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策略从宏观层面为作品划定了艺术目标和文化走向,包含影片主题框架的构建、意象符号的选取、审美价值的取向等方面。
文化策略之于电影文化认同的建构,相当于回答了影像文本要建构何种文化认同,是基于文化对立亦或文化融合,个体认同亦或群体认同。
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化策略随着藏族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发展,以及创作者本人对藏文化的体悟不断更新,其落脚点从族群聚焦到个体再放宽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这个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中心化,破除以往被边缘化、奇观化的异族想象,总体性地确立藏族文化身份的主体地位。
去中心化,从族群层面的认同中去更深入挖掘具体的藏族人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情感轨迹和身份危机。
泛中心化,超越对于族群与个体、我族与他族的二元思考,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书写,以一种更具共同体思想的眼光重新审视藏族文化。
万玛才旦电影文化策略边缘化-中心化-去中心化-泛中心化的整个变迁过程,并非严格按部就班的迭代,更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一个反复曲折、螺旋上升的过程。
通过对万玛才旦作品文化策略及其变迁升级过程的研究,整体把握其文化认同建构的目标与走向。
第一节确立藏族影像主体地位
作为藏族导演“第一人”,万玛才旦以强烈的族群意识,自觉地从本民族的文化内部出发,寻找和探索藏族的文化主体性。
他以一种近乎抽离的文化自觉,审视着藏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现实处境与未来命运。
将这种审视的目光投射到影像中去,便呈现出一种重写民族性的策略应对,包括地域景观的文化重塑、宗教精神的深挖细掘、民俗活动的祛魅以及母语原声的述说。
01还原藏地:地域景观的重塑
以往藏族题材电影都倾向于将镜头对准广袤辽阔的雪域高原,巍峨的崇山峻岭,或者特写放大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等名胜景观,此类对藏区自然景观有选择性的呈现,实则是在地理学层面树立起了一个纯净化外之地的他者想象。
万玛才旦在电影中尽可能减少对西藏自然景观的展示,聚焦无人区、牧区、乡野这些不足为奇的高原赤地,且更倾向于突出其阴沉晦暗、荒芜崎岖的面貌。
《静静的嘛呢石》里小喇嘛和父亲回乡路上穿越的郊野,北风劲吹尘土飞扬,看上去生气寥寥,小喇嘛和爷爷一起为羊放生的山丘,也遍布着枯木和岩石。
通过削弱藏地自然风光在视觉层面的审美属性,还原人作为藏族电影叙事的主体地位,以此来确认藏族文化认同。
万玛才旦作品中对人文景观的选取和营造也秉持同样的思路,和藏族题材文艺作品紧密相连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地标建筑在万玛才旦的作品中退居为僧侣和藏民们口口相传的“缺席的在场”,只是贴在墙上以示虔诚的信仰的一种宗教文化符号。
万玛才旦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