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代皇帝们,无论是雄君霸主,还是昏王庸帝,没有一人不为自己的儿子们感到头疼,要么诸子争储,谋权夺位,闹得不可开交。要么久无子嗣,后继无人,终日疑这防那,心若倒悬,寝食难安。
这是帝王们对内的痛处,而对外则是为女儿们的婚事碎首焦心,因为女儿外嫁之后,择得如何一个“金龟佳婿”,不仅关乎金枝玉叶般的公主、郡主们终身之幸福,且对帝国王朝而言,究竟是寻来一个匡扶社稷的劲臂强援,还是引来一匹祸乱朝纲的中山野狼,更是让历朝天子们辗转不已。
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帝王将相也概莫能外。自秦统一以来,汉为抵御匈奴,常以公主单单远嫁塞外,招婿于匈奴大单于,为解兵祸而自保,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而宋、明两朝与外敌交锋甚急,却始终拒和亲,不嫁公主以屈外敌,虽然难能可贵,可硬刚死磕,虚耗国力,以致煤山上崇祯系颈悬足,崖山下幼主殉节溺亡,可歌可泣之余,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招婿和亲最为牛气的还是当属大唐王朝了,唐朝天子外招女婿,却不是像汉朝那样为了续命自保,也不像宋、明两代那样看似强硬,实则气度狭隘,无包容四海之量。
唐朝的“外来”女婿们不仅有突厥、契丹,还有吐蕃、回鹘等等,环顾大唐周边诸强邦大国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不以做唐王女婿为傲。而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历史当中,谁又是大唐帝国最为“抢眼”,而独具特色的女婿呢?此人自然不是平庸泛泛之辈,竟能将世界上最为神秘的苦寒贫瘠之地,打造成能与大唐分庭抗礼,盛极一时的超级帝国。
他就是地处大唐西陲高原的吐蕃国一代雄主,著名的文成公主丈夫“松赞干布”大赞普,在吐蕃史中也称之为“弃宗弄赞”大王。为何这个“松赞干布”如此传奇呢?在吐蕃国中,他是一位英明睿智,尚武勇猛的君主,而在他名义上的岳父,同为天之骄子,甚至更胜一筹的唐太宗李世民眼中,“松赞干布”更像是一个“直肠子”却又不失柔情,也会冷不丁时常来“找麻烦”,让你哭笑不得的可爱好女婿。
历史上真实的松赞干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真实的文成公主和亲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我们今天就来从吐蕃国史探究一番其中的历史真容。
吐蕃实际上是在隋唐之时突然崛起的,汉地民众一般将吐蕃人视作西羌支属,生活在极西南之地。相传吐蕃人的祖先名叫“鹘町勃悉野”,意为“从天而降的光明普照之王”,故其子孙自号为“吐蕃”,近音谐音也。
也有史书记载说吐蕃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族,南凉王秃发利鹿孤之后,南凉被同为鲜卑的西秦所灭,秃发氏残存部族一路西迁,收服群羌诸部,后来就发展成了赫赫威名的吐蕃国。
小编窃以为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因为到了唐朝的时候,盘踞在青海的鲜卑慕容氏吐谷浑汗国最终被吐蕃所灭,而吐谷浑与吐蕃那时并无相似之处,吐谷浑亡国后才被吐蕃化。
吐蕃人将王者称为“赞”,勇士称作“普”,故而最高君王被唤作“大赞普”。吐蕃国王后则被称作“赞蒙”,后来嫁给吐蕃国松赞干布的大唐文成公主就是“赞蒙”。在吐蕃与“赞普”同族同宗者名前被冠以“论”字,而世代为相的顶级豪门贵族,名前则被冠以“尚”字。
吐蕃国的都城在逻娑城,也就是当今的拉萨,距离当时的大唐河西鄯州地界有千里之遥,可谓极寒极高极西之地。然则大赞普却不居住在宫城之中,除国之大典在宫中举行,平时立大帐以供起居,称之为“大拂庐”,可容数百人。周围设小拂庐,皆是贵族长老居住。一旁又设地窟为狱,深有数丈,将囚徒奴隶关押于此,任由驱使宰杀。
吐蕃习俗敬重鬼巫,又以高原雪山上的野生母羊为神羝。因受天竺释家影响,吐蕃国上下皆敬奉南传释教,被称之为“桑门”。国之大小政事,都会让桑门法师参与决策。
吐蕃人亦多佩弓刀,又喜“赭面为妆”(不是用朱砂涂满整张脸,而是在脸上画成各种不同的花形红色图案),行礼参拜也必定以手掌伏地,并作犬嚎,然后起身作揖而止。父母丧事,孝子必定要断发、以炭涂面、穿黑衣为俗。吐蕃人以畜牧为生,逐水草无常所。
国有战事,出兵打仗的时候,吐蕃大军铠甲和头盔都十分精良,全身上下都被铁甲包裹,只留盔上两目孔。对敌之时,步兵和骑牦牛的骑士一齐冲杀,无论怎样的劲弓利刃,基本都很难抵挡这样严密的阵势。
吐蕃大军从来没有粮草辎重部队,全靠以战养战,劫掠为资。打起仗来,只有一种打法,前队尽死,后队续进,前赴后继,绝不后退,直到冲垮敌军为止,可谓狠绝天下!吐蕃国的君臣关系和中原汉家王朝也很不一样,汉家讲究君父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而吐蕃国大赞普只和五六个重臣称为“共命之友”,君王横死,五六个臣子必须自尽殉主,而其他的臣民则没有忠君死节的义务。
因此大赞普每年要和“友臣”来一次小盟誓,三年来一次大盟誓,表明君臣同心,国中和睦。如果“友臣”背主叛国,被捉住之后,必定会受到折足裂肠之刑,并使巫师告于天神道:“负盟背主者如斯!”
