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文成公主16岁远嫁,25岁守寡,扎根雪域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2/20

年,吐蕃遣使大唐,想求娶大唐公主,却被推崇和亲政策的唐太宗拒绝。被拒的吐蕃立刻出兵,直逼大唐边境,扬言:不嫁公主,我便率5万雄兵大举入侵唐朝。

“岂有此理,一个边陲小国,竟敢要挟我大唐,简直不自量力。”听到吐蕃的挑衅与威胁后,唐太宗震怒万分。

唐太宗素来推崇和亲政策。他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外族的王族中都有李氏的血统,有了这层血缘关系,他们就不会入侵大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这样的他,在接到吐蕃的求婚书后,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而且拒绝了两次。

吐蕃国主松赞干布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在攻下大唐的三个属邦后,又向唐朝的边关重镇:松州发起了进攻。

面对松赞干布的大言不惭,唐太宗也没犹豫,接到松州都督传来的军报后,立刻派出军队前去镇压。

经过几场战役的较量后,唐蕃双方都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事实:他们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原本唐太宗以为吐蕃只是一个边陲小邦,彼时的唐太宗刚刚战胜了强大的突厥,根本就没将吐蕃放在眼里,觉得他们没有资格求娶大唐的金枝玉叶。

而彼时的吐蕃,在松赞干布的治下臻于强胜,攻打大唐属邦的胜利,更让他觉得唐王朝只是被人神话了。

但事实上,吐蕃的实力不亚于突厥,而唐军也比想象中更强大。

权衡利弊后,双方决定停止战斗,松赞干布更是让重臣带着两黄金和其他珍宝,再度前往长安,一为谢罪,二为求娶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虽然有着公主的封号,但她其实并不是唐太宗的女儿。

关于文成公主的真实姓名,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唐太宗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到吐蕃那苦寒之地,就决定在宗室里挑选一名适合的女子,前往吐蕃和亲。

年,唐太宗将她封为“文成公主”,一年后,16岁的她带着丰厚的嫁妆,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了,从此再也没能返回故土。

没有人知道文成公主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出嫁的,在这场政治联姻中,她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松赞干布比文成公主大9岁,对于这位好不容易求娶来的大唐公主,他却并没有多加珍惜。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他已经娶了好几位妻子。按照当时的婚姻制度,文成虽然顶着大唐公主的名号,但也只能做一个妾室。

文成虽不是真正的公主,但也是锦衣玉食长长大的宗室之女,若能留在长安,必定会嫁给官宦子弟做正妻。

而松赞干布最宠爱的女人,是来自尼泊尔的赤尊公主,甚至还为她修建了一个十分华丽的大昭寺,但他只给文成公主修建了一个很小的小昭寺。

在和松赞干布相处的9年里,她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如此一看,文成公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牺牲品。

但她却没有因此因此自暴自弃,文成知道,从她被选中的那一刻起,她就肩负了维系两地和平的使命,她不仅仅是松赞的妻子,更代表了整个大唐。

由于农业技术比较粗疏,吐蕃当时水土容易流失,粮食产量也比较低,在文成公主的安排下,她带去的汉人将汉族农业技术传授给吐蕃人民,教他们平整土地、挖畦沟、修阡陌,大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刚入藏时,她发现吐蕃没有文字,不管做什么都用绳子打结,或在木头上刻符号表示。这给人民的学习造成极大困扰,为了让生活更加文明化,在文成公主劝诫下,松赞干布决定设法造字。

根据文成公主带去的佛经,他的大臣柔扎布以梵文为基础,研究创造出30个字母和拼音造句的语法。并将这种新文字刻在宫殿的石崖上,供人民学习,从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用吐蕃文释译唐朝的儒经和佛经,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文成公主这些无私分享知识、技术的精神让她赢得了藏区人民的尊重,被他们成为来自汉族的菩萨。

公元年,守寡30年的文成公主病逝,她在吐蕃整整生活了40年,用自己平凡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的颂歌。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文成公主可以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援藏干部。她背靠西藏,远望长安,扎根于雪域高原整整40年,为唐朝与西藏两个区域的友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文成公主进藏后,不但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西藏,也开创了唐蕃友好的新时代。

自她入藏,年间,唐蕃两地几乎没有战事发生,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为日后西藏归入祖国的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是唐代诗人陈陶为感念文成公主,专门写下的诗句。

虽然,在史书中,文成公主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她为唐蕃两地做出的贡献,一直被后人口口相传,直到现在,她都被藏人视为绿度母菩萨的化身,被供奉在寺院中,受万民香火。

但是,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不知道她会不会还会选择远离故土亲人,做一个维系唐蕃两国和平的工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