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期)
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之水,几乎每一滴都勾兑了醇美的绵绵酒香,不管是“莫笑农家腊酒浑”的百姓生活,还是“曲江流饮”的皇家盛宴,无酒不成席之说,早已是国人约定俗成的待客之道和事半功倍的社交手段,从而衍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酒文化。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酒文化,若做严格界定的话,应该叫做“白酒文化”。可在中国真正的烈性白酒诞生之前,诸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武二郎景阳冈打虎”所饮之物,基本就是软饮料了,随便一个柔弱女子也能喝上几大碗的醪糟而已。那这些醪糟之后的白酒又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史料记载,竟跟一位医术高明的道士和金熙宗有关!不过他发明白酒的过程很有意思,那么此神医教主,为何在金熙宗召见后,却成了中国烈性白酒的发明者?
这位神医教主或道士是谁?医术高明又和酒有什么关系?欲知详情,本期详解。
这位道士可不是一般的道士,是道教流派“太一道”的开山鼻祖萧抱珍。有关萧抱珍的发迹过程,得从北宋被金国灭亡之后的那段历史说起。
北宋灭亡后,北方汉民长期处于女真异族的野蛮统治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饱受离乱的人们急需新的宗教信仰作为保家活命、心灵慰藉的精神支柱。为了顺应和满足新环境下民众新的精神诉求,道教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流派如“全真道”等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被包括女真人、蒙古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默许和认可。
萧抱珍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于金熙宗天眷年间(年—年),在家乡河南卫州开创了道教新流派“太一道”,奉祀太一大神,以“老氏之学修身、巫祝之术御世”传习“太一三元法箓”,以“符咒露水”为民悬壶济世、医治顽疾、去厄求福。
萧抱珍医术非常神奇,被他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拜在门下的弟子也与日俱增,“远迩向风,受箓为徒者岁无虑千数”。
萧抱珍的太一庵堂人气暴涨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烦恼,那就是法律问题。
古代统治者历来对宗教限制非常严格,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传教布道,修建庙宇道观要持朝廷专门颁发的“观额”(庙观土地使用许可证和官方宗教法律许可证),所收门徒也得持有朝廷统一制式的“度牒”(僧道身份证)。起先从朝廷领来的度牒是按照规范格式印好但是空白的,由所在庙观填写门徒法号,主寺盖章(主寺印鉴早在领取观额时备案的)方有法律效力。假如《水浒传》中武松没有持有孙二娘做人肉包子那个头陀的度牒,行走江湖是寸步难行的。
但是无论“观额”也好、“度牒”也罢,都不是白送的,都是需要花费真金白银到朝廷去买的。而作为统治者,每逢天灾、饥荒、战乱之时,往往肆意提高观额度牒价格,增加配额,用所得额外收入,补贴朝廷开支。
萧抱珍所面临的苦恼就在于没有观额和度牒,他最早是在家中传道行医,基本上是分文不取,收入甚微,后来弟子们借用城外废弃的三清院遗址给他草草搭建了一个太一庵堂,但是终究属于非法传道和非法行医,一旦被朝廷追究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给自己的太一道获得合法的宗教身份,获取观额和度牒是必须的。萧抱珍决定亲自去京城走一趟。
他来到上京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由于没有人际关系,所带银两又十分有限,费了很大气力也没找到门路。眼看着银子将要花光,不想办法挣钱糊口不行了,他索性在东距上京城里的松峰山太虚洞(如今已是省内著名旅游景点)住了下来,一边炼丹制药,一边治病救人。
要说这位萧道爷还真的颇具商业头脑,“别看广告看疗效”,短短三个月时间,很多疑难杂症都在他那独一无二的“符咒露水”面前得以痊愈。他对求医者也基本不收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在世人面前介绍介绍自己、做做活广告。百姓们感其功德,“萧道人、萧神医”的名头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京城。而传到京城的结果,就连萧抱珍自己都没想到,那就是惊动了皇帝金熙宗。
话说熙宗的皇后得了一种怪病,宫内太医和萨满全都束手无策。皇后病体日益沉重,正在熙宗一筹莫展之际,忽传京东松峰山太虚洞来了位萧神医,有起死回生之术。熙宗即刻命人把萧抱珍请入皇宫,萧抱珍施展独门医技,“符咒露水”双管齐下,皇后竟然神奇般地痊愈了。
