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有座藏传佛教寺院,名为大召无量寺。寺院门口,竖立一尊巨大的坐像。坐像上,用汉蒙两种文字刻有“阿拉坦汗”四字。
明万历七年,大召寺开始修建,次年建成。寺院创建者就是阿拉坦汗。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第17世孙,为蒙古族土默特部的杰出首领。他主政期间,与明朝亲善。蒙古牧民用牛马、毛皮换回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明隆庆五年,明朝政府举行仪式,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这就是改变了明朝与蒙古敌对态势的“隆庆和议”。此次封王仪式的地点,设在山西大同得胜堡。受封的阿拉坦汗,在汉语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俺答汗。
在这之前的明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明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善政的“开中法”。得地理之优势的晋商,瞅准机遇,纷纷北上走出“口外”“上至绸缎,下至葱蒜”,边地屯田,边贸贩运,或游走行商,或开店坐商,经营商品范围以粮油、棉布、茶叶、牲畜、皮毛、药材及日用杂货等为主,逐渐成为旅蒙商中的一支劲旅。
“隆庆和议”后,蒙汉两族边境贸易来往日趋紧密。明末清初,晋商捕捉到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顺势而为,寻机开辟出通往蒙俄的国际贸易通道——万里茶路。
11月19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大同。11月20日,采访团首站探访的就是“万里茶路”上的重要遗迹——长城关隘得胜堡。
军事要塞成“北都商埠”
明清时期,随着“开中法”的连续推行,商人“走口外”经商热度持续不断。
山势险峻、道路崎岖的雁门关,是扼守中原、屏障三晋的咽喉,也是晋商从“万里茶路”贩运茶叶前往蒙古大草原的唯一途径。
在雁门关黄花梁,有个名为“旗道地”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这里原来叫作“歧道地”,是商人走口外绕不开的地方。
有一个传说在黄花梁流传至今。走到黄花梁,眼前出现两条去蒙古大草原的道路:一条途经左云、右玉,去往“西口”——杀虎口;另一条经由大同、阳高、天镇去往“东口”——张家口。
面对两条不同线路,初次出“口外”的商人难以选择。于是,面朝家乡,背对两条不同方向的线路,往后扔一只鞋子,鞋尖冲哪边,就义无反顾朝哪边走。
“无论朝哪个方向走,只有少数人成为巨商大贾,大多数人还是靠种地务农、运输货物或者做点儿小本生意为生。不乏穷困潦倒、成为孤魂野鬼者。”11月18日下午,雁门关寒风刺骨,天空飘起了雪花,采访团随行专家田建说:“黄花梁歧道地不仅记载了运茶队伍的滚滚车龙,也见证了山西人‘走口外’的艰辛。”
从黄花梁歧道地前往张家口线路的商人,越过雁门关就一路朝北来到大同。
胡服骑射、白登和亲、北魏改制、辽金融合、隆庆和议……熟知历史者不难发现,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历史事件,均与大同有关。
作为农耕业与游牧业的天然分界线,北魏都城大同既是农耕与游牧文化碰撞和交融地,也是东西丝绸之路和南北万里茶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大同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马维平表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同特殊的多民族共居的民族结构,也让它形成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交相融、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特殊文化环境。这些历史事件缓和了民族矛盾,密切了民族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多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元五世纪,当时被称为“平城”的大同作为丝绸之路东起点,与中西亚有密切的商贸、文化交流。
