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指尖绽放的虔诚藏传佛教里的酥油花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2/3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公元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拉萨的大昭寺内。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大师学佛成功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不久,酥油花就传到这里,在当地艺僧们的长期精心研制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酥油花

酥油花,顾名思义是用酥油为主要原料所制作出来的一种艺术雕塑性供品。在藏民区,酥油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烟、无毒因而绿色环保的上佳燃料。一般需要用20斤牛、羊奶才可提炼出一斤酥油来。所以,无论在布宫还是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等,一般照明除了电灯而外,就是酥油灯了。尤其佛像前的酥油灯,想必是彻夜长明,周年不熄的。

酥油花

然而,以酥油来制作艺术花朵,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不仅需要繁复的技术工艺,更需要一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其要害在于,由于酥油的熔点很低,15摄氏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因而,要使酥油凝固起来,必须在寒冷的冬季进行。

制作酥油花是一个很“残忍”的创作过程。由于酥油遇热即化,而艺僧的手是有体温的,用手触摸、拿捏酥油膏,酥油就会溶化。因此,艺僧们在制作酥油花时,首先要解决手温的问题。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青藏高原最冷的月份,艺僧们挑来一担担冰冷刺骨的雪水,然后,将两只手缓缓放入闪着寒光的冰水之中。温热的双手刚一接触零度的寒水,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被寒气逼迫和包围,他们不断打着寒颤,肤色变得发红,发紫,发白。此时,艺僧们的头脑因为冰水的浸润而更加清醒和冷静,他们要尽快地将手臂、手掌、手指乃至整个体温降下来,一直降到与冰水同温——零度!唯有如此,他们的双手才能与酥油亲密接触,才能将极易溶化的酥油膏雕塑成生动的造型。

在酥油花馆,既会看到簇崭如新的酥油花作品,也会看到有不少花品即使放置在一种10度以下低温的隔热罩里,但依然开始融化、凋零,残缺不全了。因而,酥油花又被称之为“美丽而残酷的艺术”。

塔尔寺的一些僧侣艺人们经过长期精心研制、实践和代际传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酥油花进而成为与敦煌的壁画相媲美的艺术一绝。它既是塔尔寺的一绝、藏民族的一绝,当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绝。据介绍,年,著名画家张大千曾专程来此吸取过艺术灵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