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花开的季节,带你去川西最美的地方吧!结婚三周年到来前,我对爱人这样说。7月24日~8月1日,计划早已做好,除了我俩之外,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五名队员。一路有许多故事,但故事在美丽的风景面前,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行走、感悟、静静地体会、享受着自由、放松,和快乐。
第一天成都到康定的风景平淡无奇,折多山垭口很冷。新都桥傍晚吃过晚饭,连夜赶到塔公,住塔公草原酒店,天气很差。连相机都没掏出来过。
第二天准备起个早看塔公草原日出和雅拉神山,可天气鬼眉鬼眼的,乌云密布,凄风冷雨……那叫一个惨啊!在塔公草原自己煮了几杯奶茶,喝完上路。在八美吃早餐,清汤抄手很好吃。八美那边有个法会,一些僧侣和信众正在布置场地,在路边看到一个转经筒。
甘孜州道孚县的藏族民居,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双绝”:一绝是其与众不同的惊人特色,二绝是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如此这般的“大木屋”恐怕难以再造,绝版了。从后者的意义看,道孚民居因此而弥足珍贵。
道孚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奇绝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它有纯藏式和藏汉结合式两种,前者居多。不论哪种结构,都是白墙红(棕)壁花窗,“品”字滴水檐,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排列有序。
别看这些房子外观色彩基调相似,其实内部却各有洞天。由于道孚地处青藏高原、鲜水河断裂带,日照长、风沙多,昼夜温差大,属“四季无暑,一霜成冬”的典型高原气候,于是聪明的道孚人便巧妙地利用本地建材精心打造居室,使其冬暖夏凉,尤为抗震。在建筑材料上,道孚民居以木材、石材、泥土为主要原料,依山傍水、坐西向东,起到吸热采光,避风沙雨雪侵袭、保温安全舒适的作用。室内装饰也都用红色等“火热”的基调。外形多为四方形,二楼呈L形、凹形或回形,四壁多以片石砌墙或用泥土夯筑而成。它的内层结构是纯木材,架“棒柯”或“棒勒”,间隔为各种用途的房间。房间上装木望板,下铺木地板,顶盖用桦树皮或硬杂木条垫底再铺“阿嘎土”,日晒雨淋绝不漏水。屋架门窗外表的****部分,则多以油漆或自制有色土染过,既防腐防蛀,又美观大方。
“棒柯”,“崩科”,“崩空”--都是同一名词的不同音译。“崩空”式建筑是藏族建筑中十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它是川藏线上众多居民中的一道质朴风景。这种建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以夯土为主土木结构或以砌石为主的石木结构,其上点缀地架设一间或两间“崩空”;另一种是以“崩空”为主体的建筑。在川藏公路沿线,“崩空”主要分布于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等县,其中道孚和德格两地的“崩空”式结构民居最具代表性。
炉霍卡萨湖,天气很差,比去年拍的差很多了。
卡萨湖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70公里处,是川藏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曲型的高原淡水湖泊。
快要成熟的青稞。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外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年。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米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很多爱学爱问的队员在路上问这是小麦还是青稞?其实两者尽管长得非常类似,但区别很明显:
1、看麦芒长度,麦芒细长的是青稞,麦芒短粗的是小麦。
2、看产地海拔高度。小麦一般栽培在海拔米以下的地方,米以上种植的看起来像小麦的谷物,大多数都应该是青稞。
7月是个灿烂的季节,让有假期没一起来的人,都后悔去吧!
