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2017国庆初次入藏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2/8/30

开篇

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行程安排都要考虑的应对方案,不敢轻易走环线在高海拔区停留,只能以拉萨为大本营,在拉萨的辐射网内寻找可当日往返的景点。

9/30-10/2坐上了火车去拉萨

去高原,谁都担心高原反应。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是不要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跟着天路上的列车,一路欣赏美景,向西藏出发。这趟绿皮车历时50多个小时,广州-西宁段是普通列车。西宁站所有乘客下车换乘有供氧装置的列车。到了青海,有个别乘客开始高反吸氧。供养管插在鼻孔的样子,到了西藏也无奈吧。进藏后,在那曲地区,有轻微高反,轻微头痛。倒是能让你好好的睡一觉。一觉醒来一切又恢复原样。几乎所有乘客,进入甘肃后就开始兴奋,不想错过沿途的西部景观,大家都举着手机、相机,发出惊叹,卡擦卡擦留住沿途的风景。越往西进,温度越低。前半程大家都是夏天,后半程已经混乱了。有夏,有秋,有冬。沿途停靠的车站,大家也会下去踩踩陌生的土地,购买日常补给。一路上,只有青海段出现雨天。海拔越高,阳光挥洒得越恣意。快到拉萨,大家的穿着开始换季。基本都往冬天靠,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我看着车外刺眼的阳光,放佛听到他在传达,没有入冬,没有入冬。毕竟是未知的世界,虽有犹豫,还是尽量把自己装扮成秋天的模样。下了车,果不出所料。秋天的装束,还算过得去。那些戴着编织防寒帽的,穿着冬大衣的,在火辣辣的阳光对比下,好不滑稽。此时最适合你的是墨镜,遮阳帽,还有那些夏天花枝招展的裙子。外加美丽的心情。

沱沱河。隔着车窗玻璃,每看到一景,都有无数的相机咔擦咔擦的按下快门。

盐碱地

雪山。最让一车人振奋的就是远处的雪山,和山下成群的牛羊马儿。

10/2抵达拉萨

第一眼的高原,近,近,近。太阳近在咫尺,蓝天白云触手可及。白云似一个生命体,他们总是低低的垂挂在有群山的地方,利用太阳光,把身影投射到山顶上,天和地就这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洁白无瑕的云,像偷下凡间的仙女,这屹立不倒的山,像痴情等待的情郎。高山云影层出不穷,即使走在高速上,也不能安分。被眼前呈现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折服。看那云,舒适的躺在山顶上,腾云驾雾仿佛唾手可得。真想一鼓作气飞奔到山顶上,让自己的身影消失在云端。想问天有多高?三千海拔的差距,就可以离天空这么近。有人说,去高原要缓几天才能洗澡。有人说,去高原要步履缓慢,有人说,去高原要提前服用抗高反药物。50多个小时车程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拉萨是个洁净的城市,在洁净的天空笼罩下,很舒适。兴奋的你只想活蹦乱跳大步向前。至于抗高反药物,一同事从成都往拉萨自驾,在稻城亚丁附近已经高反了。他把高反原因归咎于服药周期过短。我们此行两人,一人记性差断断续续服了不到一星期的量,一人完全没有服用。两个人在高原上感觉跟低原没什么两样。不服药的原因:一讨厌药物。二两个人有照应,一人高反还有另一个人扛着。三自信。夏天经常游泳的人,高反可能性不大。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毕竟是气压差距很大的两个世界,完全没变化是不可能的。从低原带去的食品随着海拔升高慢慢的鼓起来了。在高原上买的低原产的食品也是鼓鼓的。你再把它带回低原,它又瘪下去了。如果你带了奶粉之类的粉末状物品,千万不要喷到自己一脸粉末。

