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现场在听见风铃的吉本岗上,看艺术在拉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1/9

“吉本岗之上,有一座能眺望远方的楼梯,不论从哪边侧耳聆听都能听见,那动听的风铃声。”拉萨古城流传的歌谣曾如是传唱。

拉萨自古至今就是一座巨大的磁场,无论是整座城市的规划,还是单体房屋的建造,藏式建筑的思想中始终充满着雪域高原的哲学观。在拉萨古城中心的吉本岗社区里,有着一座清代历史建筑“吉本岗拉康”,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按照坛城结构建造的古建筑,内部保留了精美的清代壁画。该建筑曾是地标之一,反复出现在18到20世纪的拉萨老地图、老照片中,但在上世纪后逐渐隐没在市井之中。

7月25日,经过当地政府的修复和“醍醐”团队的建筑改造后,“吉本岗拉康”以“吉本岗艺术中心”重新开放,伴随着开馆展“生长中的古城”,策展团队以建筑内部的壁画为线索,结合文献和艺术展品,为观众拉开了解拉萨古城历史文脉的帷幕。未来,这里也将呈现不同的当代艺术。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月25日,拉萨首个由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文化艺术空间“吉本岗艺术中心”在拉萨正式揭幕,并推出了首展“生长中的古城”。该艺术中心是由“醍醐”团队运营,是对经过修复的古建筑改造而来的,并希望将其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空间。

在开幕式上,拉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占堆说:“很高兴看到吉本岗艺术中心焕然一新,以全新的面貌向人们敞开怀抱,期待其成为拉萨当代文化地标、城市新名片。

吉本岗艺术中心开幕吉崩岗拉康——曾经的拉萨古城地标“吉本岗之上有一座能眺望远方的楼梯,不论从哪边侧耳聆听都能听见,那动听的风铃声。”拉萨古城的歌谣便是如此传唱。

从拉萨古城中心大昭寺出发,穿过八廓的古老小巷,路过热闹的市场,就会到达小昭寺。这一片区域是古城的心脏,生机勃勃,跃动至今。小昭寺边上的生活区叫“吉本岗社区”,这一社区与一座清代古建筑“吉本岗拉康”有关。

“如何去新开的吉本岗艺术中心?”当被澎湃新闻记者问路时,附近的居民听到“吉本岗”三字后,就立即能指路了,“吉本岗!从这边拐过去,就是了。”

吉本岗艺术中心

吉本岗艺术中心上的古老风铃现如今吉本岗艺术中心所在的建筑原叫“吉本岗拉康”,曾是拉萨古城地标之一,也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按照坛城结构建造(藏文化中宇宙和生命的象征符号)的古建筑。(拉康,指的是供奉佛像的场所。)在喜马拉雅哲学观念中,坛城是神与佛的居所。每个坛城都有一个中心,围绕中心,逐渐放大,形成更多的同心圆,而神与佛位居中央。也有人将坛城视作对自我的比拟,每个人都是一座坛城,而佛性自在、轮圆具足。相比唐卡、沙画坛城,一座坛城建筑或许是更直接的表达。

吉本岗古建一层的平面图四边完全等长,整体完美对称这座建筑曾反复出现在18世纪到20世纪的拉萨老地图、老照片中。18世纪前后,此处曾兴建一座五层楼高的佛塔,塔顶往下四个方向,都用悬挂着铃铛的铁链连接,每当起风时,铃声随之回荡。佛塔内装藏有十万尊五指并列长的宗喀巴塑像,这也是其得名“吉本岗”的原因,在藏语中即是十万宗喀巴圣像之意。(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19世纪,佛塔年久失修倒塌,在废墟上新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便是如今这座吉本岗拉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吉本岗拉康都是拉萨的地标之一,出现在包括河口慧海在内,一大批旅人的笔记、绘画中。“建造之初的寓意是为了抵御英军入侵的威胁。同时,这栋建筑也见证了之后的西藏历史,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被遗忘在历史尘埃中。”吉本岗艺术中心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年,日本僧人河口慧海拍摄的吉本岗拉康

吉本岗拉康曾是拉萨古城地标,休·理查德森摄于年代

拉萨透视图,创作时间早于年材质:墨水、水彩、金箔、纸本作为文明的十字路口,西藏的建筑吸收了多民族、多国家的风格与特点。在吉崩岗拉康中,柱和梁之间使用斗拱,形成柱拱梁的柱网结构,是藏汉建筑文化结合的巧妙典范。同时,该建筑四周等长、完全正方。一层内部规整,为回字形结构,共有外圈、内廊、中心神殿三层,尺度恰当、完美对称。同时,该建筑内部仍保留有大量精美的清代壁画,这些壁画也是对称结构,如外圈回廊的四个角上,各有4尊莲花生大师壁画。

吉本岗拉康原有壁画整理、记录

壁画,莲花生大师在建筑内壁上,有《吉本岗维修志》,纪录道,“……西门右侧为广目天王,左侧为夏之吉祥天目,周围是空行母、唐东杰布、度母二十一尊、黑财神、叶衣佛母、黄财神……北门右侧为多闻天王,左侧为秋之女神,周围是香巴拉具种王率兵消灭蛮人的图案……内殿深处的柱头上造有八如来,回廊的柱头上造八十成就者以及宗喀巴五照见相,梁纹刻有无量寿明咒、三部怙主明咒……照理论修持圣物,严谨地开展仪轨,从而事业盛如云涌,同时也显现了诸多神迹……”

秋之吉祥天母

北方多闻天王

脱落的壁画下可见佛造像绘画的线描稿在这些壁画中,《香巴拉之战》是最浓墨重彩的一幅。香巴拉王国正面对“最后的决战”,香巴拉的勇士们主动出击、争相向前,守护这片为未来世界保存最高佛法的净土。作品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刻画却细致入微。香巴拉的传说源自《时轮经》,令世界着迷。据说这座王国的地理形状,正是一座坛城;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长期居住,并埋下“伏藏”。

香巴拉之战(局部)

香巴拉之战(局部)可以说,该建筑对于西藏的建筑、艺术、历史的研究均有很高价值。从古建筑改造到展示空间

见证历史的吉本岗拉康也曾遭遇破坏与冷漠。年,吉本岗拉康在西藏反动上层集团组织的全面武装叛乱中遭到破坏,之后又遭遇了火灾,在上世纪70年代至年,该建筑由当地粮食部门使用,作为粮仓,堆放糌粑等食品。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拉萨历史城区城市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年9月)中提到,“吉本岗拉康”遗产核心要素保存现状评估为“差、残损严重”。对此,年,由拉萨市、城关区文旅部门投入资金、组织人手,进行全面修缮,包括屋顶及地面的阿嘎土加固,对壁画进行了专业清理,替换损坏严重的立柱等。

之后,为了发挥古建文化的底蕴,并使其服务于当地的公共社区,年,当地政府部门与“醍醐”团队签订协议,委托该团队以“古建公益性再利用、共建公共文化场所”的方式,将该古建筑保护性升级改造为“吉本岗艺术中心”。这也使其成为了西藏第一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艺术场馆。

古建筑修复

当地居民参与古建修复,在吉本岗顶部打阿嘎土在前中期的修复中,建筑师夏于钧加入了当地的修复团队。夏于钧是一位专注于喜马拉雅建筑研究的90后建筑师,他曾深入喜马拉雅腹地,对一处处古建筑进行测绘、纪录。前期修复结束后,他将修复过程持续发布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获得不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