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到过塔尔寺的游客和信众,都知道塔尔寺有“三绝”,分别是堆绣、壁画和酥油花。或许人们对制作推绣和壁画会习以为常,但是要说用油来做“花”,估计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了。今年金秋时节的青海塔尔寺之行,让我真切地看到了,塔尔寺的僧人们把一般人都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去塔尔寺的车上,导游一再提醒塔尔寺里面是不准拍照的,于是就放下了笨重的单反,当看到巧夺天工的酥油花时,觉得太惊艳了,真就后悔没带相机了,暗想,哪怕偷偷地拍一张也好。
顾名思义,酥油花是用藏区的酥油制成的,酥油是深受藏民们喜爱的奶油类食物,这种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炼出的黄白色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可塑性极强。因此,藏民们才会想到用它来雕花。只是,用酥油来雕花源自何时何处呢?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以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将其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
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每到正月十五,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酥油花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工作到正月十五正式展出时往往要历时三个月之久。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摄氏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塔尔寺的僧人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止手温回暖,必须不时地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如此一来,艺僧们的手上大多会生出冻疮。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酥油花制作的工序有四道。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其次是“做胚胎”。用油泥裹在骨架上完成大造型,近似面塑或泥塑。三是“敷塑”。调和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最后“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瞻。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神佛祖师、菩萨金刚、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塔尔寺的“三绝”,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爱好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