10/3羊卓雍错

离拉萨两小时车程,当天往返不是问题。前半段路况较好,后半段到达山脚下,开始攀爬盘山公路。从地图上看,这段路弯弯曲曲,第一眼就给它取名小肚鸡肠。前半段只是在各山岭间穿梭,到了后半段,到达主峰下,Z字形的盘山公路不断往山顶盘绕。走这种榜山险路,心跳加速,腿抖发软。特别是转弯的时候,更是吓出一身冷汗。眼看车就要冲出路面,此时如不及时打方向,车与人要葬身山谷。冬天积雪的路面简直就是拿生命在开玩笑。在山顶往身后眺望,美不胜收,灰色的山脉,傲骨嶙峋,此时真正领会什么是江山如画。翻越五千海拔的甘巴拉山口,一条翠蓝色的绸带映入眼帘。与天空的蓝相比,它是鲜嫩翠亮的蓝,晶莹剔透。让你困惑它的蓝色因何而来。四面灰黄色的群山环绕,羊卓雍错静静的躺在群山的怀抱里。成群的白色云朵贴着群山,低压压的身影遮挡着湖面。远处白皑皑的雪峰带你进入另一种佳境。然而这里看到的湖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羊卓雍错洋洋洒洒散落在山间,顺着山谷蜿蜒。顺着山路往下,可以到达湖边,与这条蓝绸带亲密接触。来到湖边,你会有另一个困惑。从岸边往湖中移,湖水由自然色渐渐的过渡到蓝色。靠岸的湖水明明清澈见底,越往湖中,颜色越蓝。这又是因何而起?公路继续沿着湖边延伸,并没有看到尽头。也许,是沿着湖修的一条环湖公路吧。回程一路下山,快到山脚的时候,遇到交通事故引发的塞车。据悉,一小轿车与客车会车时发生碰撞,轿车的医院,交警正在疏通。这条曲折的山路,不想再走一次。

就像三朵大麻花挂在天空

10/4中秋拉萨-纳木错

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拉萨去纳木错只有两百多公里,因为限速,需要四五个小时车程。当天往返太奔波,我们计划在纳木错逗留一晚,欣赏纳木错的星空日出。纳木错海拔五千多,听说很多人到了纳木错会有高反。我们也一直在担心,万一高反无法驾车回来怎么办?从拉萨出来走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并驾齐驱,互不相让。可以看到我们乘的绿皮车带着另一批游客进藏。这一代不似羊卓雍错的不食人间烟火,一路可见藏民的村落。还有金黄的农作物猜测是青稞。慢慢的雪山若隐若现,牦牛群也越来越多。翻过纳根山口,离圣湖已经不远了。纳根山口风很大,两边的山顶积雪,温度很低,羽绒服刚好派上用场。山脚下,雪花藏在草地的泥缝里。山上雪花星星点点的点缀着。因为太冷,我们赶紧躲回温暖的车里。过了这个山口,走一段下坡路,这里看到的圣湖虽然视野不是很开阔,但是却最震撼人心。一汪碧池出天际。蓝天下,圣湖划着优美的湖岸线,被高高的向天托起,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好像身处玉帝的天宫。这是高山云影之外,天与地的另一种奇妙结合。下了坡,来到地势平坦的草原。圣湖就镶嵌在广阔的草原上。因为公路与湖面平齐,距离湖岸也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条蓝色的线。另一边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气势宏伟的蔓延着。行驶在山与湖之间辽阔的草地公路上,大大满足自己的驾驶欲。在草原上驰骋了十几分钟,公路依然没有靠近湖面的趋势,圣湖还是一条蓝线,开始有点耐不住性子。第一个观湖点停留的车辆不多,离湖边也还有百米左右距离,总觉得看得不够尽兴。有游客试图跨越草原走近圣湖,两个七八岁上下的藏族小朋友大喊大叫:回来!回来!然后追过去直到把游客劝回安全地带。他们说不能踩草地,他们要保护草地。我问他们,这里晚上有没有地方可以住宿。因为只看到零星的几个铁皮棚子。担心今晚没有落脚的地方。小家伙说,有地方住。就住在那些棚子里。你们没有棚子吗?貌似他们没明白我的意思,也不知道我们来自远方。我说我们没有棚子。他们很诧异的看着我。因为贪恋美景,我们没有跟小家伙过多交流,继续向圣湖的深处探索。没走多远,到了游客聚集的营地。这里是一条小规模的住宿饮食一条街。靠湖有两个小山丘,山丘上是观湖的最佳位置。与羊卓雍错的翠蓝色不同,纳木错的深蓝色几乎可以说与天空同色。微风徐来,泛起淡淡的涟漪。来到湖边,湖底布满了鹅卵石,湖水清澈不含任何杂质。在湖边呆上一会,会有种错觉,以为自己身处仙境。在这里难敌高反,爬山丘的时候已经开始吃力、头痛。虽然静下来休息可以稍微缓解,但是头部一直在发出缺氧的警报。

