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关西地区受欢迎、高人气的旅游城市,很多人都会想到京都。过去曾长时间作为日本首都存在的京都,有很多可以体验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地方,而比起京都,其邻居福井县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曾被评为“全日本游客最少的县”,不过也是正因为如此,这里受到现代旅游观光文化浪潮的影响较少,相对而言,这里的景色更加充满着历史和传统的魅力,其中以永平寺为之最。
永平寺,这所被群山绿荫环绕,自然环境极其优美的名刹古寺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也被称为曹洞宗的“大本山”。从京都搭乘电车过来,也才只需要1.5个小时,这是座聚集多间堂宇,对于日本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自年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遭遇过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建筑被毁以及复建,几经兴衰,历经重重艰难才延续至今。
永平寺其实是有两个含义的,一个是希望永远和平之意,二是取自于中国佛历后汉永平的年号,这主要是因为永平寺的开山祖师道元禅师,当年曾经在中国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求法,后面才返回日本建了这座永平寺。也因为如此,永平寺尊天童寺为祖庭,日本佛教电影《禅》就是以永平寺为背景讲述了开山祖师道元禅师入宋求法的经历。
永平寺是道元禅师于年开设的一座寺庙。道元禅师曾在比叡山延历寺学习天台宗的教义。但是他对延历寺所传授的教义感到强烈怀疑,遂亲自前往中国寻求正确、真正的“禅”。学成归国后回到日本,开创曹洞宗,并成为该派祖师、建立永平寺作为该宗的大本山,在福井县这块相对偏僻的土地上设立,也是为了与延历寺保持一定距离。
永平寺号称是“日本第一大刹”,整个寺庙占地33万平方米,寺院伽蓝按宋代明州禅寺格局七堂伽蓝建造,以七堂为中心大小70余间堂宇用回廊连接组成,与浙江宁波天童寺一脉相承,寺院的建筑被称为伽蓝,伽蓝的意思是僧侣修行的清净之地。禅宗寺院主要的伽蓝是法堂、大雄宝殿、僧堂、库院、山门、东司、浴室、被称为七堂伽蓝。其中僧堂、东司、浴室是修行必须要止语的三个重要场所,被称为“三默道场”。
山门在七堂伽蓝建筑中现存最为古老的建筑,建于年,远远看上去,就感觉非常熟悉,走进仔细一看,果不其然,的确是中国唐代式样的建筑风格,庄重大方,对称而不呆板,左右两侧是被称为佛教守护神的四大天王,楼上则是供奉五百罗汉的罗汉堂,据说每天永平寺的僧人们都会在罗汉堂诵经,颇有气势,可惜没见到。
沿着山门慢慢往里走,放眼望去,寺庙里的建筑好像都被苔藓、古松、白梅、红枫所包围,非常的幽静、祥和,来此参观的游客也大多是默默的参拜礼佛,让人也不由自主地也跟着放慢脚步,生怕打破这种宁静,现在永平寺里面有僧人余名,是日本寺院里僧人人数最多,以修行严酷著称的道场,被称为是“日本禅宗修行第一道场”。
位于七堂伽蓝中心位置的是大雄宝殿,这里是年改建,正中间供奉的是曹洞宗本尊释迦牟尼佛,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正上方悬挂“祈祷”匾额,寺庙中的僧人午晚课都在这里进行,祈愿世界和平,万民安乐。而在永平寺最高处的法堂,是每日的早课场所,正如正门悬挂的匾额‘法王法’所示,这里也是庙中方丈上堂说法的地方,大殿正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像。
因为永平寺大多僧人的住所是禁止游客进入的,所以我们只能去东司的伞松阁休息,这是年改建的,一楼是游客的休息室,二楼称为“绘天井之间”,面积平方米的天花板整体是由幅彩画组成,这些画是由位日本著名画家于年绘制的,非常的壮观,有时这里还会举办各种摄影展,很有意思。
不得不说,这里作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还是有原因的,连洗手间都看上去非常的厉害,正面更是供奉着“乌枢沙摩明王”(秽迹金刚),道元在他的著作《正法眼藏》里写道:上厕所也是修行,要按照规矩来进行。不过对于匆匆忙忙上洗手间的人来说,有的人还是会被吓了一大跳。
在永平寺的角落处,有一座叫做“寂光苑”的小屋,里面有道元出家时造像,一起远渡中国求法的恩师明全和尚墓塔,和中国天童寺如净禅师的墓塔,永平寺历代祖师的墓塔,以及祠堂殿的灵骨堂,由此可见,这里的确是从浙江宁波天童寺传去的道统,不过据我所知,如净禅师的墓塔好像是在浙江杭州西湖边的净慈禅寺,这里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衣冠墓塔。
永平寺三面环山,地处深山幽谷之中,自然环境极其优美静谧,而寺中辉煌炫丽,被安静的森林所环绕的宏伟建筑,营造出一种稳定祥和的氛围。不论悠闲地仔细看还是停下来观赏,都是可以的,但因为寺庙太大,不妨着重于拜观“法堂(或讲堂)”、“大雄宝殿”和“山门”,建筑本身和外头的装饰都是本次旅游的看点。
若碰上烟雨蒙蒙笼罩着永平寺之日,也别觉得雨天会坏了兴致。如同上面的照片,细雨是不是反而更增添一道美感呢?坐在佛堂一处聆听诵经,参拜阿弥陀佛时感受檀香弥漫,在这庄严的永平寺里,让心灵获得平静,不也是一种幸事吗?如果说让我来福井县只能选择去一个地方,我还是会选择来这里。
少年的旅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