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讲过去的好多为国家付出而牺牲的人,都是一定时代的牺牲品,因为时代的原因,必须有人去做那样的事,而恰恰到了他们的身上,所以牺牲的就是他们。
除去那些英勇善战的男人们,还有一些女人,也为此付出了,付出的不是生命不是财产,而是自己被安排的一生,这样的人生,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当时因为想要笼络西域一些有实力的国家,自汉初开始,就有了和亲这个政策,把自己国家的公主、女子嫁到另一个国家,将来两国也就是现在的亲家关系,自然会相互扶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持和平,维护了两个国家间的稳定。
这个政策跟后来的政治联姻和企业联姻是一个道理,都有一些为利益而牺牲的女子。这些女子中,有的教化一方,输出自己国家的文化,有的就是主动服从,却也牺牲了自己的一生。
教化一方
唐朝是一个繁华且文化鼎盛的时期,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是很多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很大的。
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自然不会受到别国的威胁,当时的吐蕃,很清楚的知道唐朝很强大,自己没有征服的实力,于是就主动请求与唐和亲,当时的唐太宗在位,他深知虽然吐蕃不是很大的国家,但也是西南边疆地区重要的一支,抱着渴求统一和平的心,他后来决定了让文成公主前去和亲。
皇帝拍板决定了,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于是,入藏的日子也就提上了日程。
当时护送文成公主入藏的队伍除了带有大量的嫁妆之外,还有大量的书、乐器和粮食种子等,甚至还带去了好多擅长农业和各种技艺的人,这些带去的人和物品,为吐蕃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将汉族的纺织、冶金、建筑、农具制造等等包括历法都传入了藏族地区,可以说对当地的贡献是极大的,吐蕃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都得到了唐朝的帮助,而唐朝也因此称霸了西域,两国关系因此次和亲达到了一种水土交融的巅峰。
松赞干布深知文成公主带给她的改变,为表达感激和喜爱,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这个伟大的建筑至今都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并纷纷前去参观。
后来,文成公主去世,藏族人民深山哀痛,并把那些她随从的兵士和工匠等等去世后都葬在她的旁边,至今文成公主和她的使臣们,都被当地人民奉为神明!
主动求和
要知道,这种和亲的事情对当时的公主们无疑是一场惨剧,大家都避之不及,在帝王家,子女很多,皇帝根本不会只考虑一个子女的感受,要是受宠的女子,将来嫁出去不舒服了还能回宫诉苦,要是不被宠爱,则就是现在那句话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了。
但是却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主动挑起了和亲的大梁,那就是王昭君了。
在汉武帝时期,他即位不久,就取消了和亲的这个政策,因为他觉得他的忍耐只会让匈奴更得寸进尺,于是,刘彻开始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
在到第三次的时候,匈奴已经很远离汉区了,可以说已经威胁不到汉朝了,经历了连年战争的匈奴,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都退步了,所以开始希望战争结束,前来求和亲,以求得和平然后自身的发展。
当时的元帝也不反对和亲,不过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考虑到匈奴已经不是什么强大的国家了,所以选择和亲对象的时候,连选派宗室郡主都不愿意了,只想着在后宫宫女中选择一个,号称是公主罢了。
这时正好有一位宫女主动推荐自己,于是就让她前去了,这个人就是王昭君。后来也就有了著名的昭君出塞的典故,后来在她的和亲生涯中,匈奴也没有再犯过长城,可见王昭君对于和平的贡献也是也是不可磨灭的,
或悲或喜
从汉初开始,就不断有了和亲政策,也有陆陆续续的公主承载着两国友好的使命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据记载,清朝时期每一位皇帝在位的期间都有公主下嫁到蒙古或者其他的国家,可见嫁出去的公主们极多。
往前看,唐朝时期的和亲也是很多次的,为了维护和回讫的盟友关系,先后因和亲送出去五位公主,其中有一位就是太和公主。
跟别的公主不同,她在刚刚踏入和亲之路,就受到了吐蕃国的干扰,吐蕃国派出重兵,去拦截她们的和亲队伍,这时各种势力都聚集在了这个队伍上,这位从没经历过这些的公主受到了惊吓,但很快逼得自己镇定下来,开始去认真听每日的奏报,与随性的人一起商议自己前行的路线。
这个之前什么都不懂的公主逐渐成熟了起来,后来历时一年,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她的余生都要消耗在那个异域他乡了。
这一点,应该是公主们最为残酷的一点,往后余生,都要生存在自己本不熟悉可以说是语言交流都有问题的地方了。
再说好的一面,文成公主的贡献极大,因她本身就学士颇多,再加上唐朝当时的鼎盛,所以一介女子带给两国的贡献是极其深远的。
这样对比王昭君,她本身是个冒充的公主,自己实力没有那么多,不过对于她自己来说,从宫女的身份瞬间到了别的地方成为了公主,受到的待遇应该是可想而知了,改变了她本身痛苦的一生。
因为日后若有幸成为后宫一员的话,过的自然也不会有她嫁的地方舒服,这样看来,对她来说其实是改变一生的好事情吧。
看到这些古代的女子,她们虽然是好的出生,但有时候命运却并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尊敬这些为国家做出过牺牲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