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翻译成汉语意为“青色的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南侧。内蒙古首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昭君出塞”的佳话便源于这里。
呼和浩特作为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自明朝末期至清朝中期几百年间,就曾出现过三次建庙的高潮,共建起喇嘛庙近处,再加上其余寺庙约有余座。如今寺庙古迹散布于塞外草原各处,组成了呼和浩特“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壮丽奇观,呼市更以“召城”之名而天下闻名,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召庙文化:僧众多,佛寺多,经塔多,雕塑多,壁画多等特点。
在藏经塔中所遗留的历代经卷以及多种文物,为后世的考古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更是珍贵的艺术品。五塔寺中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就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天文图直径.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
呼和浩特的主要景点有昭君墓、大召寺、五塔寺、哈素海、内蒙古博物馆等。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墓高33米,占地二十余亩,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称“青家”,古称“青家拥黛”,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ー。大召寺建于年,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蒙语俗称“伊克召”意为“大寺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藏传佛教寺院。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东南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高约16米,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不逊于北京大真觉寺五塔。
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位于呼和浩特西70千米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水面面积32平方千米,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生辉,这种水景放在南方也许不值一提,但是在草原上非常的难得。
内蒙古博物馆坐落在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年5月1日,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展厅大楼造型別致,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为自治区首府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藏品丰富,极具民族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