高原地区常冬无夏,甘孜地区历年平均霜日为18--天,无绝对无霜期。
在稍微温暖的夏天(6月初~8月中),草原上所有能开花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都趁这时间赶紧开花结籽。
在路上,看到几只大鸟在天空盘旋,地下还有一群在与一条野狗撕扯着一条半腐烂的牦牛尸体。当然,这就是传说中的秃鹫了。藏区有很多地区实行天葬,人死以后肉体也是被这秃鹫带上“天堂”的。所以藏区是绝对禁止猎杀秃鹫。
沿着玉曲河前往马尼干戈,一路能看到许多壮观的经幡阵。
经幡,也叫风马旗。
在祖国青藏高原上,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的藏族聚居区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克什米尔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藏区各山河路口寺庙民舍等处都可见到印有经文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小旗,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显然,风马旗在这里是直译。
“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也有更通俗的解释是:藏民将经文(最常见的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印在旗帜上,挂在山口和河谷里,风每吹动旗帜一次,就相当于给经幡的主人念诵了一遍经文,藉此获得很大的福报。
我们走近村庄,想近距离地拍摄经幡阵,看到我们车子到来,村里的小孩呼啦啦全部跑过来围着我们,瞪着好奇的大眼睛,并不回避我们的镜头。
阿才说:多么淳朴的小孩啊
但当我们准备上车离开的时候,几个小孩用含混的藏族四川话重复着“钱给了”“钱给了”。
中午在马尼干戈午餐后,我们来到了新路海边。
新路海位于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下,川藏公路侧,距甘孜县城98公里,距德格县城公里,海拔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水源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供给,湖尾流出的溪流为措曲河源头之一。
新路海藏语名为玉龙拉措,“玉是心,龙是倾,拉措是神湖”。
湖边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刻满了六字真言。神湖嘛!
在这里,做一只蜜蜂都是幸福的,太矫情了。哈哈
做蜜蜂怎么可能幸福?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飞来飞去,采集花粉,酿蜜,筑巢。短暂的生命中,何曾有过一丝半点幸福?
那么,我们自己能接受蜜蜂一样的生活吗?
多刺绿绒蒿(M.horridula)分布于西藏东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青海南部、甘肃西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米高山草坡及石砾缝中。根源柱形,茎高30-厘米,密被白色硬刺;叶倒卵披针形,两面被硬刺,由基生叶腋处生出长短不等的数个花葶,花总状着生,花瓣4-8片,紫蓝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这是我最喜欢的高山花卉。
翻过海拔米的雀儿山垭口,我们的车就顺着险峻的公路,一路下到这片U型山谷谷底。
falun双鹿是藏传佛教的标志。falun,代表佛法如金轮,旋转不停,为众生消除烦恼、驱赶邪恶。falun常转,寓意佛法永生不灭。双鹿,则代表佛主的弟子,常伴其侧,表露着佛子对于佛主法教千古不变的虔诚和永远的依靠。
德格印经院远不如想像中的气势恢宏,但每天都有许多信徒从不同的地方赶来转经和朝拜。
下面是印经院外面的玛尼石。
德格印经院不适合抱观光目的游客进入,因为这里没什么风景,也没什么光怪陆离的稀奇可看。有的只是昏暗光线下重重叠叠的印版,一些看不懂的壁画,以及传统的印刷场面。