当吐蕃最厉害的王,第三十三任大赞普“弃宗弄赞”,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松赞干布”登基之后,因极喜“欢乐夜宴”与民同乐,被国中之人称为“弗夜王”(弗夜氏)。松赞干布治国强兵非常有一套,使邻近大唐河西的周边诸小国都纷纷成为了吐蕃的属国。
到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贞观八年,松赞干布这才派出使臣到大唐长安朝贡。当他听说突厥、吐谷浑的王都娶了大唐公主为妻,心中很不是滋味,就又派人来长安,赠送了许多金银给唐太宗,提出求婚要娶大唐公主,不想却被唐太宗当场拒绝。
使者回到吐蕃却对松赞干布说道:“大唐天威赫赫,天可汗对我们吐蕃也是礼重有加,下臣差一点就为大赞普求得公主了,只是恰好吐谷浑王入朝,在一旁从中作梗,才使得天可汗没有允许下嫁公主!”气得松赞干布乱发脾气,对使臣一阵打骂,各种训斥,而后立马决定联同骁勇驰名的羊同部族象雄国一同发兵攻打吐谷浑。
吐谷浑可汗挡不住吐蕃牦牛铁甲军武士,逃到了青海之北,大唐河西之地寻求庇护。吐蕃王军将吐谷浑的财物全部掳走,一时得志气骄,又向东北挺进,一直杀到了大唐直接保护下的河西党项、白羌部族境内,松赞干布左右将领劝他说:“大唐天威鼎盛,我们不能再往前进攻了,再往前就是大唐境内了,还是见好就收吧!”
松赞干布一路势如破竹,为雪拒婚之辱,一度扬言道:“若不许嫁公主,孤当亲提牦牛甲士五万,夺尔唐国,杀尔天子,夺取公主!”此时,哪里肯收兵,只是部下苦劝,他才不得已将聚集的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松州,然后派人给唐太宗送去一副全黄金打造的铠甲,并放言道:“若公主不至,我必深入唐境取尔唐国,亦请天可汗著此黄金甲一决雌雄!我吐蕃牦牛铁甲二十万恭候陛下!”