圣湖纳木错

生态脆弱这个词,以前一直是停留在地理课本里的一个抽象概念。在西藏,欣赏完美轮美奂的高原景观,不得不担忧生态问题。纳木错美如仙境,却也像瓷器一样,美而易碎。领略纳木错的风姿,此时已经不在乎什么星空日出云云,只想快点儿离开,给这里留下一片安宁、洁净。湖边触目惊心的塑料垃圾,饭店垃圾桶散发的恶臭,这些因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让人痛心。那些往圣洁的湖里丢矿泉水瓶的游客,那些在圣洁的湖边安营扎寨开饭店旅店的外地人,又于心何忍?藏族的小朋友,他们喊破喉咙:回来!不能到那边去!我们要保护草地!游客接踵而至,他们势单力薄……这条住宿兼饮食街,分分钟在产生破坏力。怎能容忍这样具有杀伤力的人类活动存在于此?它不像我们生活的环境,沃野千里,花草树木繁茂。一滴露珠,一束阳光,一抔泥土,小草就能茁壮成长。这里,雪山本身无植被覆盖,所谓的草地也只有枯黄的草梗,不堪一击。牦牛在草地上吃着枯黄的草梗,留下的粪便给草提供养料,同时,风干的粪便充当藏民的薪柴。藏民分区域圈养牦牛,给草地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才是圣湖边和谐的生活风貌。如果每一位游客,都可以做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点垃圾。再把这条住宿饮食街拆除,圣湖定可以更美的绽放。我们不愿意在此制造垃圾,给脆弱的生态增加负担。加上住宿条件差,缺氧难受,决定取消在此住宿的计划。顶着高原上五六点钟的烈日,我们启程返回拉萨。事实证明,我们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两人都只是轻微高反,除了头痛,没有严重到头晕呕吐……而且,开车能够分散注意力,反而可以忘记痛苦。开到青藏公路的时候,十五的月亮已经挂在天边,真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这一夜,在车上两个人分完一个月饼,回到酒店已经接近深夜十二点。疲累,顾不上吃中秋夜饭,洗洗睡吧。