金熙宗大喜,得知萧抱珍是为购买观额度牒而来,便挥毫为他御笔亲题“太一万寿”之匾相赠,度牒一事更是小菜一碟、自然不在话下了。“皇统八年,熙宗诏萧抱珍赴阙,颇加礼敬,敕所居观额以‘太一万寿’四字。”
皇上御敕的观额,这还了得吗?金熙宗如此隆恩,感动得萧抱珍痛哭流涕,脑门儿磕出了葫芦娃。皇帝如此垂爱,“太一道”成为金朝国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萧抱珍回到松峰山,辗转反侧,思想斗争了几天之后,为了使“太一道”早日成为金朝国教,他最后决定放手一赌,把一件对于他甚至整个太一道来说最为珍贵的宝贝献给金熙宗,究竟是何宝贝?且往下看。
这个宝贝就是道士炼丹必备的工具——蒸馏器。
大家知道,古代道士炼丹,五金八石和水银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处理水银的时候,就是采用加热、蒸发、冷却、蒸馏的方法去除杂质、提高水银的纯度。
一个普普通通的铜制蒸馏器,怎么就成了宝贝进献皇帝呢?这也拿得出手?要揭开这个谜底,得先从萧抱珍那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符咒露水”说起。
萧抱珍能够医治各种疑难杂症,靠的是两招,一是“化灵符、念咒语”,这其实算不得他的独门秘技,大凡道士驱鬼医病都会用此一招。而他真正的独门绝技则是他的第二招:服“露水”。这里的露水可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晨露,而是一种通过加热蒸馏、冷却结露采集而成的“露药”。
要说“露药”的发明,也是天缘巧合。萧抱珍天资聪慧、颇爱钻研,时常搞些小发明、小实验什么的。一次,他突发奇想,把发酵好的成熟酒胚放进提纯水银的蒸馏器里,酒胚经过加温蒸发后,冷却凝结出来的露水晶莹剔透、芳香四溢,经过反复试验,竟然对很多杂症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便取名曰“露药”,其实就是高浓度的白酒。
酒最早是用来治病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记载了黄帝与中医始祖岐伯讨论酿酒和以酒治病的对话。时至今天,烈性白酒在医疗方面的使用始终存在,以酒搓身解决发烧问题依然十分奏效,服用中药多以酒做药引子,依然是提高药效的普遍做法。
更何况八百多年前的金朝,本属荒蛮落后之地,遇病多以巫师萨满施法驱魔为主,极少吃药,身体的抗药性几乎为零,高浓度白酒于外具有很强的消炎杀毒作用,对于溃烂痈疖等肤外病症肯定是有效的;于内具有活血驱寒的镇痛作用,对于胃痛、腹泻等内科急症也会起到一定效果。高浓度白酒的神奇功效,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所发挥的作用,肯定是超乎现代人想象的。
而萧抱珍偶然得到的“露药”绝对是一等一的专利产品,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信徒拜在太一道门下,让太一道成为金朝国教,实现自己宏伟的宗教理想,他把制作“露药”的宝器献给金熙宗,并当场实验,教会了熙宗如何制作“露药”的方法。他本想金熙宗会大大地褒奖他,没准立太一道为国教的梦想也可实现。可他万万没想到,金熙宗品尝了他的“露药”,再回头看看制作露药的原料之后,竟然做了如下决定:
“这哪里是什么露药?明明就是二次脱胎的酒嘛!”金熙宗并没有怀疑萧抱珍的法力,但对所谓的“露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嗜酒如命的皇帝随即决定建造“划时代”酒坊,他也颇为内行,深知“好酒必配佳泉”的道理,遂在上京东30里,水质甘甜、名曰玉泉的地方(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镇,现玉泉酒厂就建在金代酒坊遗址附近,出土金代蒸馏酒器,陈于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内)建造皇家酒坊,把萧抱珍送给他的宝贝按比例放大,不久便酿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锅蒸馏法高浓度白酒,解决了中国几千年解决不了的,如浓度低、浑浊、不耐储存等等酒的难题。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高浓度蒸馏酒历经八百多年的岁月沧桑而渐趋成熟,涌现了诸多享誉世界的名酒品牌,更为中国传统酒文化增添了更多的民族元素与浪漫色彩。
而“太一道”历经七代掌门,逐步走向没落,到了元朝泰定年间合并于全真教,从此宗教界再无太一道之名。
是什么原因让盛极一时的太一道走向没落?或许是因为“露药”已经不再是千金难求的圣药,而成了人人可饮的“烈酒”?太一道起死回生的医学神话因此而被打破?我们无需深究。但是作为一代宗教领袖的萧抱珍,不管他把蒸馏酒的专利传给金熙宗的动机如何,但他有意无意之间,对完善和促进中国传统酒文化,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都做了里程碑式的不朽贡献。
(文/说历史的女人·张问)
参考资料:
1:《卫辉府志·萧抱珍传》
2:《秋涧集》
3:《韩君碣铭》
4:《故太一二代度师先考韩君墓碣铭》:
5:《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碑》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