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接计调,不仅要熟知酒店、景区、航班时刻,还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美味风情。。
没有思想的旅游就是耍流氓
当下,流行着许多洒脱的语录:人生就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很有文艺范。
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要去高密,要去寻找那片高粱地。呵呵挺有意思的。
十一假期,到处人满为患,幸好,各位行者经过几年黄金周的历练,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浩浩荡荡。
许多年轻的朋友,背上双肩包,跨上了价格不菲的单反,去感悟人生了。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说,自己开车自驾,肆意放飞心情,走到哪算哪。
住你满意吗?吃的爽吗?真的会很开心吗?这个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在蓝天白云下的青藏高原,在金色的大漠深处,在碧蓝的大海之滨到处留下了你的身影,在你的朋友圈中,闪耀着说走就走的光芒。
证明着你的任性,告诉大家你已经到此一游了。
这一切完成后,这趟旅行真的会让你放松心灵吗?
蓝天白云过后,回到的仍然是雾霾笼罩的帝都。大昭寺门前的虔诚似乎已经淡忘,快艇出海的尖叫无法替代老板严厉的目光。
鼓浪屿小资的咖啡无法化解你办公室的纷扰。
浮躁喧嚣的时代你难以淡定自己,你只是完成了“远方的苟且”而已。
没有读书,没有文化的积淀,这样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只能是“苟且”,不会找“到诗和远方”
这一切都归结于你只是匆匆的过客,对远方并没有真正的知晓。
你可以坐在“玛吉阿米”要上一壶奶茶,背诵几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但你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匍匐在大昭寺门前的圣者的虔诚与执着。你只是用好奇的目光在注视着。在用你手中的单反不同角度去留影。
暑假的时候,朋友的孩子刚刚读五年级,爸爸带着来北京,我陪着他们去了颐和园,一进园,孩子就开始背诵着课文里对颐和园的介绍,进了大门,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犹如探宝一般,我想这样的颐和园之旅,远比那些匆匆在园中走一圈的游客体会更浓。我没有用那些导游词来给孩子介绍,只是告诉孩子,我的中学老师在我上学的时候,经常会带着我们来颐和园,她对颐和园的那份理解,那份热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父亲曾经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也许是耳濡目染,对颐和园的那份沉淀深深的打动了我们。
每次在颐和园门外,看到游客匆匆的疲惫的走出,我都会感到心痛。这样的旅游观光真的是一种浪费。
我认为,旅游是需要门槛的,是要把文化的欣赏和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需要沉淀和积累,喧嚣浮躁只有到此一游的焦躁。看假期里黄河壶口瀑布前人山人海,怎能去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宏伟气势。
诗,需要的是意境,而不是日行千里的奔波。当你驾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根本无法体验到那份诗意。
旅游,需要的不仅仅是相机背包,更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
不要急匆匆走过,需要静下心,读点书,做点准备,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做一点了解,也许那时,哪怕街头一个小吃,都会给你带来更深的体验。
我们许多地接的计调,往往只是把当地的酒店、景区门票背的滚瓜烂熟,航班时刻记得一丝不苟,不错,这些都是计调的基本功,是必要的。可是作为深入旅游目的地的计调,更应该成为当地的文化使者,文化内涵决定了你的高度和深度,也决定了你赢得客人信赖的程度。
我们讲旅行社靠的是服务,扶老携幼是服务,文化服务是更高层面的服务,这需要的是真功夫,也是金牌计调需要具备的素质。
我们易沃克旅游人讲堂的领衔讲师张旭老师曾经讲过一件事,一位来自英国的客人,一定要请一位懂得北京胡同的教授来做导游,导服费是一般英语导游的数倍,因为他更需要真正去了解胡同文化。
当你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旅行会让客人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许不经意间,你会触发灵魂的启迪,使旅行更有意义,而旅行也不再是“到此一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