唐太宗收到金甲之后,龙颜震怒,立马下诏命河西诸镇兵马齐动,以御吐蕃来犯。不想松赞干布没等唐太宗回复,率兵深入河西,唐地方军大败,当地诸羌部落几乎都被迫叛变投降了吐蕃,松赞干布更是不可一世。
没多久,唐太宗只好命凌烟阁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的名将,侯君集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平蕃大元帅,四路大军分四道西进,很快抵达松州,两国精锐只交战了一个夜晚,吐蕃军惨败,被斩首数千人,松赞干布终于见识到大唐王师的威武,慌张撤兵后退。
唐军也没有轻率追击,而是将吐蕃军赶出边境就勒马止步。然而松赞干布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此后年年派出军队往东袭扰大唐边境,被派出的吐蕃将领个个都不想和唐军交锋,纷纷请求退兵休战,以免惹恼大唐,可松赞干布就是不肯听从,结果先后有八个将军不肯与大唐为敌,竟都自杀抗命,以表心迹。
这时,唐军又再一次大兵压境,松赞干布搞得内外皆不得人心,才开始真正惧怕大唐天威,无奈之下传令不再与大唐挑起战端,并派出最宠信也最有口才的宰相论薛禄东赞(王族则以“论”冠名前)亲往长安代他谢罪,当然也不忘把两国交战的责任甩锅到了吐谷浑身上。
禄东赞一面千百般卑躬屈膝地向唐太宗称臣示好,一面向太宗皇帝献上了黄金五千两,说是吐蕃大赞普近半的财产,另外还有各类乌斯藏蕃地珠宝数箱,并叩头如捣蒜一般,死活要为松赞干布乞求赐婚,和亲于大唐公主。唐太宗见状,也是哭笑不得,为了边境安宁,也只好答应了禄东赞的请求。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的叔叔江夏王李道宗女儿,被唐太宗收为帝女,赐号“文成公主”,并在江夏王的持节护送下,前往吐蕃国和亲。送嫁至河源郡王封地等待吐蕃迎亲(今青海玉树附近)。松赞干布一听大唐文成公主驾到,高兴得两腿发抖,半天才被侍从们扶上牦牛御座,日夜兼程从逻娑城赶往青海。
等到了河源与江夏王李道宗相见,见道宗作为大唐皇叔,天朝亲王,仪表之威武,气度之不凡,不禁自惭形秽,于是执婿礼叩拜十分恭敬,后又见公主陪嫁之物丰盛贵重到他几度惊掉下巴,就连陪侍女的秀美服饰都被他视为天外之物,松赞干布这才彻彻底底被大唐的强盛与贵气所深深折服,史书上记载说:“弄赞(松赞干布)见王(江夏王)甚伟,执婿礼恭甚,见唐侍女衣饰之美,缩缩愧沮甚焉。”
松赞干布带着文成公主回到逻娑城之后,立马将之前迎娶的天竺尼婆罗国尺尊公主撂在一旁,并不许宫中之人再称尺尊公主为“赞蒙”,只能称“末蒙”或“觉蒙”,虽然从吐蕃口头语上三者没有明显区别,但“赞蒙”只能用于国之大典之上,更为尊贵正式,形同王后。
在后世所传的吐蕃史册当中,无论官民记载的都是弄赞与文成公主的事迹,对尺尊公主居然只字未有也(近代才出现许多牵强附会的传说),可见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之尊贵。千年以来的吐蕃民众都一直称呼文成公主为“甲木萨”,即天仙、神仙之意,至今未变。
松赞干布自得文成公主为妻,为了向天下四海诸国炫耀自己娶了美貌无双的大唐公主,做了大唐天子的尊贵女婿,并要向后世夸耀他的得意,于是才建起了著名的“布达拉宫”以供公主起居。
松赞干布宠爱文成公主到了什么地步呢?公主来到吐蕃之后,非常厌恶吐蕃人“赭面为妆“的习俗,松赞干布不顾群臣军民反对,立马下令吐蕃全国禁妆。文成公主考虑到这是吐蕃流传千年的习俗,这样做影响不好,于是劝说松赞干布保留赭妆,只是由她亲自涂画和改良了之前“形如鬼怪”的花式图案,弄得美轮美奂,煞是好看!
不想这种“赭妆”竟传入大唐、高句骊等国,成为了一时风靡天下的妆扮。松赞干布更是为此,对文成公主敬爱有加,被改良后的赭妆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一大民族特色。
吐蕃因文成公主的到来,全国上下也渐渐兴起了唐风,人们争相穿著唐式华丽衣装。豪门子弟也都争相学习大唐的《诗经》、《尚书》等经典文著,将相之家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要获得遣送子弟亲往长安游学的机会。
没多久,唐太宗东征高句骊,年轻气盛的吐蕃女婿松赞干布听闻之后,立马派宰相禄东赞亲到唐太宗军前,代为启奏道:“陛下平定四海,日月所照,皆是大唐臣属,今高句骊恃远不臣,不行礼制,怠慢上国,臣婿弄赞闻泰岳天子将渡辽亲征,必定能雁飞于天,指日凯旋,吐蕃雁少,然鹅犹似雁也,臣婿谨冶黄金为雁鹅之状以献天子!”
