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意义
虽说藏区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已经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到了拉萨的人,一般还是会震惊于其大街小巷遍布的茶馆数量,诧异于茶,在藏区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分量。
茶对高原的居民来说,如同粮食、水、火一样,每天都不能离开。这就注定了生活在风雪高原上的藏族等各族人民对茶的喜爱和嗜好。茶叶除了含有茶碱、起着溶解脂肪、消食化腻的作用外,还含有芳香油、咖啡因,起着兴奋大脑的作用,并能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血管等器官组织的功能。
茶,在藏族文化里具有不一样的特色,它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是他们生活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据老人们讲,藏族饮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文字记载历史只有一千多年。
茶之所以受到广大藏族人民的普遍喜爱,这是由于在藏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中,肉类和奶制品丰富,而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可以帮助消化这类高蛋白质的食物。此外,茶可以补充高原地区缺乏的蔬菜所能提供的维生素。藏族社会流传着赞普都松芒波结饮茶治病的故事,藏族人非常看重茶叶的药物功效,这也是茶成为藏族饮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
藏族地区熬茶,主要是清茶。熬茶时,包括酥油茶、奶茶和其它油茶,面茶等茶类都要放一点碱,加适度盐。藏族人民还有多种喝茶的习俗如炒茶,将酥油或菜子油在锅中烧化,放入少量糌粑和舂碎的核桃仁炒匀后,掺入清茶,煮沸后倒进酥油茶桶,加少许奶或奶粉,放入一两个鸡蛋舂捣均匀而饮。是款待贵客或产妇滋补的特制佳品。
西藏所饮用的茶早期通过茶马古道由邻近的川、滇地区输入。到宋时,两处开通茶马互市,进行大量的茶马贸易。明时,朝廷提供优惠的朝贡政策,西藏大批的僧俗前往中原内地进贡,只为得到朝廷赏赐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自此,茶马互市失去实际意义。到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藏族人开始在西藏本土海拔-米的地方种植茶树。这些区域包括:察隅、米林、洛隆等地,其中洛隆地区因其良好的气候,不但茶的产量大而且质量好。由于藏族对于茶的需求量大,自己所产的茶可谓供不应求。
品细茶和喝酥油茶、喝奶茶,自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前者盖碗小盅、量小,显得婉约儒雅。这种饮茶,并不只作为解渴的饮料,而同时被当作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心领色味香。饮茶成为藏族人民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更是成为友谊的象征。
以茶会友,以茶代酒、客来敬茶。后者无盖,碗大、量大,且显得豪放粗扩,酣畅痛快。在藏族地区有条件品细茶的人,几乎都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他们既喝高级酥油茶、高级奶茶、甜茶,也慢斟酌饮名贵的细茶。
甜茶
不同于内地茶馆的清饮为主,也不同于我们对西藏茶饮都是酥油茶的想象,真正像血管一样贯穿于拉萨这座城市,扎根于这座城市人心里的,却是一种甜茶馆。
甜茶,这种据说是上世纪初,由来藏的外国人,和出国留学的贵族子女共同普及开来的一种外来的茶饮方式,由奶、红茶和糖制作而成,如今已成为除家庭酥油茶之外,藏地百姓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日常饮品。
西藏人偏爱茶馆,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每天都坐满了茶客,有些茶客一呆就是一天。
人们也在这里交换信息,上到西藏大事,下到八卦资讯,你都能在这里了解到。
拉萨最有名甜茶馆
老光明茶馆(又名:光明商店餐馆)
坐标:拉萨市城关区钦古街5号
医院路,保留着这样一个土到掉渣的甜茶馆,这个满满年代风味的茶馆,是一张拉萨人百年来的记忆名片,它就是“光明茶馆”。院子大门上的招牌“光明商店餐馆”字迹斑驳,走进破旧的大门后,浓浓的怀旧气息袭来。
爱喝甜茶的人没有不知道“光明茶馆”的,因为“光明茶馆”在拉萨实在太出名了。其全名为“光明商店餐馆”,也叫“光明泽缀餐馆”。“泽缀”在藏语里是供销社的意思。
“光明茶馆”的前身是光明供销社,年供销社解散,身为经理的晋美心疼仓库里堆积的货品,一狠心,就把整个供销社盘了下来。“光明茶馆”用的茶、糖、奶都是原老供销社留下的,质量好、味道香,很受大家欢迎,一下子就把口碑树立起来了。即使卖完了,晋美大叔也坚持按原途径进货,为的是保证质量。