明代,“开中法”在大同最早推行实施,实现了隆庆和议。瞅准机会的晋商迅速参与到明代茶马互市的民族贸易。
明清交替之际,随着军事职能的减弱,大同实现了由边境变腹地、军镇变府县的历史性转变,凸显出“北都商埠”的作用。从此,这座茶马互市的民族贸易中心变身为“万里茶路”上中蒙俄国际贸易节点,并成为当时晋商经营俄蒙贸易的内陆中转站。
据粗略统计:清朝年间,大同城乡各地开设过的字号超过家。其中,清乾隆三十九年,大同仅当铺就有户。其他各类商号不光开设于城镇,乡村之间也字号繁多,布行、粮行、杂货行、皮行、缸行、钱当行、铁器行、木业行、柳编行等经营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的各行业也司空见惯。
大同各地寺庙现存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各类碑记石刻上,记载了数千家有能力资助重修寺庙的字号店名及其捐款数,其中就有山西榆次常家设在安化、大同的茶叶分庄“兴隆茂”,山西祁县乔家著名茶票号“大德兴”“谦和成”,祁县渠家的著名票号“存義公”,祁县乔家的著名票号“复盛店”等晋商商号。
显然,晋商的蒙俄跨国贸易,不仅为大同带来商业发展契机,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发展。毋庸置疑,这一时期是晋商崛起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可以说大同是明清时期晋商崛起的策源地。
长城关隘得胜堡前话今昔
11月20日上午,采访团一行前往地处大同北部的新荣区采访。沿途,隔着车窗,大家被眼前延绵起伏的长城壮观景象所吸引。
作为明代九边重镇大同的北部门户,新荣境内筑有“大边”“二边”两条长城防线,全长.5公里,著名的“边墙五堡”“塞外四堡”以12.5公里的堡距分布在两条长城之内侧,形成蜿蜒起伏、堡台相望,烽堠延绵的巍峨景象。
“边墙五堡”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包括新荣区内的镇河堡、镇虏堡、宏赐堡、镇川堡以及阳高县的镇边堡。其中位于五堡中心位置的宏赐堡规模最大。而“塞外四堡”是指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
11时30分,采访团在得胜堡前,等候到新荣区委融媒体中心主任张选、副主任陈荣烨。
作为长城上的军事城堡,得胜堡虽无八达岭长城雄伟,但其气势恢宏壮的观景象足以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视觉上的冲击。
据陈荣烨介绍:得胜堡地处堡子湾乡得胜堡村,其周边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了由得胜堡、镇羌堡、市场堡和得胜口在内的“三堡一口”,构成了国内罕见的古堡群落,凸显了边关重地的地位。
得胜堡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5年后重修,为黄土夯筑城堡。明万历二年石砌砖包。堡周长丈,高3丈8尺,墙体厚2丈多,军事防御意味明显,是明代大同以北重要的边关重镇。
堡门门洞上有砖雕垂花门罩,镶嵌“保障”二字匾额,背面匾额为“得胜”,落款为“明万历丙午岁(明万历三十四年)秋吉旦立”。
“现在村里人少了,原来村里有四五千口人。”66岁的邢润所是住在得胜堡内的村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朝堡的北方望去:“长城北面就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的丰镇市,距村里也就五六里地。”
沿着得胜堡的中轴线向北前行,有一座砖券拱形四门相通的玉皇阁。
陈荣烨说,玉皇阁原为二层建筑,上部原有木质阁楼,现仅存阁楼底部。四面相同的阁楼门楣上方东、南、西、北面,分别石刻“护国”“雄藩”“保民”“镇朔”。
登上玉皇阁,环顾四周,一览无遗:中蒙俄国际铁路专线中的组成部分——京包铁路、国道及大准铁路线交汇于此,来往的车辆和列车,在空旷无际的大地上平稳行进……
眼前宁静、祥和的塞外风情,思绪不禁穿越到年前发生在得胜堡的一幕!
