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资源 >> 正文 >> 正文

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她们以才华惊艳了时光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11/7

上回我们讲到了才气逼人的李清照,想必大家都十分欣喜中国有这样一位动人的海棠美人!那么今天就让小编继续带你走进茫茫的历史长河,探寻那些具有时代“美颜”的豪气女杰吧!

文成公主——最佳女外交官

外交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渠道。千年来,看过往王朝,婚姻多是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结交的政治手段,多少闺阁中的少女未尝看过山花烂漫,就迈入如履薄冰的政治战场。但却依旧有这样一位女子,愿意穿过八千里路云和月,去为难得的和平奉献自己。

她便是李雪雁——我们敬爱的文成公主,被藏族人民尊称为阿佳甲萨的汉族姑娘。松赞干布为了迎娶这位心爱的公主,也是经历过上门提亲、提亲失败、武力抗衡、再次提亲,过五难关的艰难过程的。最终唐太宗金口一应,伴着长长的和亲队伍,文成公主便从繁华的长安启程,走向那未知的雪域高原。

东边是肥沃的平原筑起的风景线,承载了文成公主童年的梦,少年的期许;西边却是陌生的环境、未曾涉足的高寒大地。和亲之情长,跋涉之路却更长。文成公主如今唯有手握母亲相授的日月宝镜,方可窥探一番遥远的家国。

可不该呀!为国之事,纵使是纤纤女子,也不可优柔寡断。于是她摔碎了手中的宝镜,决意前进,不再回头。或许是感动了天地,因此有了这样的记载,尽管以当前的眼光来看不太可信,在著名伏藏书《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如是言:“噶尔传令吐蕃千家万户说,文成公主具有神通,不知她将取道何方而来,故所有山川道路须通达无阻。”

文成公主入藏图

文成公主自幼聪明伶俐,学识渊博,信仰佛教。那么来到吐蕃之后,文成公主悉心辅佐松赞干布,使汉蕃之间有了进一步的友好交流。精通历算和堪舆的她也设计和协助修建了众多寺庙,其中较出名的有大昭寺和小昭寺。此后的佛教建筑可以看出汉藏文化元素具有了明显的结合。

大昭寺

并且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也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小昭寺

欣喜的松赞干布于是为她这位能干的妃子修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布达拉宫的前身,这份高原上的金坚情意。

当代的布达拉宫

可如此相濡以沫的姻缘却在松赞干布三十四岁那年戛然而止,面对离世的夫君,身处异乡的文成公主依旧选择挺立向前走。此后独自一人的三十年时光,她未曾荒废,而是继续坚守太宗皇帝要她帮助藏民、和好唐蕃的嘱咐,还有铭记松赞干布对她传播先进文明、造福吐蕃人民的希冀。

文成公主雕像

更重要的是,她已经爱上了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她无法割舍爱戴她的淳厚朴实的吐蕃人民,于是抱着满腔的热情,继续发展藏地,匡助佛法。

岁月如梭,公主也最后离开了。但深爱她的藏族人民修起了文成公主庙,尊称文成公主为绿度母——藏地的圣母。庙里的酥油香火至今依旧未曾断绝。

文成公主庙

而公主的生命之魂也早早融入在那千年不化的冰川中,流入了那滔滔不绝的雅鲁藏布江中。在雅砻江水围绕的高山峡谷中,那一片绿地平原的吐蕃藏王墓里,从此多了一位汉族女性的永年之宿,一位值得永远镌刻在华夏民族外交丰碑的优秀女外交官,我们的文成公主。

雅砻江

钟无艳——最不可貌相的女后

谈到钟无艳,必有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但实际在历史记载中,既没有夏迎春这号人物,也没有钟无艳这个名字……说到这,你或许疑惑了,电视上不都是这样演的吗?那小编只能说,大家知道的小九九还不够多!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各位读者一起还原这位独特女后的故事吧!

钟无艳原名为钟离春(战国人),齐无盐邑(今山东省东平县无盐)之女,又称“钟无盐”。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钟无艳”。

她是中国“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但到底有多“丑”?在刘向的《列女装》中如是记载:“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通“胸”),皮肤若漆。”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钟无艳额头、双眼均下凹显得黯淡发干,上下比例失调;她骨架很大,像个大壮的男人,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结,额头像臼(就是中间下陷),再且头发稀少,皮肤黑得像漆。

但就是这样外表看似不堪的女子,却有胆量向齐宣王自荐为后,莫不是自寻死路!毕竟当时的齐宣王后宫佳丽众多,夜夜笙歌,可以说尽收各色美女。区区一介丑女敢擅闯宫廷,还要当皇后,的确不可思议,不过这样的行为没有激怒齐宣王,反而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齐宣王决心召见她。

上殿觐见的钟无艳也并没有怯场,大胆指出了齐国的政治弊漏与齐宣王的不足。《列女传》中如此描述:“年四十,行嫁不售,自谒宣王,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曰:‘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此四殆也。’”可见钟无艳浓烈的爱国之心与锐利的政治眼光。

这一段话切实地打动了齐宣王,让他幡然醒悟,看到了这位女子的赤诚之心,更是看到了这个国家“落魄”的真实面貌!最终钟无艳如愿成为了齐宣王的后,成了这位王的明镜。为后多年,钟无艳从未放下警惕,而是继续建言献策,甚至是带兵征伐。

说到钟无艳上战场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齐宣王6年。当时燕国发生了内乱。燕太子向齐国求援。齐宣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救还是不救呢?此时还是上宾的孟轲认为子之篡国,于理不合,齐国理应出兵讨逆。钟无艳也同意了孟轲的意见。

于是,齐国开始征讨燕国。钟无艳也带着自己的女兵一起出战。由于钟无艳英勇善战,加上齐军上下齐心,仅仅用了大约50天的时间,燕国就剩下首都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座城市了。可见钟无艳不仅有政治才干,武力值也不容小觑。

其貌不扬的钟无艳

就是这样齐宣王在钟无艳的辅助下专心政治,外修内治,使齐国日益强大,为其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钟无艳,一介丑女子,掠去外表的不堪,她足够自信,不怕风雨,不怕闲言,一心为国。或许有人说齐宣王根本不爱她,只是利用她罢了。但回顾齐宣王时期的政治风采,他必定是心存敬佩的,因为眼前的钟无艳就是一个传奇,她创造出了一个新的非颜值即正义的“美颜”时期。

三个古代女性的故事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空,人祸的阻挠、分离的痛苦和相貌的无奈等等这些封建世俗和天公的横眉冷对,颠沛的人生看上去从未交织,但她们的聪慧才干与胆略最终却还是划破了时空的界限,共同刻写属于华夏女子史的重要一笔,留下了她们美丽的身影。

皮影画中带兵上阵的钟无艳

千年后的我们,再次翻开这一页,会动容,会欣喜,因为我们的故事也在交融。那些走在现代长廊的“李清照”、“文成公主”、“钟无艳”们,也正在义无反顾的创造着她们的人生舞台,纵使未有康庄大道,纵使前路灰暗!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薄凉,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给我们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