但如果你之前做过一些功课,对藏文化和藏传佛教,以及人类文明史多少有点了解的话,这地方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但我知道去这边的大多数驴友都不是专家学者,所以我在这里简要说说去德格印经院有什么值得看的:
1、印经院的藏书(版),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截止目前,院藏印版总量已达29万余块,可分为书版和画版两大类。这些印版中,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它们是藏族文化的长城,文化的史诗,文化的奇迹,仅看看印版的制作就会震撼人心。
2、了解一下藏族传统的造纸印刷工艺。
首先是印版制作、制墨(现已使用成品墨)、造纸。印版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原材料加工、书写、刻制三道工序;造纸原料则更为独特,采用藏区特有的瑞香狼毒的根须,本身是一种藏药材,含轻微毒性,故造出的纸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的特性,是一种印刷保存文献的理想用纸。
印刷工艺更为复杂一些,可细分裁纸、泡纸、兑墨、研磨、兑制朱砂、取版、印刷、晾晒、洗版、归库、分页、核对、装订、打磨、刷色边、包装等十余道工序。仔细看看会非常有意思。
3、其他的壁画和佛像,与其他寺庙大同小异,可顺便看看。
在印经院门口,见到一位藏族美女,头上戴着漂亮的头饰,顶上一颗硕大的绿松石。
有的人喜欢买藏饰作为纪念品带回去,认为这都当地藏民戴的,应该是真的吧?更有的人不惜高价从一些喇嘛手里去买佛珠和一些藏饰,认为这一定是真的。
但我告诉大家,你能见到的藏饰几乎全部都是内地生产的,比如福建漳州、浙江义乌等。
现在的工艺非常先进,做出来的诸如绿松石、玛瑙这些,凭肉眼和一般检测方法(比如火烧)难辨真伪。
还有所谓的藏银,就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便宜得要死,千万别给银的价格去买破铜,哈哈。
还有天珠,这东西在西藏大昭寺门口,小摊上卖两三元一个,店内标价数千甚至几十万一个,小摊上的自然是仿的,但大一些的店里同样是仿的,只是工艺可能稍微好一些,都由便宜的树脂、蛇纹石、玻璃到稍微昂贵一点的镶蚀玛瑙制作,用化学药品侵蚀出花纹,镭射技术仿制朱砂点,高温烘烤技术制作风化纹等等等等,天然“至纯老天珠”的数量固定且极为稀少,甚至比钻石还要难得,因为钻石毕竟可以开矿获得。
综上所述,这些廉价的藏饰早已全面占领市场,成本极低,利润极高(网上一搜,有多篇报道谁谁经营藏饰几年就积累千万身家的)。谁还会在路边小店卖真正的宝石?没人卖的话又能去哪里买到真正的宝石?
当然,作为工艺品,有的藏饰做的是非常漂亮的,花钱买个心头爱也是人之常情,但我劝大家的意思是,不要为此玩物付出其造价数百数千倍的价格。
过了马尼干戈,进入石渠境内,无边无尽的草原和花海。石渠全境几乎都是草原,而这片草原叫扎溪卡大草原。
扎溪卡大草原是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语别称,意为“雅砻江边”。在扎溪卡草原,你会被它那气势磅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深深打动,它的原始、纯净、苍茫与悠远,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8月的草原水草丰美,野花遍地,帐房点点,牛羊成群,就连草原上的风都带着一股醉人的气息。
离开石渠去巴格玛尼石经墙的路上,天气不是一般的好啊!
谁说七八月不适合到川西?我们此行9天,只有开始两天多云间晴,其余天气都很不错的。即使偶尔遇到下雨,也是来得快去得快,不是那种阴雨连绵的。
在山坡上遇到一个当地藏民,当我对着他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示意我不要拍,然后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个漂亮的发髻,将头发盘起来,摆出了一个酷酷的造型。
继续出发去巴格玛尼石经城,一路河流蜿蜒,交错着很多湿地。而这些湿地正是水鸟栖息和繁殖的地方。