明隆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明廷在得胜堡举行隆重授封仪式,即“隆庆和议”。
据史料记载:“当是时,得胜堡外九里建棚,棚长阔各三丈”“厅用兰布五十匹,红布二十匹,席五十领,彩厅四个,彩旗二十对”,庭设黄帏。
当日,明廷钦差大臣及大同各路官员将受封的俺答诸人“大张旗鼓”迎进棚内。钦差大臣宣读圣旨:“封俺答为顺义王,赐金印一方,赏大红五彩蟒衣一袭,彩缎八里表”,封俺答妾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就在这年的五月,在“汉鞑两利”的原则下,“马市”在得胜堡开市。
作为明朝边境的军事机构,蒙汉贸易不可能是在得胜堡内交易。
得胜堡“马市”是由得胜堡、市场堡、得胜口及南北致远店等建筑群组成。与宏赐堡、镇羌堡成犄角之势。各个区域分工明确,各自发挥相应功能。
明万历三十四年,经过3年多的扩建,得胜堡由北向南建有标志性建筑神武阁、玉皇阁、木牌楼、菩萨阁、城阁等,同时建有新军营房间,瓮城、月城以及长十余丈、高一丈五尺的照壁各一处。
如今,除得胜堡及玉皇阁外,其他建筑均已不存。据史料记载,在玉皇阁偏东为参将府,府周建有火药库、制弹房、新营房、箭岛等,曾住正三品参将一员、名士兵,马、骡匹(头),负责本堡及所辖七堡一营的长城军事防御事务;玉皇阁西设有一座文衙,内住朝廷七品命官,负责处理堡内居民日常事务。
此外,堡内置五百斤重的“大将军”炮一门,二百斤重的铁炮十八门,“牛腿炮”若干门,所用兵器应有尽有。
由此可以看出,在明代,得胜堡不仅是重要的军事边堡,也是明代建筑规模最大、互市级别最高、交易数额最大的“马市”。
市场堡谐音“四城堡”,俗称“马市堡”,建于明隆庆五年,显然是“隆庆和议”后取得的果实。
市场堡地处得胜堡东北的0.5公里处,与镇羌堡、得胜堡构成一个品字形的防御体系。城堡原有的砖石、堡门及马市楼等现已不存,只剩一座脱落了的黄土堡围。现存堡围高二丈五尺,周长多米,呈方形,石砌砖包,有垛口等设施。
因为只是当时官方举办大型茶马互市交易的中心市场,如今市场堡内空旷无屋。
眼前的寂静,让人很难联想出当时“开市”时的热闹场景。
由明朝都御史王士琦所辑的《三云筹俎考》中,对得胜堡开市日的情形有过表述:卯时闻得胜堡晨钟开启城门,寓居南、北致远店的商人便云集市场,进行交易。
得胜口与得胜堡相距2公里,南、北致远店是得胜堡“马市”的配套餐饮住宿设施。
“隆庆和议”后,明朝在得胜口修建了城台、马市楼、街市、紫塞阁、北致远店、南致远店以及庙宇、戏台等。
如今的得胜口,仅剩黄土夯筑的城垛。陈荣烨说,“北致远店”在北门外依山而建,占地10余亩,有房20余间,是专供蒙古商人旅居的。入口东侧有一高一低两个建筑物,即为关口马市楼,它既是开设马市的标志,亦是驻口最高长官办公之所,原建有阁楼、吊桥等,现只剩两座黄土夯筑的墩台。
由口向南原有一条宽阔的南北大街,“南京罗缎铺、杭州绸缎铺、潞洲锻铺、临清帛铺及绒线铺、杂货铺等,延长四、五里许”应有尽有,是得胜口最繁华的街市。
南北大街上原有座紫塞阁,上建楼阁,下开四门,构成封闭式的四条大街,北门与得胜口相通,东门与镇羌堡相望,西门与市场堡相连,南门则通往专供南方汉族商人居住的占地40余亩、有房屋余间的“南致远店”。
据说,南、北致远店最初均由一个名为郝树平的人所开。上世纪70年代末,南、北致远店被夷为平地,成为附近农户的耕地。
沿路从得胜口徒步往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山西晚报记者看到路西仍残存着几堵黄土夯实的低矮土墙,大致形成方形屋状,也许是当时北致远店的遗迹吧?