10/5卡若拉冰川

虽然没有高反,拉萨也很舒适,但身体上还是有变化的。容易口干舌燥,这两天更是嘴唇干裂,鼻孔里还有血块。八九点天才大亮,晚上七八点天才暗下去,昼夜温差大,我们已经习惯了晚出晚归。因为纳木错计划变更,今天临时决定的行程:卡若拉冰川。车程四个半钟左右。然而查地图才发现,前天不想走第二遍的盘山公路,今天就故地重游了。这次想自己挑战一下,虽然战战兢兢,但也有惊无险,上山下山都很顺利。车技大有长进。羊卓雍错湖边,前天不知走向的环湖公路,绕湖大半个钟头后,开始向山谷延伸,一直到达远处的雪山,那里,就是今天要去的地方。离湖远去后,这条路鲜有车辆行驶,两边山脉相逼,压迫感和孤独感袭上心头。直到雪山出现,才提起精神,总是不顾后果的停车,下车,惊叹,拍照。每个角度的雪山,都能令人动容。冰雪融化形成的溪流像一条发光发亮的水蛇,在黄色的草地上静静的、弯弯曲曲的流淌着。道路两边的雪山仪态完全不同。左边的柔软、细腻、光滑。离道路还有一段距离。右边的乃钦康桑峰苍健、硬朗、粗糙,紧靠道路。从山脚下仰望,山上厚厚的积雪来势凶猛,欲奔流而下。还好它们只是虚张声势,纹丝不动。也许这就是冰川。乃钦康桑峰形状奇特。山顶成一条弧线,中间低,两边高,这就是它人说的鹰嘴吗?因山体高低起伏,雪线形似荷叶边,远处望去,就像半边白色的荷叶扣在山顶上。雪线以下裸露的灰黑色山体,因常年雪水侵蚀,形成一道道沟壑,饱经沧桑。沿着沟壑顺流而下的雪水凝固成一道道白色的曲线,似累累伤痕。雪水在山脚下汇集,流向平坦的草地。卡若拉冰川简介说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游玩回来特意搜看这三部电影。虽然电影里没有拍出雪山全貌,但灰黑色的沟壑,粗糙的积雪表面,也许就是乃钦康桑峰特有的景象。只是现在的雪线明显已经往上移动,如今扣在山顶的白色荷叶只覆盖住山峰的上半截。以前,不知这里是否像电影里述说的发生过雪崩,按现在的情状,完全感受不到雪崩的威胁。温室效应也许在这些地方表现得更明显。若干年后的乃钦康桑,还是今天这般模样吗?前天还说不想再走的那条路,想不到隔了一天又来了。

圣城拉萨

吃在拉萨,住在拉萨,虽然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这里的环境可以更好的修整。去之前,以为拉萨在过冬,担心一般的酒店、民宿太糟糕,为了旅途舒心,订了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家配套设施都很齐全的酒店。确实是没有选错。每天都能舒服的睡个好觉。酒店楼下有小型超市,特产店,小餐馆。很方便。第一天早晨,9点钟,路上车辆和行人稀少,周围的商铺大门紧闭,好像这座城市还没有苏醒过来。拉萨人多的时节,估计也多不过我们人少的时节。到处都静悄悄的。幸好,有一家四川人开的小店,早早的起来卖早餐。每天早上早餐总算有了着落。一个比小笼包稍大的包子,一块五。每天早餐消费几十块,和低原差距明显。说起四川人,在拉萨,除了藏民,川渝的元素真是无处不在。打车,司机是重庆人,吃饭,老板是四川人。晚上去吃牦牛肉,一条街几乎都是川、或者渝的火锅店。所以,不要觉得不远万里去拉萨吃四川火锅是个笑话。如果想吃西藏特色,先花十元钱买一盒牦牛酸奶看看能不能接受那股牦牛奶味吧。拉萨有很多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依照山丘的地势,建在山丘上。拉萨看不到高楼大厦,据说原因是因为所有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布达拉宫。其次是大昭寺。大昭寺每天都有很多信徒在扣长头,我们处在信仰的世界外,跟着人群,从左往右绕一圈也就算了。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拉萨十六的月亮。大,亮,圆。月亮周围,云的轮廓都清晰可见。挂在山顶上,把山顶也照亮了。果真像个玉盘,像个轻柔恬静的少女。如果月亮上真的有广寒宫,有嫦娥,这么近的距离,一定可以清楚的看到宫殿的模样,说不定,还能听到嫦娥和玉兔的对话呢。离开拉萨的时候,感觉四天的时间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最感激拉萨用无高反接待我们,让旅途一切顺利。

10/6-10/8回程

回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述说的了。其他地方任何景色都已经变得苍白无力。自驾国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