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金翅鸟,音译为迦楼罗,是佛教中护法的“天龙八部”之一。
天龙八部为:天(梵deva)、龙(梵na^ga)、夜叉(梵yaks!a)、阿修罗(梵asura)、迦楼罗(梵garud!a)、乾闼婆(梵gandharva)、紧那罗(梵kim!nara)、摩侯罗迦(梵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
我们在汉地比较常看到大鹏金翅鸟,经常是在佛像背光的上部中央,就是佛头顶的位置。在早期佛像,这个位置一般是佛塔,大鹏金翅鸟出现的比较晚,而且有密教影响的因素。
雍和宫的释迦牟尼佛
雍和宫是藏传佛教,殿里释迦牟尼佛背光上有大鹏金翅鸟。汉传的寺庙也有,小编犯懒没有找到清晰图片,大家自己平时参访时注意就好咯。至于在藏传寺庙,真是数不胜数。
比如:
布达拉宫的弥勒佛背光有大鹏金翅鸟
又比如:
四川阿坝昌列寺的千手观音的背光有大鹏金翅鸟
源流
不过,大鹏金翅鸟原来是婆罗门教的众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随着毗湿奴皈依为佛教的护法神,大鹏金翅鸟也被佛教收编了。
尼泊尔加德满都帕坦杜巴广场印度教神庙前作为毗湿奴坐骑的大鹏金翅鸟
毗湿奴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大家自己百度。根据婆罗门教的传说,他的有十种化身,其中第八、第九化身分别为大黑天和佛陀。体现了佛教和婆罗门教的互相渗透。毗湿奴进入佛教后称为遍入天、毗瘦纽天子等,是佛教天龙八部中的“天”。
下面这尊根据印度传统神话塑造的现代雕塑,我很喜欢。大家看看酷帅炸天的金翅鸟吧。
背上骑着毗湿奴的大鹏金翅鸟现代雕塑取材于《摩诃婆罗多》
不过,我们国产也有一个类似的神仙,就是雷公,抱歉啊因为不是主角大家凑合看一下吧。(捂脸)。在佛家的密教里,有以迦楼罗为本尊的秘法,修行此法可以除病、止风雨、避恶雷(当然还有得龙宫宝、得天上甘露、得财宝、降雨雪、龙王来、除蛇难、散军阵、伏怨家、敬爱法、除病患、唤远所人、召鱼类等功德)。是不是影响了道家的雷公形象呢,因为早期的雷公并没有鸟脸。
乱入一
另外据说我们的抗金英雄岳武穆是大鹏金翅鸟转世,所以岳元帅名飞字鹏举那是有原因的。而金国的金兀术则是赤须龙转世。可见佛教故事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乱入二
释名
迦楼罗,又翻译作:迦留罗,迦娄罗,迦喽荼……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为食。八部众之一。法华文句中说:‘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看到这里,想到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了,没准迦楼罗来中国比佛祖早,来打前站了)。
大鹏金翅鸟的一个大特点就是吃龙,每天的饭量是一个龙王和五百小龙。但必须说这个龙不是咱中国龙,佛经中称的龙一般都是蛇族,为了好听翻译为龙,后来这个龙和中国的龙在民间混淆为一体了。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大鹏金翅鸟的两只翅膀伸开了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我们整个阎浮提(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南瞻部洲)只能放下大鹏金翅鸟的一只脚。又说,这个鸟不仅能吃龙,还能吃七宝。又说,大鹏鸟快死的时候,以前吃下的龙的毒在体内发作,浑身焚烧,只剩下一颗心。
按照记载,大鹏金翅鸟的的头和翅膀是金色的,其他部分不一定是金色。有四种或多种金翅鸟,种种讲究,小编就不细说了。
看下面这个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大鹏金翅鸟,嘴里叼的,脚下踩的都是蛇,根本没有中国龙的样子。
唐卡中的大鹏金翅鸟
佛家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迦楼罗炎,指火燃之状如开迦楼罗鸟之羽。迦楼罗的背光也一般是熊熊的火焰。
注意
在密教里,迦楼罗还是梵天、毗纽天、大自在天等之化身,或谓即文殊师利之化身,列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之南方。好厉害啊。这就是为什么除了作为护法神,还作为本尊出现的原因了。
唐卡中的大鹏金翅鸟
时候迦楼罗脚下也踩两个蛇身的人,代表龙族。如上图。
藏传佛教艺术中,不仅在造像和绘画中,大鹏金翅鸟也广泛用在建筑装饰上,可以说比比皆是,以大昭寺举个小例子:
大昭寺屋顶上的大鹏金翅鸟之一
大昭寺屋顶上的大鹏金翅鸟之二
当然大鹏金翅鸟也有单独的小型造像。比如这个造像就很清纯可爱了。
明宣德铜鎏金大鹏金翅鸟
当然比较常见的是这种腆胸迭肚,很威猛的。
清代铜大鹏金翅鸟
擦擦上也有大鹏金翅鸟。
擦擦上的大鹏金翅鸟
还有各种装饰和工艺品。
尼泊尔紫铜银丝嵌宝石大鹏金翅鸟
在南传佛教中大鹏金翅鸟也用来广泛装饰佛教建筑。
“高棉的微笑”展览中的大鹏金翅鸟
泰国大皇宫墙上装饰的大鹏金翅鸟
当然我们国内也有,小编找到了一个新的——大理三塔附近广场上的大鹏金翅鸟。
当然,要说我最喜爱的,就是北京居庸关云台石刻的大鹏金翅鸟!
居庸关券洞上方的大鹏金翅鸟两侧各有一个龙王,都有七个头和一个大尾巴,做出想要打架的样子。
可是看大图,大鹏金翅鸟的爪子紧紧抓住了他们两个的脚踝。厉害吧。原来龙王不是要打架,是扬手要逃走的样子。
先说这么多吧。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致谢原作者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