“官市”之后又开“民市”
“隆庆和议”后的首次马市交易规模很大,影响空前,由此引发新平堡、守口堡等“马市”的相继开设。
马市上交易的商品有啥?陈荣烨说:“简单的说,就是烟酒糖布茶,牛羊骆驼马。”
在《明实录》中可以看到官方对双方交易情况的文字记载:“宣大总督王崇古报,北虏互市事竣,大同得胜堡自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十四日,官市顺义王俺答部马千三百七十匹,价万五百四十五两;私市马、骡、驴、牛、羊六千,抚赏费九百八十一两,新平堡七月初三至十四日官市黄台吉、摆腰、兀慎部马七百二十六匹,价四千二百五十三两;私市马、骡、牛、羊三千,抚赏费五百六十一两……”
据史料记载:这些被称之为“官市”的马市,一般是每年一次,或每年春秋各一次,每次3天至15天,主要经营的商品是以内地的丝织品、茶叶等生活和生产资料换取蒙古各部的马匹、皮毛等畜牧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由政府主管,有固定的地点,确定的时间,属于定期、定额的贸易活动,制度严,具体入市交易手续特别繁杂。
从得胜堡可以看出当时“官市”开市时的“盛况”:蒙古方与明廷各派文武官员带领兵丁总理监督市场事务。蒙古派人驻边外,明廷派人驻市场。市毕,明廷发给守市人一定的赏赐。官市交易额很大,仅大同镇每年规定易马数量均为14匹,实际每年易马总数都在两万匹以上。
由于官市主要是在明朝政府与蒙族领主之间进行,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农牧民及各地商人的要求。
为顺应需求,明隆庆六年,明朝又沿边开设了宁虏堡、灭胡堡、云石堡、迎恩堡、杀胡堡等11处“民市”,使大同长城成为“中三边”马市最多的地方。
总而言之,“隆庆和议”之后,给长城沿线蒙汉两族带来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广泛的交流,和平互市让大同成为塞北紧密联结江南经济的腹心地带,带动了运河沿线商业城镇的勃兴,极大地改善了明蒙人民的生活,不仅维系了明蒙边疆数十年的和平,还为清初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在《圣武记》中所言:“高拱、张居正、王崇古等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于今受其赐。”
便行桥和怀德桥的不凡历史
在长城沿线上,张家口被称为“东口”,杀虎口被称为“西口”。
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就是以大同为出发点和基准点而言的,称居于长城中段的大同得胜口为“中口”,是有道理的。清初,“西口”杀虎口监督署署下大关总局辖得胜口分局所在地,就设在得胜口。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山西8处明代长城重点段名列其中,而位于天镇县逮家湾镇李二口村的明长城李二口段位居榜首。
距李二口不远处,就是新平镇,历史上著名的新平堡马市就设在镇上的新平堡村。
新平镇为山西最北端的乡镇。新平堡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土筑,明隆庆六年砖包。据介绍,堡址平面呈方形,边长约米。
从现存的堡北门进入,古商铺沿街两侧而立。在堡的南端,是一座三层重檐歇山顶式砖木的玉皇阁,砖券拱形门洞,四门相通,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比得胜堡玉皇阁早建13年。
在新平堡村边,距一黄土砌筑墩台不远处的草丛中,有块约1米见方的砂石质方石。方石上雕刻着一个立体圆形俯莲图案,中间有圆形粗孔,其下端刻有“马市口千总张锦钰创建”字样。
据大同学者推断,这块方石应当是驻扎在马市周边的明朝军队使用的旗杆座石。随着时间的流逝,旗杆石孔上长出了荒草,给人留下岁月沧桑之感。
新平堡是历史上的“马市”,距长城东侧一公里处,是因明代设置马市而逐渐形成的村落。据史料记载,新平堡内驻参将、守备各1员,中军、千把总7员,旗军名,马、骡匹(头)。显然,在新平堡设立马市,与堡内驻军兵力较强有关,是明朝官员的戒备心理使然。
