37厘米。怒眼张着口,手持法器,大肚赤足,站立着,脚踏着大象,呈着忿怒之相,显得狰宁。
5.藏有《十万颂》有三套;宗喀巴言传《十万颂》三套等这些珍贵的文物。
乃堂寺的历史沿革,相传当年宗喀巴大师对他的弟子坚赞僧格说道:“你到康区去吧,在那犹如白狮的岩石之下,有一片像象鼻的平坝,那是一块风水宝地,地之处有十六罗汉护佑着,在该地建寺,可宏扬光大佛教。此地加持至深,愿弟子能在此修建一座寺,使众生大吉,感召天下客,我当作为助伴。”于是坚赞僧格遵重师傅的教诲,便踏上去康区之途,他来到康区寻找师傅所说之地,他就来到了类乌齐县境内,找到了上师所说的地方,于是在当地施主的赞助下,在公元年创立了乃堂寺。
乃堂寺在此地已经多年了,从兴到衰的历史长河之中。现乃堂寺有僧人70多人。因该寺院的建筑、壁画、主供佛及各种佛像保存得较为完整,该寺的香火也非常好,周边的百姓们不断朝拜着。
1.十六罗汉:在《法住记》中记载:他们奉释迦牟尼之命常住于世间守护佛法、救度众生的十六罗汉:①宪度罗跋啰惰阇(略称宪头罗)②迦诺迦伐蹉(简称迦诺迦)③迦诺迦跋厘惰阇④苏频陀⑤诺讵罗⑥跋陀罗⑦迦哩迦⑧伐阇罗弗多罗⑨戍博迦⑩半托迦罗睺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
2.宗喀巴:(年—年)原名罗桑扎巴,生于宗喀地方(今青海湟中县一带),故称宗喀巴。出生于元代末期官宦人家。年,在拉萨大昭寺举行大祈愿法会,建立甘丹寺为传教中心,建立了格鲁派,以显教密乘之基,建立了严格的修学次第,最著名的弟子有贾曹杰、克珠杰、释迦益西、根敦珠巴、扎西贝丹等。
3.灵塔:藏民族的一种藏葬俗,最高葬俗。它是供奉、收藏活佛、上师法体或骨灰的一种佛塔,它是由释迦牟尼信徒收藏舍利塔而演变而来。因塔内供奉的是活佛及藏传佛教有大成就大师的肉身及骨灰所以称为“灵塔”。
4.密集金刚:梵文名:俱舍三摩阇,亦译集密金刚。密乘无上瑜伽父部主要东尊。有白、兰、红三面、三目、六臂,持金刚铃杆、法轮、宝、刀、莲花等,双身,其妃为可触金刚母。为五大金刚之一。
5.胜乐金刚:又称上乐金刚,藏语称“德木巧多吉”。密创无上瑜伽部东尊,五大金刚之一。相面为一面三目或三面三目,二臂或十二臂,持铃杆、狭天杖、首戴骷颅冠。虎皮为裙,人首为髻,足踏尸体,身面白色,其妃为金刚亥母。梵文名为黑如噶,亦译亥如伽,别名“饮血金刚”。一说即大自在天长子毗那夜迦。
6.绿度母:又称为圣救佛母,为五度母的本体,为天女形,身面绿色,头戴五智冠。顶有阿弥陀佛,右手施无畏印按膝,左手作胜三宝印,持乌巴拉花,左足蜷,右手展,半跏趺坐于莲花日月轮座上。
7.无量光佛:又称为:“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佛、甘露王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佛。它有十三名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光王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等。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其辅弼。因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为密乘五智如来之一的西方佛,表第六识所转妙观察智。显教的阿弥陀佛有报、化两种形象:报身天冠天衣,披发,双手结定印捧莲花或宝瓶,身金色。《观无量寿经》详述其形相。化身为比丘相,螺形发髻、披袈裟,手捧钵或莲花台。密教五智如来之阿弥陀佛为天冠天衣披发报身相,身赤色,双手定印,捧长寿宝瓶。
8.噶当小塔:它为佛塔中的塔之一,它与佛教八佛塔有区别,在今天的藏区很少见,而在佛教的故地也不多见,极少见,它非常珍贵。小型噶当塔,盛行于公元12世纪前后,它是随着阿底峡大师入藏传法,风行西藏,但是后来建造者极少。噶当塔是噶当派中盛传之塔,此塔是阿底峡大师入藏传法后西藏才有的,它一直流传于噶当派之中,所以这塔就称为“噶当”之名,称为“噶当塔”。
9.《甘殊尔》:其意是译佛语部,亦称“正藏”,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律、秘密藏三部称为佛所宣说者。
10.《丹珠尔》:其意是译祖师部或论疏部,亦称“续藏”,为历代佛教著作,相当于汉文藏经的论集、经疏、律疏、论疏、史传等部。
作者简介
白玉芬,女,汉,藏二代,生于西藏那曲。
幼时随父母由西藏派驻甘肃、青海等地生活。年下乡当知青,年考入拉萨师范及湖南师范,年大学毕业。
先后于拉萨市七中,拉萨市文化局、拉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工作,曾任西藏收藏家协会理事、《西藏收藏》杂志副总编等,年退休。
在藏工作几十年中,长期从事西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了大量学术文章。在藏工作40年,游历了西藏所有县,寺庙,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考察调研,期间偶尔受西藏大学邀请授课研究生班,对西藏历史文化,宗教民俗,有较全面的了解。
已经出版的书籍:《拉萨千年沧桑史话》《拾梦青藏高原苏毗(孙波)女儿国》《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拉萨寺庙、名胜、古迹旅游指南)。
正在编写的书籍:《雪域高原情(藏二代知青)》《西藏寺庙志(七地一市,拉萨寺庙志》已完稿《西藏名胜古迹深度旅游系列指南(阿里、林芝、那曲)出版》《探访象雄王国(羊同)》。
百度百家号“文旅演艺”——原创文化旅游演艺领域优质图文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