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千年以前的桑落酒一斗价值万钱,是真的么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3/9/10

“索郎”即“桑落”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有酒的记载,其中所记的桑落酒引人入胜。

——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反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征之隽句、中书之英谈。

以上文字记载了有一个叫刘堕的人擅长酿酒,他所酿之酒会在桑叶落时打开,因此得名桑落酒。这种酒色清白如米泔水,别有一种浓郁的香味,既似幽兰的馨香,又似麝香,自成一种飘逸的芳馨。是为当地朝贡。自王公贵族到民间百姓,朋友之间相携邀请时,都要说“索郎很是眷恋,想一起说说话!”“索郎”即“桑落”,一时传为美谈。

郦道元的妙笔毕竟与众不同,这段文字让嗜酒之人读来口齿生津、垂涎欲滴。正值桑叶凋落之时,秋冬之际宜饮桑落酒,此时开酒风味为最佳。

《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载:“市西有退酤、冶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北史·卷一十九·列传第七·孝文六王》记载“及清河王怿为元叉所害,悦了无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尽其私佞。叉大喜,以悦为侍中、太尉。”

河东刘氏所酿之桑落酒,于暑天六月以瓮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而味不变。当时北魏都城洛阳的桑落酒美名在外,京中权贵赴郡府藩封,携带桑落酒相赠千里远方。汝南王悦是魏孝文帝的六子,元叉是太后的妹夫,汝南王悦以桑落酒招待元叉,可见桑落酒在北朝已是宫廷待客的名酒了。

贾思勰《齐民要术》谓造酒:“春秋二进酿者,皆得过夏;然桑落时作者,乃胜于春。”“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时。”

桑落酒于桑叶凋落之际(农历九、十月间)酿成,自北魏文献记载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古时的桑落酒是发酵酒而不是蒸馏酒。

十千提携一斗

《新唐书·卷四十八·志三十八百官三》记载良酝署: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五齐、三酒。享太庙,则供郁鬯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麋、桑落之酒。

《酉阳杂俎·卷一·忠志》记载:“安禄山恩宠莫比,锡赉无数。其所赐品有:桑落酒,阔尾羊窟利、马酪、音声人两部、野猪鲊、鲫鱼并鲙手刀子、清酒……”

在大唐盛世,桑落酒是朝廷宗庙祭祀的专用酒,专为朝廷酿酒的光禄寺良酝署负责酿造桑落酒,供应朝廷宗庙祭祀和饮宴之用。盛唐美酒甲天下,唐玄宗李隆基赏赐宠臣安禄山御用桑落酒,可想而知当年桑落酒是大唐皇宫饮宴饷馈的名酒佳酿。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木奴身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刘禹锡《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张谓《别韦郎中》:“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郎士元《寄李袁州桑落酒》:“色比琼浆犹嫩,香同甘露仍春。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

白居易《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唐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诗中关于酒的篇章不可胜数,美酒与名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桑落酒的风采亦是不遑多让,郎士元笔下的桑落酒如琼浆甘露,对它可谓是褒赞有加,令人陶醉。诗中说到十千提携一斗,可见其价值不斐。我们在唐代海量诗作中不难看到“斗酒十千”的句子,结合诗人当时生活在经济空前发达的盛唐时代,那么郎士元说桑落酒十千一斗应当并非虚言。《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是时(天宝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相比米价,斗值万钱的美酒在盛唐也必定是奢侈品,想来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吧。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