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沙沃
图:来源网络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佛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地处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塔尔寺因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所以在全国多座格鲁派寺院中名声显赫。与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并成为格鲁派六大丛林!
塔尔寺的由来,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俗称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年和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多卷。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布局严谨,雄壮巍峨,气势恢宏,从山沟一直延续到山坡上,属藏汉合式的建筑群。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
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一曲颂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夜,古城西宁灯火通明,元宵灯会现场游人如织,佛教圣地塔尔寺人山人海,酥油花展盛况空前,一派喜气洋洋、欢乐祥和景象。这是一场万人瞩目的盛会,农历正月十五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供灯法会,寺内法号长鸣、人山人海,数万信众和海内外游客齐聚共赏绚丽酥油花。夜幕降临,众僧列队、朗诵经文,信教群众扶老携幼、摩肩接踵,排着长队依次观瞻祈福,祈求一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层峦叠翠、秒如八瓣莲花的莲花山之花蕊当中。塔尔寺四周群山环抱,状似八瓣莲花,殿宇僧舍,规模宏大,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巧夺天工的雄伟建筑,恢宏壮观,气势磅礴,体现了藏汉文化交汇融合的特色和风格。
在这雪域佛国的圣境中不但拥有如意八塔之守护、护法神殿之神秘、祈寿殿之花香、大经堂之静谧、大金瓦殿之花香、菩提大银塔之庄严、九间殿之径深、酥油花馆之奇幻外,更诞生了第二佛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相传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之化身降凡人间,在大师诞生时,其母剪断脐带滴血处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在公元年以这棵菩提树、大师自画像、十万狮子吼佛像为塔藏修筑了一座佛塔,后来大修士仁钦宗哲坚赞于年在旁边修筑了一座佛堂。因为先有塔后有寺,故有塔尔寺之美名流传于世!
早早来到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山门很大气,是藏汉建筑风格的合成,下面是四四方方平平的藏式建筑,上面是歇山飞檐斗拱的汉式屋顶,金色宝瓶,绿色琉璃瓦,彩绘斗拱,赭红色边玛墙,红色墙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站在山门的抚拦前,可以看到山门外人山人海般的游客正在涌入寺院。进了山门就是寺前广场,广场上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入寺过门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来八塔,是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的宝塔。分别为:聚莲塔、菩提塔、多门塔、降魔塔、降凡塔、息诤塔、胜利塔、涅盘塔,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青砖砌面,四面是砖雕花卉和云纹角;白色圆型塔身,内有小龛,装经文;尖顶是圆锥螺纹形刹杆,有珠宝顶饰。这八塔由东向西象征佛祖从诞生、成佛、讲经、降魔、超度、息诤、祝寿、涅磐的八功德、八圆满。八塔一字连贯排列,气宇轩昂,庄严神圣。
随着客流进入山门对面的小金瓦殿,小金瓦殿因与塔尔寺核心建筑大金瓦殿有着同样的金色歇山顶且形制略小于大金瓦殿而得名。这个殿供奉着护法神,因此又名为护法神殿,是座两层楼的建筑。大殿神龛中供奉的是各种护法神像,它们护佑着寺庙的安宁。二楼回廊中陈设着许多熊、狼、牛、猴等野兽的标本,寓意世间各类走兽均可皈依佛法,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
来到小金瓦殿!就能看到寺院三绝之一的壁画,壁画用它丰富鲜艳的色彩、多姿的形象、高超娴熟的画技、别具一格的画面;在墙壁、布面、木板上动情的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在经过处理的洁白的墙上,打上底色绘制图案,最后上一层清漆的这种壁画叫壁面画。
壁画的巧妙不仅仅是风格精湛古朴、线条细腻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画面流畅舒展,而是它丰富鲜艳的色彩!这以天然矿物质再配以动物的胆汁调合而成的颜料,很轻易的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又无意间隐瞒了壁画的年龄。虽是一抹色彩却承受着余年的风雨变迁,沧海桑田。丝毫看不透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胜似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小金瓦殿旁有一座祈寿殿,这是一座小庭院,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柱头梁枋都饰以飞禽、走兽、花卉、文纹,院墙饰琉璃砖雕。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十六罗汉和四大金刚等塑像。院内菩提树浓荫蔽日。路过印经院,是寺院里面负责印经的地方,这也是一个独立的院落。
沿着观光大道往里走,绕过几道小巷子,就到了大金瓦殿,这是塔尔寺最主要也最古老的建筑。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汉语的意思为金瓦,故称为大金瓦殿。
大金瓦殿是以银塔为中心建造的三层重檐歇山式的庙堂,形成了砖塔包着菩提树、银塔包着砖塔、庙堂包着银塔的大金瓦殿格局。由塔而成寺,先塔后寺,这就是塔尔寺的来历。
绿墙金瓦,灿烂辉煌。大金瓦殿是该寺的主建筑,其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初建于公元年,后于公元年,用黄金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