走进光明甜茶馆,人声鼎沸。一个小窗口买票,另一个小窗口取茶。票据上印的“泽缀茶馆”。
由于茶的质量好,大家慕名而来,可谓是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来到甜茶馆的人们随意自然,这里面有穿着藏装的老年人边喝茶边念经;也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喝茶聊天,侃侃而谈,尽情享受着各自悠闲自在的时光。
光明甜茶馆坚持传统的经营模式:自取找零。客人来到茶馆,自己找到座位坐下,到消毒柜中自取杯子,将钱放到桌子上,如果续杯需要找零,自己从桌子上提取。
斑驳的墙面上点缀着西藏传统配饰,地上的老木椅,已经被对月打磨的光滑。沾满茶垢的茶桌边,围坐着拉萨本地的居民。
人们在这里玩扑克、下象棋,还有一种叫“吉韧”的娱乐活动。
吉韧,藏族人的斯洛克,用手指直接弹击球子,规则与斯洛克相仿。
这是老光明茶馆最与众不同的一大民俗景观,本地民众席地而坐。轮到打骰子的人,无不口中念念有辞,用力扣下骰盅,似乎这样可以借助神力,扳倒对手。
几十年的老茶馆,并没有被时光所抛弃,而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山洞甜茶馆(又名:雪幼儿园茶馆)
坐标:布达拉宫西侧下方山洞内
每一个来到拉萨的人,几乎都来仰望过布达拉宫,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留意到布达拉宫西侧山脚的那个小小山洞,并有机缘走进去。
无法得知这个防空洞一样的隧道的具体由来,卖茶的小妹说这里开了四十余年。没有挂牌,没有菜单。这个开在游客最多的景点的茶馆,似乎无心招揽太多的客人,反倒成了最闹中取静的一方小小洞天。坐在茶馆一个多小时,门外如织的行人中,进来的几乎都是本地人。
门口买餐票,洞子的尽头是厨房。简单的桌椅沿着洞壁两侧一字排开。每一个进来的客人,无论选择坐在哪里,都必须走完这一条狭窄的小道,去递餐票,并接受所有人的注目礼。
甜茶都是大锅熬制好了之后,灌到壶里卖。价格论磅算,最小的1磅壶,4元一壶,2磅8元。
这个价格在拉萨各家茶馆似乎都已达成共识,差价最多5角钱。
一壶甜茶、一碗藏面,这是本地人一天的打开方式。而除了藏面,拉萨的甜茶馆几乎都有炸土豆、盖浇饭、凉面、泡菜,等等供应。生活化的甜茶馆,沾满了人间烟火。
仓姑寺茶馆
坐标:东孜苏路四巷
百度地图“仓姑寺茶馆”很容易被导航到仓姑寺去。但事实上,这个曾经与寺庙合二为一的茶馆,其实已经不知从何时分离出来到十几米之外的另外一个四合小院。
唯一不变的,是这里依旧保持的寺庙氛围,以及它的经营者——仓姑寺的女僧人们。
茶馆小院中间,正在劳作的女师傅们和排队买票的茶客。即使正在做着体力活,僧人的嘴里依然在喃喃念着经文。仓姑寺茶馆虽然不在人流如织的主干道,比较难找,来的也基本都是本地原住民。若有游客无意间“闯”入,定会惊喜异常。
仓姑寺茶馆最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还卖包子,有牦牛肉包子和素菜包子两种,据说是一绝。
茶馆的内部,都是跟寺庙一样的装饰。而对比同在大昭寺附近的鼎鼎有名的“光明甜茶馆”,少有人知晓的仓姑寺甜茶馆实在是难得的清净。
出来茶馆,十几米开外的林廓路上,就是真正的仓姑寺。据说这是拉萨城内唯一的一座尼姑寺庙,享有很高的声望。飞旋转的经筒,甜茶的味道,耳中的梵音,竟让人不想再挪动半步...
光明港琼甜茶馆
坐标:拉萨市城关区丹杰林路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光明茶馆,这里似乎永远都坐满了人。坐落在通往大昭寺的要道之上,即使不知道这里的人,走在离茶馆几米开外的地方,也能听到“嗡嗡”的人声,从而走进来一探究竟。
作为今天拉萨名气最大的一家甜茶馆,光明茶馆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而这个条件简陋,又人满为患的茶馆,被藏民戏称为“纸盒子茶馆”。六点多熬茶,八点钟开门。不用很久就坐满了人。本地人、外地人,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这里什么人都有。
这里的甜茶论杯卖,翻了若干次价格后的今天,一杯甜茶是8毛钱。
只要你杯子空了,桌上又放了足够的零钱,就有来回巡视的服务员给你的空杯自动加满,然后她自己拿钱找零。整个过程不需要双方说一句话。深入人心且约定俗成的老规矩。
光明港琼甜茶馆据说是年才从旧址搬到此处,分内外两个大堂空间,此为内堂。
卖望远镜的、卖旅行纪念品的、旅行社发名片的、乞讨者……络绎不绝穿梭在这个人气最旺的茶馆。
茶的分类:
香茶:是在清茶里放入炒熟后碾细的大蔴籽和少量酥油,用酥油茶桶舂捣均匀而成,芳香可口。
核桃酥油茶:是把舂碎的核桃仁与清茶水加酥油用酥油茶桶捣匀而喝,不失核桃的香味。
奶渣茶:是在清茶里放碎奶渣和少许糌粑煮沸喝。在旧时的上层社会中喜欢用磨成粉末的绿奶渣加放在甜茶、奶茶、酥油茶里饮用和用来待客。
面茶,是在清茶里放少量带麦的面煮沸喝,被认为是老人,病人和产妇的滋补茶。
牛油或羊油茶:将切碎的牛羊油在锅里熬化,加少许糌粑翻炒均匀,再掺入清茶煮沸喝。这种油茶能御寒充饥,为秋冬的饮料。
青油茶,性质与牛羊油茶相同,是农区缺茶时在秋冬代茶的饮料。
友情提示:如果你想去西藏,川西游玩的小伙伴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