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人人都说呼市美,美就美在召庙里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2/11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青城呼和浩特(简称呼市)是一座召庙文化盛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寺庙古迹如珍珠般撒落于塞外草原,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因此呼和浩特也被称为“召城”。城内现存有大小庙宇50多座,如坐落于旧城区金碧辉煌的大召和席力图召、雍容华贵的金刚座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寺)、位于青山秀水间的阴山古刹喇嘛洞召和乌素图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这些召庙的文化历史故事深厚,将青城呼市衬托得庄严肃穆。

1、大召(无量寺),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明万历七年建城同时修建大召寺,赐名“弘慈寺”。年,清皇太极令重修扩建,赐满、汉、蒙三种文字寺额,并更名为“无量寺”。康熙亲征噶尔丹叛乱曾经在大召寺驻跸,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不设活佛,表明身份为皇家寺院。四百年来大召三件镇寺之宝始终保持着原样,一是2.55米高的纯银制造的银佛;二是10.05米高的双龙盘柱;三是寺内的壁画,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辉煌的召庙建筑,传神的雕塑、精美的壁画、浩瀚的经卷,以及晒大佛、“跳恰”、送巴令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2、小召(崇福寺),原在呼和浩特旧城小召街,蒙语称作把格召,又称崇福寺。清康熙三十六年建成,后因在小召坐床的托音二世做了呼和浩特掌印扎萨克达喇嘛,并多次受康熙皇帝表彰,小召在当时归化城召庙中的地位曾一度凌驾于大召之上。托音二世死后,逐渐走了下坡路。到了嘉庆年间,呼和浩特召庙的权利中心已经转移到席力图召。后因在光绪及文革时两次失火,只剩下一座单跨式牌坊。

3、席力图召(延寿寺),蒙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为康熙所赐,是呼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面积平方米。组成中轴线的建筑物是牌楼、山门、过殿、经堂、大殿。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清朝康熙皇帝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立于大殿前列。召庙东南隅有白石雕砌覆钵式喇嘛塔,高15米,颇为雄壮。

4、五塔寺,以寺后有五塔而得名,原为慈灯寺,五塔只是慈灯寺中的一座佛塔,始建于清朝。现仅存一座建筑,即“金刚座舍利宝塔”。塔座是一个长方形高台,上有五个方形小塔,塔为砖石结构,塔身下半部镶嵌着蒙、藏、梵三种文字书写的金刚经文;塔身上半部为千佛龛,千佛龛中有个鎏金小佛像。塔身南面正中开券门,门上方有满、汉、藏三种文字所写的塔名匾额。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图直径1.米,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象资料,刻恒星座,星数余颗。

5、喇嘛洞召(广化寺),位于呼市土默特左旗北边约7公里处的大青山中。始建于明万初历年间,由西藏的大德高僧察罕博格达一世活佛主持兴建,清顺治十五年扩建,乾隆四十八年御赐名“广化寺”。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内银洞山的南坡,由前后两寺组成,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前寺依山起殿,后寺建在山腰的银洞前,凿山为洞为三层楼阁,与洞连成一体,内塑有大佛像。寺院掩映于古松丛林中,山风袭来松涛雷动,壮人声威。

6、乃莫齐召(隆寿寺),坐落于呼和浩特玉泉区西顺城街,扎大盖河东岸,于康熙八年由淖尔济喇嘛主持修建的古寺。乃莫奇召,蒙古语意为医生庙,是内蒙古地区唯一的药师佛庙。因清初淖尔济喇嘛达赖被请入都,为帝后等医病见奇效,所以特为建庙并赐《隆寿寺》蒙满汉字对照庙匾,乃莫奇召是内蒙地区唯一精通治病、制药、教学等集于一身,救度众生心理、生理、环境病症的古寺。建国后曾遭到破坏,年得到重修,全国第一个金六样琉璃瓦的藏传佛教金瓦寺庙。

7、班第达召(尊胜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东郊哈拉沁沟内,年顺治皇帝派朝廷大员深入地方查访,途经武川时,听闻武川诞生过9位皇帝,还一度掌握江山多年,大员深觉此地气象非凡,于是上奏朝廷,在此建一座象征皇权的庙宇,供奉天神以镇之。清朝康熙元年,康熙帝赐名尊胜寺。新中国成立以前被毁,年由嘉萨格西转世灵童九眉昙空尖措活佛主持重建。

8、乌素图召(庆缘寺),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实际上是指当地旧有的七座寺庙的总称,因它们相距不远,毗邻相连,又地处乌素图村旁,所以都统称乌素图召。乌素图召依山而建,庆缘寺为中心,东有长寿寺、西有茶坊庙,东北有法禧寺、西北有药王庙,正北有罗汉寺,再往北还有一座法成广寿寺,共同组成一个寺庙群体。乌素图召相继建于明清两代,建筑揉合蒙、藏、汉艺术于一体。朝代更替,岁月流逝,如今只有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和罗汉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四座寺庙中,以庆缘寺最为著名,规模最大,也为乌素图诸召的主寺。

9、美岱召(寿灵寺),蒙古语“美岱”意为弥勒,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位于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它是喇嘛教传入蒙古的一个重要的弘法中心。寺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米,总面积约0平方米。明隆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10、五当召(广觉寺),虽然不属于呼市范围,但是却与呼市的召庙一脉相承。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措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至今日规模。因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称其名为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余间,占地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被誉为内蒙古的小布达拉宫。

11、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寺),位于呼和浩特东郊开阔的平川上,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其白色,又俗称“白塔”。万部华严经塔高55.5米,基座周长56米,呈八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

12、昭君墓,又称“青冢”,是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座落于呼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0平方米,距今已有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传说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

13、呼和浩特观音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道光年间重建,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一座汉传佛教寺庙。开山祖师为具足老和尚。寺院分上、下两院。上院为祖寺,下院为新寺。上院祖寺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正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有贴金塑像和缅甸玉雕佛像,塑像中为观音菩萨,两边为文殊、普贤菩萨。东西墙壁上分别绘有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和三十三化身像。东、西配殿分别为地藏殿和文殊殿。殿外檐枋上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十殿阎君等佛教故事图。

14、红石崖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时称红石崖庙,又名金龟寺,因其主体石崖天然形成似金龟造型,主色调呈暗红色而得名。大青山脚下,一座高约30米,宽约20米的一座石崖天然形成。内有臧传佛教的大雄宝殿、钟鼓楼、佛塔、道家的真人庙、七星塔、送子观音庙、龙王庙、药王殿,崖顶塑有大佛,崖底塑有神牛、凉亭,景区和寺庙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