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从大唐时期至今依旧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为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为死去的亲人焚香扫墓的节日。
在这一天,大部分人都会衣着素雅,去往亲人的墓前为其扫墓,怀念亲人。而在古时候,对于清明节的扫墓则是有着更多的习俗习惯。就如俗这句俗语说到:“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兴”,这也不由得引起大家的疑问,虽说清明节快到了,可是为啥要插柳呢?
柳树的寓意和象征
我们可以先来说一说柳树的象征,柳树的象征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呢便是象征着吉祥如意驱除恶鬼之意,在古代时期,家家户户都喜欢在门口种上柳树,一来是春天时柳树发出细芽随风飘曳很美观,使人看到就心情舒畅。
还有便是柳树的象征好,吉祥如意,会为自己的家里带来福报,而且古代人大多崇尚风水,认为柳树会为自己驱散灾病。所以柳树在古代也是十分的常见。
第二个象征的便是男女之情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诗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嘛,正是写到了一对互生爱慕的男女,相约在傍晚的柳树下互诉衷肠。又有这样一句诗写道“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柳树来代表自己对远方爱人的相思之情,由此也可见柳树在古代的确是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的。
那么柳树又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柳树也同样有着两点寓意,其一便是前程似锦了,柳树代表着事业顺利,步步高升之意,而且柳树多枝叶,也代表了人缘极期广人际关系好,因此事业上也会十分的顺利,也有祝福他人生活如意,事业上升之意。在古代时期,如果村子里有人要考科举,村民们也会纷纷的摘柳条送给他,也是希望他能成功考上的意思了。
其二便是代表挽留之意了,这个柳树的“柳”字,与留在这里的“留”字同音,因此,柳树也代表了挽留挽回。如古代人的思想大多封建,一般对心上人即使有意也不敢说的太过明显,因此只能摘下柳条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更有甚至,成婚后丈夫远行妻子也不敢说太过肉麻的话,只能摘下一段柳枝送给丈夫,盼望丈夫早日归家。
插柳代表了什么
那么综上所述,便是柳树的寓意和象征了。不论我们从事业,身体,爱情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极为好的寓意和象征了。但是同时我们也不禁有个疑问,文章的前面曾说过,清明插柳,那么清明节为何要插柳呢?插柳又代表了些什么呢?
俗语就说到了“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归”,意为清明最好还是要插柳的,不然容易家道中落孩子不归家。那么真的有如此的邪乎吗,其实清明节插柳也是有着两重含义的,第一重便是有阻挡驱散之意。
因为按照风水学来说,清明节时鬼门大开,百鬼夜出,纷纷来见自己的亲朋好友们,享受供奉。而其中也会有一些无人问津的小鬼来捣乱,使得扫墓人一段时间运势下降,体质变差。
那么为了防止这样,百姓们在清明节前去祭拜先人时要先插柳,也是意为阻挡小鬼近身,驱散一些不好事物的意思。这便是清明插柳的第一重理由了。
第二重清明插柳的原因则为祝福祝愿之意,从前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柳树都有着极好的寓意,寓意纯洁的爱情,事业顺利等等等等。而这些祝福和祝愿则是都可以来送给我们死去的亲人。
我们通过祝愿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事业身体等一切都好,也代表着我们对他们无尽的思念之情了。再者,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安慰了。因此,在这里也是建议大家清明要插柳的,无论是从寓意来说还是俗语来看,清明插柳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而且在古代还有着不少关于插柳的小故事,因着柳树的寓意好,所以汉代时期的一个太尉周亚夫,相信此人大家也并不陌生了,周亚夫将军就非常的喜欢插柳种植柳树,在自己的军营周围皆是种植了许多的柳树,而他的军队也因此得名为“柳营”。
而在隋炀帝时期,也是号召大家大力的种植柳树插柳等,并出言到,种植柳树卖力者,多有赏赐。要知道天子可是金口玉言,因此在那个时期百姓民众们也是纷纷的种植柳树,还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柳树为诗,写出了不少口口相传的精彩诗句。
还有唐代的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也是把长安的一株柳树幼苗带到了西藏,并且亲手将它种植在了大昭寺的附近,也是以此来代表自己对于长安的怀念与追忆了。就更加不用说在清明时期,百姓们去祭拜自己的亲人时纷纷插柳这个行为了。
结语
“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归”,这便是从古代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了,虽然说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毕竟先辈们的一些习俗还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插柳又代表着驱散,祝福。这也是我们对死去亲人的祝福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光是流传下来记载成史册的就有数不胜数不计其数。除此之外,还有着很多的俗语民俗习惯等,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对我们自身对我们发展有益处的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将一些繁文缛节则是可以抛弃掉。我们中国人民骨子里是有着一股韧劲的,相信凭借着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磨炼,总有一天,会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扬光大,让它走向全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