进入大金瓦殿,正面的这幅匾额上书“梵教法幢”四个大字,听说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钦赐。塔前有大型酥油灯、各式法器和供品,周围的墙壁上满满的都是小佛龛。由于塔身被悬挂梁柱之间哈达、经幡、绣花帷幕层层环绕包裹,从正面几乎看不到银塔。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当盛大的宗教节日时,僧人们要在这里用酥油燃起成千盏灯,诵经祈祷,浓厚的宗教气氛会达到顶点。
殿里光线昏暗,千百盏酥油灯闪烁着淡红的火焰,焰苗投下斑驳的影子,恍惚迷离,幻若梦境。酥油味,经书味,供香味、粉脂味混杂在一起,浑浊、迷离、神秘,仿佛我们就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
在大金瓦殿后,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据说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每角由彩珠点缀,塔身缀满了珍珠,塔上有一龛,内供奉着宗喀巴大师金身:他左手拿着一本经书,右手拿一把宝剑。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殿内到处悬挂着精美的藏毯和唐卡(壁画),置身其中象进入一座珍宝馆,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美仑美奂。据史载:清康熙三十三年建“雍和宫”起,历朝的皇帝入宫后都指派一个太监去做喇嘛,叫“替僧”,每月吟诵几遍藏经,以此体现清朝皇帝对宗喀巴创建“善规派”功绩的肯定。
在塔尔寺流传着最神奇的说法:在塔内由宗喀巴肚脐滴血而生的那棵菩提树,现在仍然还在生长,殿外的百年菩提便是它古老枝丫的衍生,这样的说辞,更给古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的确,在殿墙外院子里,有一株生长了四百余年的菩提树,树干粗壮,树冠庞大,树皮粗糙,连裸露的树根都是盘根交错在一起,似乎在倾诉着这寺院久远绵长的沧桑历史。裸露在地面的菩提根,干瘪得令人心疼,它用自己残存的力量撑起一片婆娑和苍翠。它和大金瓦殿里诵经的喇嘛和跪拜的信徒一样,姿态肃穆,内心虔诚,年年站在这里,守护着这一方圣洁和安宁。
殿外门廊间整齐地摆放着巨大的经筒,黄铜制成的经筒,不断被人转动,发出“咣啷啷”,“咣啷啷”的声响。在藏民眼里,转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转经筒上印有六字真言,梵文读音为:嗡嘛呢叭咪哞。都说经筒里装满了经书和经文,转一次经筒就等于诵读了一遍经文,就等于接受了一次佛祖的亲吻和抚摸,不管你有多么深重的罪孽,都可以通过转动经筒借以救赎,使心灵抵达澄澈明净的境界。所以,凡转动经筒的信徒都是手转经轮,口诵筒上真言,心想佛训,他们坚信转经会减轻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可以解脱自己的轮回之苦。
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要数大经堂了。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其建筑面积近平米,是拥有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琳琅满目;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屋面装有铜制鎏金的金鹿法轮以及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整个大经堂更显得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威严豪华。
大经堂是僧人诵经学习进修的地方,这是土木结构藏式双层平顶建筑。屋顶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金碧辉煌,绚丽多彩。
大经堂由藏式棱柱分隔成很多小的开间,柱身上包裹着的图案精美的藏毯,僧人们就在柱间的这些藏式毯子上打坐念经。大经堂的三面墙壁上都布满了佛龛,有弥勒佛像,有观音,还有一尊镏金像,是已故的十世班禅。还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塔尔寺又一绝堆绣。堆绣分为两种:平面堆绣和立体堆绣。平面堆绣:是绘画与刺绣的巧妙结合。它既有绘画的色彩之鲜艳,又有刺绣的细腻之精巧,可以说将两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融合为了一件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宝。立体堆绣是浮雕与刺绣的完美结合,既有浮雕的立体质感又有刺绣的细腻之巧,可谓粗狂中显细腻,平凡中见绝妙的艺术奇葩!这堆绣之绝——绝于巧!
九间殿中间的佛像是佛祖释迦牟尼,两厢列侍的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些小神佛。这里还有文殊殿,供奉着文殊菩萨像,左右的协侍分别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殿中的几尊佛像面部线条丰满优美,在庄严中透出灵秀,是塔尔寺塑像艺术中的精品。
弥勒殿内供着弥勒佛像,这里的弥勒佛形象与汉传佛教的弥勒佛有很大的不同。
“社火院”九间殿前这个规模颇大的院子称为“社火院”,除了平时被寺中僧人用作“辩经”场所之外,每逢塔尔寺的重要宗教节日,还在这里跳大型宗教舞蹈。
在殿的四周,布幔围住的部分是藏传佛教中形态各异的护法金刚,正中的塑像是镀金的,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宗喀巴戴的黄色桃形帽,是黄教的标志。
小花寺又名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它已形成一个小型院落。正面为硫璃砖墙突出的小门,玲珑别致。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清洁优雅。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层层重叠,佛龛背景,雕木绘金。手工雕饰精湛细致,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结晶所在。其外形为二层代檐廊重檐歇山顶、屋顶四角翘起,斗拱精巧明快,犹如一幅优美的木雕画图。
步入酥油花馆。酥油花将雕塑艺术推向极致的酥油花雄踞“三绝”之首的宝座。关于酥油花的起源有个动听的传说。在公元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大昭寺发祈愿法会的一天夜里做了个怪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变为鲜花。梦醒后为了再现美妙的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了各种花卉树木,还有珍宝连同酥油灯一同供奉佛前。
酥油花的原料是从20斤牦牛牛奶或羊奶中反复搅拌后才能提炼出一斤黄白色的油脂。它的特性是:光滑细腻、可塑性极强,经过僧人灵巧之手虔诚之心的酥油仿佛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只用手指、指甲、小木棍这些极为简单的工具的灵巧之手却给予了酥油花之身形,而将双手插入冰水之中直到麻木的虔诚之心更赐予了酥油花之灵魂!
