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青城文脉九边第一泉横匾与玉泉井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3/12/12
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山门檐下,挂有一块横匾,上书“九边第一泉”,顶端还有“古无量寺”字样。这块木匾呈长方形,长约3.3米,宽1米,上刻行书字体遒劲俊逸,相传系由山西榆次人王用桓以棉花绑在木棍上蘸墨而书(称棉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匾内共书大字9个,小字长达字,史料和书法价值均很高。“九边第一泉”是指大召前街的玉泉井而言。何为九边?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太原)、固原北方九处为“九边”,九边第一泉就是说归化城之玉泉井,在九边众多井泉中是居首位的,是最好的。玉泉井共有井孔九眼,由南向北排列,北为井神庙,围以红墙,把井区分为两部分:墙内一眼,墙外八眼。玉泉井祠庙南端现存的一根青石柱上,刻有“源泉常混混”字样。据《辞源》解释:“混混,水流貌,或流浪声也。”过去,在归化城的景致当中,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一说,就是指此处而言。据《古丰识略》第八卷记载:玉泉井在无量寺(即大召寺)前街。俗传康熙皇帝平息噶尔丹叛乱,凯旋路过大召寺,“过此,马蹄踏地,有泉涌出,味清而甘,四时不竭,居民建神祠于其上。水侧流数步北汇为池,上盖巨石作井眼,寺前一带咸取汲焉”。因为传说是康熙帝御马踏出之泉,所以玉泉井又有“御泉井”之说。“九边第一泉”匾,是光绪二十九年(年)大召寺札萨克达喇嘛募缘修葺大召和玉泉井时,当地家商户集体向大召献的匾。清朝年间,大召前街是呼和浩特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据说,当时来大召寺玉泉井汲水者,从早晨到夜晚几乎无片刻休止,经常见各式各样的水桶排成长龙等候打水。夜深之后,则是各家茶馆、茶摊来汲水。不少人家安放两口水缸,一口盛放甜水(玉泉井水)饮用,一口盛放其他井水作洗涮用。谁家来了稀客,先要敬上玉泉井水泡的茶;妇女生育后,常用玉泉井水熬稀粥喝;朋友们聚餐喝酒多了,也要用玉泉井水泡茶用以解酒。甚至有玉泉井水能治百病之说。据井台上的石碑记载:清咸丰四年(年),御泉井“忽然倾颓坍塌”,各族民众、商人、喇嘛自动组织起来,“募化资财”“舍旧图新”“体经缔造,上下周围”“尽竭以石层垒而砌,以灰作浆而灌”,保证了“修葺完密”“坚而且固”。在这次修葺活动中,因护泉有功的茶座面铺“荣升源”“庆喜源”等字号也名噪一时,慕名前来饮茶者甚众。清冽甘甜的玉泉井给大召周边带来了繁荣,大召寺周围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摊因玉泉井而生意兴隆,每天要接待无数的茶客。随着玉泉井的名声越来越大,玉泉井周围的饭馆、酒肆、戏院、药店、旅馆等店铺也同时兴旺起来。在这里不仅有大的店铺,也有各式各样的小商摊贩,出售的东西从稀奇古玩到日用杂物、百货商品等样样俱全,小手工艺制造和小杂耍摊,也是应有尽有。在清代至解放初期,大召前街犹如宋朝汴梁的大相国寺街,来自各地的游客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一片“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的景象。来源:高培萱统筹/王文艳校读/张臻初审/王方终审/阿拉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