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滁州市博物馆馆藏汉带流甗形套合器为圜底无足之器,使用时须配合支脚或灶,釜腹部饰一圈凸棱的形制不仅可以方便捧拿,还可以扩大受热面积,稳定釜体,提高整体使用效率。釜、甑之间“十”字形箅孔、集液槽、导流孔、导流管、集流槽的环环相扣的功用,说明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热蒸汽循环持续利用的原理,具备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意识,反映了汉代青铜蒸煮器设计制作技术的进步,这对研究当时的饮食文化和宴饮文化很有帮助,其生活化的造型、古朴的美感以及原始蒸馏器的属性可以说是研究汉代青铜器铸造、手工业生产、汉代先民审美风尚乃至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汉代宴饮文化的盛行及追求长生享乐的社会风气,加剧了社会对酒和长生丹药的强烈渴求及研发进程。青铜器经历过夏商周三代的辉煌至汉代持续发展,社会已具备蒸馏器制造的技术水平及条件,原始的蒸馏器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既是青铜手工铸造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产物,也侧面反映了汉代贵族阶层追求物质享受及长生享乐的精神需求。本器设计巧妙,造型工整,制作精良,保存较好,充分体现了其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下分体釜底上的烟炱痕,表明其实用性和使用性。综上所述,推测该件器物应为西汉中晚期较高等级墓葬出土的贵族生前使用的日常器。
一、纹饰
汉代青铜器纹饰风格以简练朴素为主,多数器物为素面,不加任何纹饰。也有少数器物表面饰以简单的纹饰,但大多为弦纹。在饰有弦纹的器物上,通常有一组到四组不等的弦纹装饰在器物的口、颈及腹部等位置,其中以腹部装饰的弦纹居多。本器上部甑的上腹部平行饰三圈弦纹,弦纹似带状,中间一道弦纹凸出器表,上下两边较狭,呈现出弦纹的退化现象。这种弦纹在铸造要求上具有强筋的作用,兼能作为简单的装饰。这类具有实用意义的纹饰开始于战国末期,盛行于两汉,汉以后的青铜器较少发现,推测这种弦纹应是当时流行的标准式样。江苏盱眙汉墓出土的青铜洗和青铜簋都有类似弦纹,中间的弦纹也较粗,为西汉中晚期之物。云南昭通汉墓出土青铜甗上的弦纹变异为上下边极狭、中间较宽的带状。从以上各种弦纹的对比可知,此件器物的纹饰时代特征比较接近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汉代的青铜壶、钫、簋、甑大多饰有铺首,这是汉器装饰的特点,以上各种引用的材料中也屡见不鲜。但是铺首兽面的额顶和双角的做法颇有不同,通常有两角弯曲相向式的,有弯曲相背式的,有分支角形的,有连额顶呈“山”字形的。本器盖、甑与釜上均饰有一对形状相同的铺首,各衔一环。铺首整体造型接近于平面化,额顶相连呈“山”字形,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程式化的三山冠铺首衔环造型式样,既无下颚也无嘴,有刻画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且用夸大的鼻梁以衔环。此件铺首造型与年12月安徽省天长县(现天长市)城关镇祝涧村三角圩汉墓群M1出土的一件汉条状箅孔铜甗上的铺首造型相同。据有关研究,三角圩汉墓群M1为夫妻合葬墓,男主人名桓平,为汉广陵国厉王刘胥的谒者属官。谒者,古代官名,为国君或卿大夫侍从官员。公元前年,汉武帝刘邦改江都国为广陵国,封其子刘胥为广陵王。公元前54年,因诅咒汉宣帝之事东窗事发,刘胥自杀,封国被废,后谥曰厉。由此推测,滁州市博物馆的这件器物年代应不晚于西汉中晚期。这也与上述弦纹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互重叠与印证。
二、功用
通常研究器物的功能和用途,“除了要与(器物)形制本身必须是相适应的外,还必须参考文献典籍的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而此两种资料中,后者往往能够有助于验证或修正、补充根据前者所得到的认识”。囿于考古发现的匮乏和古代文献记载普遍滞后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将目光转向器物本身,根据器物的形制分析各个部位潜在的功能信息,结合同时代与之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器物对比,从而确定器物的功能属性。上文分析这件器物的形制时,笔者认为此件器物应为分体甗。分体甗作为一种炊器,其用于蒸煮食物的用途已成为业界共识。釜的底部有大片烟炱痕,表明曾多次使用过,日用品的属性也有了实际的印证。有学者研究认为,古代蒸馏器从结构上应具备或满足四个部分的功能,分别是釜体、甑体、冷凝和收集部分。
滁州市博物馆馆藏甗形器独立明确的四部分结构,充分说明了它具有蒸馏的功能。釜体即下分体,加热后可产生蒸汽。甑体即上分体,甑底部透孔,可用于蒸馏原材料的装载。釜体部分及甑体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属性显而易见。上分体甑外壁近底部有一短流口,流口朝下,内壁中有一圆形小孔洞与其相连,蒸馏时蒸汽挥发至盖壁遇冷凝结成滴液沿甑壁(即冷凝部分)流入集液槽,在槽中汇聚后顺孔洞流出器外,为冷凝液的流出通道即收集部分。结合同时代与之形制相似的器物,也能对其蒸馏器的功能属性得出肯定的结论。上海博物馆馆藏东汉蒸馏器(出土地点不详)和天长市博物馆馆藏安乐汉墓出土的一件青铜蒸馏器,形制与本器相似。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对馆藏东汉蒸馏器进行了模拟蒸馏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认为该件蒸馏器既可以蒸馏提取度数较高的烧酒,也可以提取某些固体如花露或者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结合器物结构与形态方面的研究,以及马承源先生实验考古的研究成果,笔者推测本件甗形器具备了蒸馏功能,应属于原始的蒸馏器。当然,对器物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尚需更多考古发现的支撑与验证。
三、器名
甗形器作为陶器或明器,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多有出土,但像滁州市博物馆这件形制比较特殊的青铜器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并不多见。对目前收集到的汉代上分体带流的青铜质地的甗形套合器进行梳理,发现形制相似的器物仅有件,上海博物馆⑧、柳州市博物馆和天长市博物馆各有1件。
这几件器物存在以下共性:时代都为汉代;器型都是上下套合,上甑带流,汇集滴液,流口朝下,有箅、集流槽和导流管,既可以蒸馏液体又可以蒸馏固体。由于同类型器物出土和文献记载较少,也不见该类青铜器的自铭,学者们对这类铜器的命名方式各有不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付琳老师在《甗形器研究》一文中将此类甑、釜相联,底部为釜而非三足器,须配合支脚或灶方可使用,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征的陶器统称为“甗形器”。
结语
基于铜甗是由陶甗演变而来的共识,结合本件器物的形制及功用,本文采用付琳老师的观点,认为应将此类上下套合的、青铜质地的、上甑带流的器物定名为带流甗形套合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