其铸鹅皆纯金,高七尺,中空却盛吐蕃美酒三斛,唐太宗看了之后,非常喜欢,与禄东赞共饮此酒,并赐松赞干布、禄东赞黄金万两,珠宝无数。禄东赞万分感激,慌忙拜谢,回到吐蕃报知松赞干布,这位大赞普被老丈人的帝王气度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
贞观二十二年,大唐六品长史王玄策奉诏出使西域诸国,不想在中天竺遇到内乱,唐使也被叛王所劫,只有王玄策一人突围而出,万里出使,为了不辱使命,王玄策亲到吐蕃逻娑城搬取救兵。
松赞干布得知天竺国敢对大唐如此无礼,不顾天竺尼婆罗国尺尊公主的哀哭乞求,立马派出国中最为精锐的雪山牦牛铁甲军数万人马,任凭王玄策调遣,周边诸小国听说吐蕃都出兵助唐,也都纷纷派遣人马组成联军,由王玄策一人全权号令,杀向中天竺。没多久,中天竺叛军土崩瓦解,叛王被联军活捉,由王玄策献俘于长安。唐太宗为此,再次极为隆重地表彰和赏赐了吐蕃拥唐的巨大功绩。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因过度服用天竺胡僧的“重金属超标”丹药,不幸病重驾崩。松赞干布哀痛至极,并亲笔写信给当时的托孤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唐太宗的大舅子,一家人),动情地说道:“新皇初即位,若下有不忠不臣者,臣为天子姊婿(文成公主名义为太宗女,即是高宗李治的姐姐),愿勒兵二十万(倾全国之兵)赴国共讨之,吐蕃上下随时听调,任凭差遣,无不从命!”又送来黄金万两,名贵的琲珠(一种珍珠)十五串,请求供奉在老丈人唐太宗的昭陵之中。
唐高宗李治得知之后,十分感激,一一准奏,并加封松赞干布为大唐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不久又晋封为王,位同大唐亲王之列,这是其他亲唐诸国都没有过的待遇。松赞干布又请求大唐恩赐养蚕术,派遣酿酒师前来,唐高宗没有不答应的。
可到了大唐永徽元年,松赞干布突然病重,不久薨逝,唐朝遣使前往吊丧。松赞干布诸子都早逝,只有年幼的孙子在世,于是吐蕃群臣立赞之孙为大赞普,宰相禄东赞顾命监国辅政。而文成公主则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与松赞干布一同生活仅九年时间,一直到唐高宗永隆元年才去世。
唐高宗显庆三年的时候,吐蕃也曾派出使臣到长安,送来大量贵重礼品为新赞普请婚,不想吐谷浑与吐蕃再次开战,吐蕃国相禄东赞亲自率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大臣叛变投降吐蕃,吐谷浑可汗和妻子大唐弘化公主逃到唐朝凉州求援。
唐高宗因此不许吐蕃和亲,并下诏命“一代战神”苏定方大将军为河西安抚大使,节制河西诸国诸镇全部兵马,为吐谷浑平定叛乱,并驱逐吐蕃入侵。吐蕃军一向闻知苏定方威名,闻风而逃,禄东赞又命大赞普宗亲论仲琮亲王入朝长安请罪,同时也上表推说是吐谷浑先挑起战事,唐高宗不想扩大事端,一面责备吐蕃无礼,一面遣使往吐谷浑问罪。
吐蕃使臣又请大唐划吐谷浑赤水地给吐蕃牧马放羊,并表示获得此地后,将来也不再为难吐谷浑。唐高宗当面表示拒绝,让使臣赶紧回国向禄东赞通报,并好好反省。
禄东赞得闻之后,将吐蕃使臣在唐高宗面前无礼狂妄的表现骂得狗血淋头,并说道:“你们这些无知蠢物!只是多闻新唐主年幼,儒仁无远略,然而长安朝中勋臣宿将尚在,大唐幅员万里,文武之才更是车载斗量,多不胜数,一旦惹翻大唐,是不好办的!”
后来在禄东赞为相掌权时期,唐蕃两国也没有太大的仇隙和战事,终唐二百余年,无论唐朝盛衰,吐蕃历代赞普即位都必须上报大唐,获得“天子册命”方可临国称尊。
禄东赞虽然大字不识,但个性坚毅,明智聪睿,用兵知进退有节制,对大唐并没有表现出得寸进尺,咄咄逼人,因此也深受唐太宗欣赏。当年多次面见唐太宗,太宗皇帝就想留他在长安做右武卫大将军,差不多和后来的战神苏定方是一个品级。
并准备把琅琊公主的外孙女抬为宗室女,许配给他。可禄东赞却婉拒道:“臣家中已有糟糠之妻,不敢奉诏,且臣为赞普提亲,我主尚未谒公主,下臣怎敢僭越无礼!”唐太宗由此非常高看其人,多次想以恩德招揽为大唐所用,都没有成功。
后来禄东赞去世,他有四个儿子,同时分掌吐蕃国大权,国力也借着大唐女婿的威名一再上升,威震西南一隅,再到后来唐朝衰败,吐蕃才开始连年越境入侵,甚至尽破河西诸羌族所设州郡,成为了可南欺南诏、交趾,西挫天竺、大食,北吞回鹘、党项,东逼大唐,并两次攻陷天下第一大都长安的强盛吐蕃帝国。
莆田“名相”蔡京书法冠绝天下,为何葬身于恐怖骇人的漏泽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