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研究解密香格里拉藏式风情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1/12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7.html

起源

说起香格里拉,大家对他的印象是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翠绿的草地,悠闲的牛羊,诗情画意,一个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在藏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

你可曾知道,香格里拉原本不是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县,一个充满土味且不易让人记住的名字。

“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来源于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个英国版的“桃花源记”。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一片人间净土,一个精神乌托邦。

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

直到年,云南省西北的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经过半个多世纪小说中的世外桃源才与现实重合。

地域

再看看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云南西北部与西藏和四川交界,这里是藏区的范围,因此香格里拉的本地文化以藏族文化为主。

在西藏,或看有关西藏的书籍,会经常听到“三大藏区”的说法,即卫藏、康巴、安多。

藏区的范围其实不仅仅包含目前的西藏自治区,还包含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的一部分地区。三大藏区的划分主要是以方言区的不同,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域,且有“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通俗地讲,就是“卫藏的宗教、康巴的人、安多的马”。

三大藏区

法域卫藏

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全域,卫藏地区宗教盛行,有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诸多主要寺庙,一向都是藏区宗教的中心,因此被称为法域卫藏。

马域安多

安多藏区位于藏区的东北部,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部分区域,位于藏族分布的边缘地带。由于地缘关系,自古以来这里就与东边的汉文化和北方的阿尔泰文化联系密切。所以受蒙古族和汉族影响很大,在习俗和体型特征方面也有这两个民族的明显特点。安多一带是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是藏地的最主要牧区,多出良马,因而被称为“马域安多”。

人域康巴

康,“边地”之意,“巴”是人的意思,在康区的藏族人被称为康巴人。康巴藏区,大体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以及云南的迪庆州,还包括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

盛装的玉树康巴汉子和美女。(央广网记

藏族特殊支系(服装特色)

除了三大藏区,还有几个比较特殊的藏族支系,也是藏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工布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华锐藏族、卓仓藏族、夏尔巴人等。

工布藏族:主要在今天西藏的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在地处藏腹心的工布藏族自古就发展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赛马、射响箭、搬石头算是工布文化里最有意思的民俗了。

工布藏族服饰被称为“果秀”,为套头式长坎肩,以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或毛皮为原料。颜色一般为黑色和紫色,领口、袖口、下摆镶缎边。

嘉绒藏族: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处,位于大渡河流域,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农耕文化悠久而神秘。

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

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在四川平武、九寨沟、甘肃文县一带。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与其他地区藏族有所不同。他们被贴上“藏族”标签是年的事,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白马藏族是氐族,系古代白马氏的后裔。

白马藏族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并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白马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木雅藏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支流,聚居于甘孜州高原地区,木雅与历史上的党项族有很深的渊源。

华锐藏族:主要聚居在天祝,“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华锐藏人属于牧民文化,有典型的牧业文化的特征。

卓仓藏族: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平安、湟中等县的藏族自称“卓仓娃”,其生活范围大约方圆一百多公里。

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以登山名传于世的民族,夏尔巴人也被称为“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主要散居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

藏式服饰时尚

不同藏族支系的传统藏式服装都各有特色,但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比较浓重,现代的时尚设计师们也汲取传统的藏式服装的色彩、图案的特色,创造出颇具时尚感的现代藏式服装,让人们眼前一亮。

Milanfashionweek米兰春夏时装周

AntonioMarras的春夏新款时装秀-藏元素

藏式建筑

香格里拉位于三大藏区中的康巴地区,与我们熟知的拉萨藏族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们印象中的传统藏式建筑有几个共性特点:

◆墙体收分

◆小窗洞口

◆平顶为主

◆浓重的装饰符号和色彩

宗教建筑——松赞林寺

位于香格里拉城北,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于17世纪,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藏式民居

民居建筑因地域的不同,其风格和特色更加多样。

建筑历史课本中的藏式传统民居——碉楼

藏族传统建筑,称为纯藏式土墙碉楼。四面夯土实墙,楼层三至四层,底层喂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堆放杂物,顶部为平台,便于晒粮、打粮,局部为经堂。

碉楼三面多窗,采光面广,门窗上端彩绘斗拱作檐,风格别致。

香格里拉的民居建筑——“闪片房”

香格里拉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藏式“闪片房”,这是一种土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其中“闪片”一词来源于屋面的特殊构造,屋面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阳光可以穿过木质瓦片之间的缝隙,从室内可以观察到瓦片仿佛在闪烁。

闪片房是“形式因循气候”的典范:平面布局一般为方形,左右和背面三面采用夯土墙,主立面敞开用木材围护;建筑一般为两层,下部厚达一米的夯土外墙,二楼屋面加铺约20公分厚的土层,建筑墙身开设较少且很小的窗洞,平面尺寸进深较大,保温抗寒效果好。

屋顶形式为双坡屋面,由于当地降雨量少,同时又要便于排除雨雪,坡屋面的坡度也较缓,闪片作为屋面瓦片,主要材料来源于香格里拉本地的云杉、冷杉。

香格里拉仁安悦榕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