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以王昭君和文成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3/1/12
北京看手足癣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10410/8833710.html

中国历史长达五千余年,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根据当时人们所形成的初步认识,社会总体被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所谓“正统王朝”,一种是游走于边疆地靠畜牧为生的少数民族,这种情况早在秦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

当时的中原统治者自诩地位高超,将地处边陲的少数民族视为“蛮夷之地”,彼此之间相互争战不断。比如秦朝时期修建了用于防御的长城,派遣蒙恬打击匈奴,以及汉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等。

长久的战争并不是权宜之计,为了保证长久和平局面的出现,许多朝代选择在战争之余用和平的手段拉近与匈奴地区的关系,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亲。比如西汉时期的“昭君出塞”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这两种和亲政策有何异同呢?

一、汉唐两朝的和亲政策

1.四大美女之昭君出塞

在汉朝初期的时候,朝廷和匈奴之间几乎处于一种水火不容的状态。在双方的多次战争之中,匈奴一方长期处于被动局面,遭遇过几次大败,所以在接连受挫之后,匈奴地区安分了不少,不再骚扰西汉的边陲地区。

就这样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匈奴内部出现了变故,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兄弟二人反目,分为南北两个匈奴部落,并且开始内斗。在这一番内战之中,呼韩邪单于被击败,为了避免自己被赶尽杀绝,选择向大汉称臣。

当时的汉朝正是汉宣帝和汉元帝皇位交替的时候,所以呼韩邪单于的称臣对汉元帝来说恰到好处。两者很快达成一致,而后呼韩邪单于为表忠心多次日入朝觐见,汉元帝出于礼节最终决定用和亲的方式进行回礼。

和亲的人选最终阴差阳错地落在了王昭君身上,起初的她原本只是汉宣帝身旁的一位普通宫女,只因为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没有将自己真实的画像呈现在皇帝面前,最终被皇帝当成“普通女子”送去和亲。

单于在见到王昭君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此时的汉元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和亲已成,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促进了双方的关系稳定,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出现冲突和矛盾。

2.唐朝时期的“公主和亲”

有了汉朝“和亲”的先例以后,后续建立的封建王朝为了促进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大多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和亲。

强如唐朝,也非常注重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李世民作为皇帝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通过武力征服之后,依然会选择与其修好,因此他被称为“天可汗”。李世民在接受这个称号之后,自然要进行一些反馈。

当时西藏地区有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叫“松赞干布”,在其努力之下,实现了西藏地区的完全统一。少数民族地区分裂局面的结束,从某方面来说也有利于唐朝的边疆稳定,所以李世民完全有和其较高的必要性。

双方相互派遣使者之后,敲定了和亲,在一番选择之后,李世民决定让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严格来算,文成公主并不能算是李世民的女儿,因为相关文献之中并没有关于其真名的记载,只说是“宗女”,就是李氏一族的女儿。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65年举行婚礼,和亲最终完成。

二、两朝和亲政策的差异

1.不同的目的

仅从出发点来看,两朝的和亲就有根本的不同。对于汉朝来说,和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边疆和平,我们知道,西汉建立是经历了五年的楚汉之争,刘邦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紧接着就要面临社会经济大萧条的局面。

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皇帝出门甚至找不到毛色一样的马,多发的社会问题一度导致西汉朝政出现危机。经济与政治危机的共同压制下的大汉还要面对内忧外患,那就是匈奴人的威胁。

当时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之下逐渐兵强马壮,向东西双方不断征战扩充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势力范围直接威胁到了西汉的统治。当时的西汉内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

尽管在后来汉武帝时期报了仇,同样也加深了双方的矛盾,以至于后续的汉宣帝和汉元帝在提到匈奴问题的时候都比较担心。尤其是在皇位交替的时候,匈奴的突然入侵就更有可能导致朝廷出现大问题,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正好趁匈奴部落分裂之际,通过和亲的方式拉拢其中一方,这既是对匈奴势力的削弱,也是稳定边疆的最好方法,所以出于长久和平的目的,汉元帝时期选择和亲。

对于唐朝来说,交好边疆只是其次,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开疆拓土。李世民之所以被称为“天可汗”完全是出于少数民族对其天威的惧怕,毫不夸张的说,这个称号是靠征战打出来的,也正是因为早年与少数民族交战较多,所以相对比较了解。

但是吐蕃不同,这个地方相比其他少数民族来说距离比较远,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刚刚完成统一,彼此双方了解都不是很多,所以李世民此次的和亲,也有互相了解的成分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和亲之路并不是很顺利。

早年的时候,松赞干布对大唐并不是很了解,竟直接宣扬“若是不嫁公主,便直接带兵打入大唐”。唐太宗在听说之后,直接打消了和亲的念头,带兵打了过去,当时的大唐主力大军还没到,松赞干布的吐蕃军就被先锋部队击败了。

这个突发情况吓了松赞干布一跳,接连放弃几个城池之后惶恐逃走。为了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松赞干布带了大量的聘礼钱财亲自到京城觐见,求亲的同时更是为了谢罪,唐太宗息怒之后,才允许将公主嫁过去。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汉唐和亲在目的方面就已经存在巨大的差异,此外,从主观意愿来说,汉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保守与开放

方才说过,汉朝的和亲多是为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当时以昭君出塞为代表的多次和亲都是由皇帝下令指定的。简言之,那些参与和亲的公主,宫女,甚至民家女子都成了婚姻的牺牲品,多数人在自身都是存在抵触心理的。

另外,中原女子在各种社会制度和伦理规定的影响下,处于一种非常低的社会基层,所以自身非常保守,而这一点则与多数少数民族是相反的,女性作为氏族的传承者往往非常受到重视,在相比之下,汉朝的和亲就显得更加保守。

但是唐朝不同,唐朝的建立是在隋朝灭亡之后,而唐朝皇室贵族的祖先其实是鲜卑族。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即将下嫁的公主,都没有太强的抵触情绪,甚至还乐于联姻,迫于当时唐朝的国力,和亲甚至可以看作是对少数民族的恩惠。

.差距巨大的阵容

正是两朝不同的观念,导致汉唐时期的和亲规模差距非常大,这一点从多方面体现看出来。从和亲的规模来看,西汉是完全比不上唐朝的,仅从次数来看,唐朝和亲的频率非常高,先后联姻次数高达29次,而汉朝只有14次。

除了近一倍的次数差距之外,人群涵盖范围差距也很大,汉朝和亲为皇亲国戚或有关联者,但唐朝既有宗室女子也有皇族女子,还包括一些与皇族无关系的民家女子,足可以看出汉朝和亲极强的政治目的性。

4.相同的作用

无论是汉唐哪个时期的和亲,都对国家和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安定,还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融和商业等多方面的交流和联系。除去政治上的联盟之外,也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融合提供了基础,缓和了相互之间的冲突。

结语

总体而言,虽说汉唐都是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相对比之下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从最开始的和亲目的就出现了分支,基于这一点,在后续的和亲规模上也呈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毕竟是政治联姻,所以和当时的国家状况挂钩的。

不可否认的是,这两朝多次的联姻促进了民族交流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样也告诉我们,只有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加强联系,才能够让国家更加强大,毕竟少数民族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