新平堡马市是隆庆和议后在大同设置的三处官办马市之一。清初,新平堡为杀虎口监督署署下大关总局辖新平口分局所在地。
明末清初,随着茶马交易规模日趋扩大,晋商茶贸活动逐渐深入蒙俄市场,茶货贸易线路以大同为必经中转枢纽,然后向北、西北、东北延伸。
当时,其中一条茶贸路线为:大同府城——大同县(现云州区)四十里铺——天镇县张西河便行桥——新平堡至张家口,与张库大道相衔接,然后出关前往蒙俄境内。这条线路是晋商万里茶道主要干道之一。
便行桥位于天镇县张西河乡大桥村,原为清康熙元年所建,是大同通往张家口的必经之路。由于屡次被洪水冲毁,所以又多次重修。
便行桥是单孔石桥,为东西走向,重建时为清咸丰十年。桥体南侧桥洞上有“便行桥”石匾。桥面上铺就的青石,光滑平整,桥身长43米、高9.33米。有意思的是,石券桥洞高目测约2.5米,宽不足2米。与高大的桥身相比,桥洞显得非常“娇小”。
关于这座桥,还在当地流传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张西河乡党委书记荆云东介绍:清咸丰年间,与大桥村相邻的古前堡镇水桶寺村,39岁的曹弼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给常年生病的母亲祈福增寿,他出资修建这座石桥。这座桥廊南北共有41个造型各异的石狮,南面21个,北面20个。“这座桥修好时,曹弼已经42岁。按照原来的想法,石桥两侧应当分别为21个。可是,现在石桥上的石狮,北面比南面少一个,而且站在桥的中央,南北两端的石狮,全部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将‘目光’向中间汇聚,意为给母亲增寿。”荆云东说,也许是曹弼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他的母亲寿终时88岁。
便行桥的畅通,为大同前往张家口的茶商提供了便利。
年,在大同云冈区高山镇高山村,从抬高的河床上,当地人“拯救”出一座古桥。
高山村地处高山古城遗址。如今,在古城瓮城南墙门有“靖宁门”石匾,城堡顶部中央立面砖雕斗拱、垂柱、花饰基本保存完整。而“怀德桥”就在城堡的西边。
年10月17日,被人遗忘的“怀德桥”重见天日。“由于河床的抬高,桥体被泥沙所覆盖,仅露出桥面、桥栏。”大同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都协会副会长马维平说,经过清淤保护和修缮,怀德桥恢复了昔日风采。
“怀德桥”是一座单孔拱式石桥,为东西走向,桥洞上有“怀德桥”石匾。石桥上的青石板凸凹不平,车辙、蹄痕清晰可辨,不禁让人怀想当时商道上的繁忙景象。
令人惊异的是,在石桥桥洞下的石头券顶上,竟然有一只大大“右手五指印”。站在桥下仰头望去,这只“手印”对石桥似有托举之意。
石桥建于什么年代,也是个谜。
据说,在石桥附近曾经发现两通残缺石碑。从石碑现存文字得出结论,怀德石桥修筑或修缮于清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间。
令人惊叹的是,在发现的一通功德碑上所记述的募捐人名,主要是归化(今呼和浩特)、大同、左云三地的商人,尤以归化城的商人居多。其中,有熟知的晋商老字号大盛魁、元盛德。
随团专家田建分析,商人捐款修筑石桥,除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其利益有很大的直接关系,贩运货物经常途经此桥的商人,捐款自然要比其他商人多。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雁门关,在现存的《重修雁门关道路布施碑》等9通石碑中,其中6通刻有家来自张家口的晋商商号。
从东面来的客商,经怀德桥一路往西,就到了右玉的杀虎口。
如此说来,位于高山镇的怀德桥,就成为大同通过“西口”杀虎口,前往内蒙古归化城,穿越蒙俄到恰克图的“必经之桥”,与天镇县通往“东口”——张家口的便行桥,在万里茶道上发挥着“殊途同归”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山西晚报记者李吉毅
(责编:褚嘉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