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中部,屹立着一座古老而开放的草原都市。当巍巍阴山与滔滔黄河在莽莽神州相遇,草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携手相融,孕育出璀璨的草原明珠——呼和浩特。
作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和全国45个公路总枢纽城市之一,呼和浩特不仅是我国连接东北、华北与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向俄蒙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确立呼包银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更是一座包容开放的现代化草原丝绸之路枢纽城市。
循着历史的脉络回望,早在70万年前,人类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窑文化”遗址,伴随着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序幕。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设云中郡推行“胡服骑射”到明万历三年,阿拉坦汗携妻三娘子用青砖建城“库库和屯”,再到年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千百年来,这座凝炼了万千史诗般厚重的古城,在华夏南北文化之融合中崛起,在欧亚东西文明之融通中繁荣。在这片1.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汉、回、满等42个民族、万儿女,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用勇敢与智慧开启了历史,用勤劳与坚韧开创着未来。
10:00幸福青城和谐宜居
岁月更迭,站在昨天和今天的连接点上远眺,呼和浩特已发展成为一座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现代化都市。光芒的背后,民意是最稳定的支撑,信心是最耀眼的灯塔。
坚持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城市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城市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工程顺利推进,综合管廊有序实施,呼和浩特建成区面积由年的9平方公里扩展到平方公里,全市活力木总蓄量多万立方米,森林面积近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平方米。市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达所,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44.5万人。已基本形成以市馆为龙头、旗县区馆为重点、乡镇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室为前沿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这里云集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4万人;拥有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疗资源,是全区教育、文化、医疗中心。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呼和浩特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坚持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在首府打响——“厨房革命”让百姓吃的更放心;建筑渣土改造的山体公园变“垃圾围城”为“绿色护城”;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在城市“后花园”构筑起一道“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呼和浩特四次走上“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的领奖台,群众在城市发展中体会着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魅力青城魂牵梦绕
有人说,喜欢一座城市会有无数个理由,一种美味小吃,一处别致风景,甚至是一个善意微笑……
呼和浩特文化多样、内涵深厚。太平鼓舞、双墙秧歌、剪纸柜画、满蒙婚俗、民间社火等传统舞蹈,以及传承千年的戏剧、曲艺等,描绘出一幅幅民俗民风、民族民韵的动人画面。金碧辉煌的大召寺和席力图召、独具风格的五塔寺、乌素图召等构成了“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的历史奇观,让呼和浩特有了“召城”的美誉。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服装服饰节,以及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聚焦全球目光、吸引八方宾朋……
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戏雪,走进这座草原都市,有过文人笔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和“金戈铁马入梦来”的豪迈,更有“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的眷恋。在这里,无论是被称为“塞外西湖”的哈素海、中国十大峡谷之一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城中万亩草原呼和塔拉、以史为魂的经典园林成吉思汗公园,耸立于城市东郊的万部华严经塔,还是规模宏大造型独特的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科技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等现代景观建筑,都在日月变幻中见证着呼和浩特的沧海桑田……
岁月如歌,呼和浩特将在时光隧道中不断筑起发展成就的大厦,各级干部群众将一如既往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进。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冯燕平)
校对:梁婧姝
审核:刘军
编委: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