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寺,是松赞干布所建造。大昭寺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是有着极其重要、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建筑上,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方式,成为了藏式宗教建筑的代表。
在吐蕃鼎盛之际,据说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也就是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这尊佛像是松赞干布迎娶的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后来文成公主又从长安带来了另外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像。
因为藏语山羊为“惹”,“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之功绩,佛殿之名就叫“惹萨”。后又改“祖拉康”“觉康”。而大昭寺这个名字据说是和十五世纪的“传昭大法会”有关。公元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在寺中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举办了传昭大法会。后来寺院就改名为大昭寺了。
释迦牟尼在世时不喜欢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直到他临终前释迦牟尼才只同意以他自己三个不同年龄的模样塑像。
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出嫁时各带来释迦牟尼八岁、十二岁的等身像,其中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按照他本人的形象塑造的。塑造好后,弟子们又有幸请释迦牟尼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如此可见这尊佛像的尊贵和珍贵,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重要的一点是认为佛像和几千年前的释迦牟尼佛祖没有什么区别。如今这尊佛像就供奉在大昭寺内。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
弥勒佛佛殿的主尊是一尊小而精致的弥勒佛像,文殊菩萨像和观音菩萨像分立于这尊佛像的左右两侧,而这两尊菩萨像旁又分别是一尊跏趺的度母像。此外,墙边的四尊愤怒相的护法神是守护这座佛殿的。门的右边是多闻天王,左边是财神詹巴拉。祭坛上是一尊跏趺的杰瓦布姆喇嘛像,他曾在拉萨修建了堰坝,从而使拉萨免遭洪灾的侵袭。佛堂的左下角落,有一只小的石山羊。这就是传说中的背土填卧塘湖的圣羊。
观音菩萨殿,佛殿主尊是骑在一头狮子上的小的观音菩萨像。而非那尊大的无量光佛,其余五尊菩萨像均为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在这座佛堂与通往楼上的楼梯之间的墙上是一截顶上有个洞的柱子。许多朝圣者把耳朵紧凑在这个嗣边期望能听到鸭子拍打翅膀的声音。相传,这只鸭子存括在大昭寺的卧塘湖底。
祖孙三法王殿,佛殿主尊是藏王松赞干布,左边是藏王赤松德赞,右边是藏王赤祖德赞。这三位藏王执政时期是吐蕃的鼎盛时期,在他们的大力扶持下,佛教才得以传人吐蕃,并在此发展繁荣。他们是西藏历史上的三位法王,传统上将他们称为“祖孙三法王”
度母殿,佛堂供奉的是度母。殿正中的大佛像即是度母像,在她身后的玻璃柜中是她的主要化身“二十一度母”像。佛龛的右侧有六尊佛像,前三尊是被称为“师君三尊”的一组佛像,即寂护堪布,莲花生轨范师以及法王赤松德赞。另外三尊是“师徒三尊”,即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
公元九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
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至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从大昭寺金顶可以看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萨变成了国王和王后来教化藏族人的。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