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酥油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佛国艺术的精华!蓓蕾初绽的酥油花芬芳馥郁。我们仿佛可以闻到那沁人肺腑、淡雅清新的花香。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我们仿佛听见它们在窃窃私语,从他们多情的眼神中仿佛可以读懂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雄伟壮丽、气宇轩昂的亭台楼阁,我们仿佛与佛国净土只有举步之遥,酥油花的绝妙让所有语言都失去了形容它的资格,这就是佛国的艺术、艺术的佛国!如果灵巧的双手、虔诚的心让佛国艺术绝于色、绝于巧、绝于真的话!那么乐观的信念、善良的心也一定会让您的人生绝于善、绝于美、绝于爱!酥油花之绝——绝于真!
西部山坡上有座“吉祥行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来塔尔寺驻锡的寝宫。有宫墙、五华门、牌坊等。吉祥行宫前有一系列的观景台,在观光台上可以俯瞰整个莲花山坳和塔尔寺。
塔尔寺是藏区非常有名的寺庙,但是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又名展佛节。展佛即请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一方面从保护的角度,防霉变和虫咬,更重要的是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对佛祖朝拜供养的一种特殊方式。佛像实际是一种特制的大唐卡,它是一种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
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磐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磐;通过晒佛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
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捶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晒佛仪式非常隆重,观众极多,蔚为壮观。
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没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然后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从山坡下一直铺放至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来参观的成千上万名群众面前,晒大佛也达到了最高潮。
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就要举行跳神,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是人神联欢的盛会。塔尔寺晒大佛时,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来参观,包括一些外国喇嘛和友人前来助兴。
塔尔寺以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悠久的历史,使广大佛门弟子心弛神往,虔诚参拜。同时以其浓重而神秘的宗教色彩,丰富而珍贵的艺术收藏,辉煌而奇特的宗教建筑,极大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此游览观光。
在塔尔寺内,时时可以闻到扑鼻而来的酥油气息,处处可以看到磕长头的虔诚朝拜者。在一些殿堂前,廊檐下,随处可见铺设在沿墙地面上的木板,每位朝拜者在木板上占用约半米宽、两米长的地方。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人的面前铺着一幅毯子或棉被,手上和膝盖上戴着各种材质的手套、护膝等护具,十分虔诚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尽管周围有许多游客,但他们如入无人之境,不敷衍不扭捏,一心一意在朝拜神圣。有些木板已经被朝拜者磨出了许多凹痕。
那朝拜者口中念诵“啊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后移至胸前,然后弯腰双膝跪下,双手着地,进而全身匍匐在地,双手向前伸直,额头轻叩地面,从而完成了一个叩长头的循环。朝拜信众虔诚之至,辛苦之至,令人感叹,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佛缘无性、万物有灵,塔尔寺信仰的灵魂若是留恋于大金瓦殿、则会让无数信徒僧侣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塔尔寺的艺术灵魂若是游走于佛国艺术,更会让世人麻木的心灵为之震撼—因为世人惊叹他们为“三绝”!用颜料盒画笔那无形的文字书写着历史沧桑的壁画是一绝,用刺绣与绘画那无声的对白演绎着民族智慧的堆绣也是一绝,用酥油和虔诚那无我的融合感悟着灵魂升华的酥油花更是一绝!
佛说:“五百年的善缘,方修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您与我如同缘分天空中的蒲公英一般短暂的相聚后,您将会扬起您远行的风帆,去那属于您远方孕育您光辉的未来。”看!灿烂的夕阳已经染红了天边的云朵。在历经数百年烟雨风霜的洗礼后,塔尔寺恰如一朵美与善的莲花,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壤的边缘、在宗喀的中间地带、在众多心灵的深处静静绽开。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雪域高原上飘逸的诵经声,雄浑而又空灵,像是洗涤又像是唤醒。伴随着沉重钟声,离开了塔尔寺,身后的声响仿佛是她在远远的送行。再见了,神秘而富有传奇故事的塔尔寺,内心沉痛的文明。于是我们不妨也转上一次经轮,献上一条哈达,双手合十祈祷,为昨天今天和明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