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寺庙小常识寺院的由来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6/12
中国的风景名胜之中,名刹古寺不在少数。不管你是否信佛,对中国古寺有些常识性的了解,游玩时便可多出许多意趣。否则我们去寺庙看些什么呢?1.寺和庙寺和庙原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建筑。寺是佛教建筑,随着佛教进入中国而逐步形成,其主要目的弘扬佛法、教化民众。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庙,本来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如太庙、家庙,所以庙的历史比寺更为久远。到了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来的神社混在一起,就出现了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一些文人武士死后,后人为纪念他们,也会建庙,比如:孔庙、关帝庙、岳王庙、张飞庙等等。关帝庙又称老爷庙中华民族最是能消融文化差异的一个民族,时间一长,寺和庙在老百姓的嘴里就不太区分了,寺就是庙、庙就是寺,寺庙就是寺院、寺院就是寺庙。我们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有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的吗?在全国内地,有很多的观音寺,也有很多的观音庙,这有什么好诧异的呢?观音庙观音寺所以,我这个《寺庙小常识》系列里的“寺庙”,说的其实都是寺院,这一点我要有言在先声明一下。2.寺庙的主要建筑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其主要原因和我们的民居一样,都是出于北半球采光保暖的需要。个别寺庙朝向特殊,往往因此而被附加了许多传说。比如,大昭寺坐东朝西,是因为佛祖在西方;而小昭寺的大门朝东,因为东面是文成公主的故乡长安。这些传说也就听听而已,其实绝大部分是地形或环境使然,顺其自然而已。寺庙一般不是独立的一个建筑,而是一组建筑。一座寺庙应该包括哪些建筑,各个朝代都是有规矩的,专业的说法叫“伽蓝七堂”,就是必须包括七种主要建筑物。伽蓝是僧院的意思,堂是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我们现代许多建筑依然称“堂”,比如课堂、礼堂、大会堂。有意思的是,历朝历代对寺庙具体必须有哪七堂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定义。各个朝代对伽蓝七堂的规定唐代宋代明清佛塔山门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罗汉堂观音殿经堂(讲经之所)讲堂、法堂法堂藏经楼僧房禅堂(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西净(厕所)浴室斋堂(大餐厅)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稍加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唐代把佛塔列为必需,那时候有寺必有塔,佛塔的地位很高。而之后佛塔的核心地位逐步让位于大殿,甚至许多寺庙不再有佛塔。关中塔庙始祖——法门寺宋代大概是最讲究人文精神的朝代,居然把厕所和浴室也分别作为七大必备建筑之一,即使在当代,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人以前一向不太重视厕所问题,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国人一直把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视为我们的文明是否真的进步的标志。大宋,许多有趣的灵魂明清这两个时代显然要无趣的多,寺庙成为一个纯粹的宗教场所,不要说厕所和浴室,连厨房和僧房都一律并入其他了。反而之前统称的“佛殿”,被细化为五个殿。相比于唐宋,明清两朝实在是个无趣的时代,连寺庙都缺少了许多人文的温度。3.寺院的由来中国的寺庙之所以被称之为寺院,是因为其布局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极为相似。小的寺庙就像一个四合院小的寺庙只有一个院子,大的寺庙跟大户人家一样,有几进院子,一个院子套一个院子,并且严格按照轴对称的布局依次展开:大雄宝殿的前方,是山门和天王殿,侧前方是钟楼和鼓楼,后方依次是法堂、藏经楼和方丈室等等,两侧还有些偏殿、僧房等附属设施。大的寺院由好几进院子组成在辽宋之前,佛寺规模繁盛,一寺之内,分为若干“院”以方便管理,“寺院”一词正是因此而来。精彩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