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萨,色拉寺。
色拉寺是拉萨三大寺之一,面积很大,整个寺院被围墙所包围。游客进入参观的话,是需要买50元门票的。
我正在寺院靠近后山、相对偏僻的院落里转悠时,忽然听见围墙一角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紧接着从围墙破烂的小洞里,塞进来一个旅行包。
旅行包后面,又很费劲地慢慢钻进来一个女孩。
我惊呆了!
因为那是围墙上的一个狗洞。
网图:钻洞的场景跟这个比较类似
网图:洞跟这个类似,但大一些,破很多
2,
女孩从洞里很吃力地钻了进来——幸亏她体型娇小,人也不胖,否则的话应该是钻不进来的。
即便如此,女孩还是弄了一身的灰土。
她站起身来拍土的时候,看见了一脸惊诧的我,不以为意地一边继续拍土一边冲口而出:看什么看?没见过吗?!
看女孩的颜值可不低,没想到说话却是这么硬梆梆的。
我点了点头:嗯,没见过!
我心想:又不是我想看,这不是赶上了吗?谁知道这个破洞里能玩大变活人的戏码啊?
不用问,这一准儿是想逃票的——我记得早年间曾有好事的背包客,专门在网上写过西藏之旅的各种逃票攻略,搞不好在那些攻略中就记载了色拉寺后山的这个狗洞呢!
女孩背上背包说:逃票看着很新鲜吗?
我笑了笑:逃票倒是不新鲜,但是你如此玩逃票,浪费长得俏!
对这句调侃女孩倒也不生气,她白了我一眼:你就没逃过?
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飞快地回想了一下:当然逃过啊!
这句话瞬间激发了女孩的兴趣——很显然,既然玩逃票,那么关于逃票这件事,谁会嫌弃货真价实的有用信息呢?
女孩第一次冲我露出了笑脸:那,共享一下路径呗?
女孩笑起来的时候很好看,主要是她的脸上有一个小梨窝,让我瞬间想起了一位电影女明星。
就是许晴。
许晴也有一款很拉颜值的梨窝——用冯小刚的话说,虽然那时还没用“女神”这个词来形容女演员,但现在想起来,许晴可是整整那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
但是,女孩并不是许晴。
所以我摇了摇头,自顾自地走开了。
网图:曾经的一代“女神”许晴
3,
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转完色拉寺之后我渴了,在山门前小商业街的一家当地甜茶室喝茶;刚喝到第二杯的时候,女孩居然也走进了这家甜茶室。
女孩发现整个甜茶室里只有我一个游客,便径直走到我面前坐下。
女孩问:你以前来过西藏吧?
我点了点头:来过好几次了。
女孩问:明天我打算去布达拉宫,怎么逃票?
我说:两个办法。一个是你变成苍鹰或者是乌鸦飞进去;另一个是你去八廓街买一身藏族女孩的服饰,再把脸擦黑一点,两边颧骨上擦一点高原红……
女孩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那么,大昭寺有办法逃票吗?
我说:三个办法。除了上面说的两种之外,还有一个靠谱的——你去跟门口值班的扎巴们聊天,记住:他们中有几个精通汉语、英语、法语、印度语,你用这几种语言把他们聊开心了,肯定免费放你进去。
女孩气呼呼地说:你在拉萨到底逃没逃过票啊?
我说:我旅行的时候,从没逃过票。
女孩说:那刚才我钻洞后问你,你还说你当然逃过。
我说:我朋友有一次约我,说是在北京某个酒吧,唐朝乐队、黑豹乐队要去表演。我就去了,但人实在是太多,我赶到之后买不到票,就打电话给我这个朋友,结果他把已经撕掉副根的票,从酒吧的窗子里给我递出来,我捏着这张没有副根的票,就这么混进去了。所以我说,我当然逃过票。
女孩闷声不响地喝了一杯甜茶,不理我了。
拉萨的某家甜茶室
4,
为了摆脱第一阶段聊天结束的尴尬,我新提了一个话头——没想到还不如不提呢,因为结果更尴尬。
我问:你为什么老是琢磨着要逃票呢?
女孩说:因为我是玩穷游的。
看我没吱声,女孩补了一句:不是你想象的那款穷游!
我依然没吱声,女孩又补了一句:我是想省钱,但不会毫无原则,你可不要想歪了。我不偷,也不卖!
我说:那很好啊!我并不鄙视穷游,只不过现在穷游都快要被那些个无原则的穷游客给玩成贬义词了。他们或她们要么从占便宜的角度出发,碰瓷别人的旅行资源——比如说搭顺风车;偷偷从自助早餐中装带很多食物;或者更加不堪——更加不堪的我就不说了,就是你刚才说得“想歪”的那一类。
女孩不爽地说:你的意思是我属于碰瓷的?
我没吱声。
女孩继续:你的意思是说,穷人就没资格旅行吗?
哈哈,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某乎上面的一次论战。
网图:其实哪里都有搭顺风车的
我摇了摇头:别上纲上线。穷人有没有资格旅行,跟旅行玩穷游,不是同一个问题!穷人当然有资格做很多事情,但会存在是否能做,做得了还是做不了的问题——而“做不了”其实并没有歧视的意思。比如说我能玩一次西藏之旅,可我还想去月亮上看看呢——但我“做不了”去月亮上看看,也许亿万富翁可以。
这回轮到女孩不吱声了。
我继续:旅行这个玩意儿呢,它可以有所谓“诗和远方”的情怀,但你得承认:它其实是一个有点门槛儿的消费品——毕竟你需要花钱才能实现旅行。即便你是穷游,遵循极度节俭的旅行方式,但如果你一分钱都不带的话,那么能够玩下来的概率有多高?或者,是不是极有可能付出代价,甚至付出那种超出“诗和远方”能弥补的巨大代价呢?
女孩嫌我啰嗦:我就想问个逃票的路径,你给我说论文呢?!
女孩站起身来,气呼呼地走了。
在路上的背包客
老非观点:
某乎上曾有一个这么问题:家境贫寒的孩子大学毕业了,想问家里要几千块钱去西藏旅行,问是否有资格?
这个问题,由于题面上混淆了“资格”和“能不能”的问题,就此引发了不小的论战。
老非认为:旅行这个东西,并不存在着所谓的“资格”一说;因为人人都可以去旅行。
但所谓旅行,必然是包括衣食住行的——而衣食住行所对应的,自然就是支撑一次旅行的开销。这个必要的开销,实际上是一个“能不能去旅行”的问题。
所以我当时的回答是:有资格,但你不能。
我给出的建议是:你自己上班后挣到这几千块钱,家里又没有燃眉之急所以你能自由支配这笔钱的话,再去西藏旅行。
#旅行##头条带你游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