到过的人都会被巴格玛尼石墙所震撼,在雅砻江第一湾,苍茫的大草原上、《格萨尔王传》中七座著名神山之一的扎迦神山下,这道始建于年的信仰长墙,高3到5米,厚3到15米,长米(有说米),几亿块的玛尼石片是藏人信徒们几百年来日积月累一块块地堆起来的。石片上刻着的是六字箴言和《甘珠尔》、《丹珠尔》的部分经文。墙头迎风飘扬着五色经幡,墙体两边的窗口里摆放着各种佛像,嘛呢墙边上是长长的转经筒墙、八宝白塔和经幡塔群等,整座建筑群就像扎溪卡草原上的一条巨龙。
数百年前,最初堆积这道长墙的一世华智仁波活佛曾经预言道:当玛尼墙延伸到达神山的时候,将世界和平,民族团结,国泰民安,佛法昌盛,地水火风四大合和。
回石渠的路上,看看时间还早。
草原上不时出现很多漂亮的帐篷,一看就是当地人出来游玩的,反正没事咱们就过去探访一下啦。
这几顶帐篷看来刚搭好不久,主人正在忙碌的准备吃的,血肠、熟肉、包子等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特色食品。据说明天有重要的客人到来。
主人很欢迎我们明天再过来玩,但可惜没有时间咯。
我们和几个小屁孩玩起来真正的丢手绢,被抓到是要表演节目的。
这些小孩一点不怕生,来自当地具有显赫背景的家庭,在内地受过良好的教育,才艺表演当然不在话下:唱歌,瑜伽,印度舞,拉丁舞,藏族舞蹈都样样拿手。
小女孩能做很多高难度的瑜伽动作,旁边一个藏族小男孩直嚷嚷“我也会我也会”。然后给我们表演了个劈腿,我听到一声“嗤……”,然后小男孩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跑进帐篷找妈妈换裤子去了。真让人忍俊不禁。
经过数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松格玛尼石经城。
比较起玛尼石墙的壮观与震慑,石经城给人更多的是时空的迷幻。这座神秘的石城在县城尼嘎的东北方向,属于阿日扎乡。如果包车,吉普车到阿日扎大概三四百元,再往前艰难地翻越急流陡坡,路不过二十多公里,但车走需要好几个小时,水大的时候车就去不了。从阿日扎骑马过去,一整天是可以来回的。我还感觉,如果骑马,石城应该离宜牛乡更近些。宜牛就在从马尼干戈过来的公路边上,距离县城大概30公里,有个水电站。从阿日扎是向北,从宜牛是往东。宜牛有寺,还有格萨尔大王的练兵场。
石经城是一座用千万块嘛呢石片垒成的城堡状的巨大嘛呢堆,它完全是由信徒们数百年来一块块地用嘛呢石随意堆砌而成的。城高10米,长宽大约都是一百余米。与巴格嘛呢墙一样,周围飘扬着无数五色的经幡,城墙上有着一排排摆放诸神像的窗口。石经城中间是空的,从城门进去,里面又是层层圈圈的嘛呢墙,之间有狭窄的通道供行走里,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
无论是松格玛尼石经城,还是巴格玛尼石经墙,周围都聚集着很多远道而来的藏民,拖拉机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在这里住上几天或半月,转经,游玩。
当天返回甘孜,路边有个小水塘,里面有很多鱼,是当地人放生的。
快到甘孜县城,过桥的时候,夕阳余晖照亮了山头的村庄,像极了一座古堡。
翻奶龙山垭口,发现有不少人在这里转山祈福。后来回来查资料,才发现这山还蛮有名的。
奶龙山是朵康地区闻名遐迩的神山,其全称为“东谷索朵奶”。藏语“奶龙”,“奶日”的“奶”意为“存在神灵之地”,“龙”沟谷之意,“日”意为山之意,“奶龙”“奶日”系圣地圣山的总称。奶龙山位于甘孜县东北,东谷区四通达乡境内,四面环山,海拔米。70公里,奶龙神山由观音、文殊、金刚手等三峰和一条长寿谷组成。绕一转约有十多公里。奶龙山神韵,多姿多彩。奶龙神山丛林密布,远远望观音峰,山形如孔雀开屏,峰峦重叠,构成了一幅天然奇景。登上高峻秀丽、云遮雾绕的中峰文殊菩萨神山巅上,举目远眺,沟壑起伏如龙狮起舞,敛气屏息还能听到“咚咚”的神鼓声。山上有天然图案,酷似雄鸡,相传四季交替之时,雄鸡就会发出鸣叫。
东谷、东各,东郭,都是这山的别名,传说每到藏历鸡年,会有更多的藏民在这里来转山的。
遇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这座山的名字和传说,并送我们一袋“风马”,让我们在垭口撒撒,求个平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