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672.html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关于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是24这个数字?有的研究同样在天文朋友看了之后觉得这是错的,24是因为十二律吕候气分中气,所以12×2=24,或者说是北斗指向分二十四分(同理于风水学上的24山,《淮南子·天文训》里边的斗指24位(每位15日)和五气经天化五运图里边都是二十四分),从而来论证和月相无关。但是,为什么是十二律吕候气用的是12这个数?为什么每年都需要这样子候气?为什么斗指将干支混在一起是要来凑够表达24位的代号?和一年月相周期十二次仅仅是巧合?这些如果没有深入严谨地思考探究不同经文之间原理的联系,就解答不了了。是否每年都是同一个时间点就会出现芦苇薄膜的灰飞出来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是的话,那我们直接观察每年规律固定的日影或北斗指向来定节气就可以了,干嘛还要用那么麻烦的用需要到地底排除风动的苛刻环境进行律管候气呢?所以说,律管候气每一年的时间点肯定不是固定的。那这与和月相相关有什么联系?其实十二律吕和月相是相互的对应关系,是一体两面的。以下为古籍依据:1??《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这里并不说定节气,而是说:协调时月、校正日子,和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是24这个数字?此文同一个意思)2??《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钟,以副十二月。(注意,这里并不是说以副十二节或十二气,而是十二月)…凡十二律…黄钟为宫…主十一月…下生林钟…主六月,上生太蔟…主正月,下生南吕…主八月,上生姑洗…主三月,下生应钟…主十月,上生蕤宾…主五月,上生大吕…主十二月,下生夷则…主七月,上生夹钟…主二月,下生无射…主九月,上生仲吕…主四月(这里不是说主某个节气而是主某月)3??对西汉扬雄《太玄·瑩第十》,晋范望注曰:“以候十二月气,气至者则灰飞也。月气效,则百事序,以济于民,无失误也”。(这里明确写了是用来候十二月气、效月气的)4??《隋书·律历志上》孟春之气至矣。人往验管,而飞灰已应。每月所候,言皆无爽。(这里并不说每气所候,而说每月所候)5??《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说明了律历的地支是日月交会点,即朔月的时刻,月建时北斗斗柄所指)以上足以说明十二律吕原本是用来候测月气的,月气和二十四节气是有关系的。这样线索很明显了,律管候气为什么是12根?为什么需要每年都候?因为日月交汇点每年都不一样呀,这证明了节气原本并不是每年的同一个日影长度的日子或北斗固定的指向,证明了24节气不仅仅是和太阳有关系。可是,为什么要用十二律吕去候月气?这是因为,虽然有张衡(与造地动仪的不是一个,这是第二代张天师)《灵宪》写“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可见古人知道月光是阳光照射镜面反射形成;但这是东汉时期的记载,先秦时期笔者目前是没有看到史料有记载证明当事人们明白月光是由日光所照射形成(如果有读者找到,可以在后台留言哈,谢谢分享)。而这,很可能正是需要用律管候月气的原因。否则在知道镜面反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用月影与日晷时辰的相对反向来判断月亮最圆的时刻(篇幅有限,这里就不详述了)即可,就不用那么麻烦在地下用律管候气了。那么,为什么十二律吕会受月的影响呢?《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有一句:色以应日,脉以应月。我们知道万物景色是和日光相应的,昼夜的明暗、四季的绿树红花枯黄落叶??白雪茫茫,人的脸色亦是相应;人有脉,地亦有脉,海洋都能受影响,70%左右都是水的人身的血脉能不受影响吗?这和民间中医往往在初一、十五这两天休假停诊,是相符合的。这进一步说明月气牵引的地气是地脉振动,其波动使得律管候气吹灰应时而动也。我们知道每天看着太阳月亮东升西降,它们的大小和亮度不会忽然增加或减少,基本是恒定或均缓变化的,由此可知日月距离稳定、对潮汐有则对大地亦是有牵引力的,不会不断地远离大地,也不会不断地靠近大地而撞到大地,它会在一定的距离里,远离或接近是有弹性的纠缠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对地球合力的作用最大呢?就是在朔月,即日月交会合力的时候。潮汐是由于现在科学来讲,月球引力造成,由于液体具有粘滞具有惯性,所以它往往会在朔月或望月之后的几天出现明显的潮起或潮落。那如果不是液体呢?固体的话,这个反应就会是即时的,因为声音振动在固体中是最快的,密度越大、刚性越强的固体传递得越快,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耳朵贴在地板就可以判断远方来了多少人马的原因所在。
朔月的时候,是月和日处于同一条天经上的,此时晚上我们是看不到月亮的;月圆的时候它是和太阳处于相反相对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这个震动如果站在古圣先贤的大地视野是比较难以用视频表达出来的,也正是因为没法直观地观察出来,采用律管候气。我们人应该是在内功比较深的情况下,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引力有所变化,这是肉眼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用外太空的视野,可以让初学者比较直观的看出大地震动和日月位置的关系。之前发表过《十二律吕为什么是12这个数?》的视频做得比较粗略,接下来用外太空视频再次来勉强模拟一下(之所以用勉强这一词,是因为我做视频的功夫确实比较差同时我也懒得学。当然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后台联系,如果能够帮笔者以后做一些天文相关的视频就最好啦,也可以提前或免费学习到一些要收费的天文学术)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月的牵引下,地球绕太阳转的时候,它并不是一条比较稳定的曲线,它是会有抖动的,而这种抖动变化在朔月的时候是最剧烈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啥好是对应12律管用的最轻的材料——芦苇灰飞出来的时候,大地的震动所导致,这就印证了12律管和月相是有对应关系的古人。上古的时候用这个方法来测量,最剧烈震动的那个节点,以此来确定这个月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节令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一来,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月令》的书名出现;也解释通了为什么中气叫作中气,每个月中恰好是月圆之时之气也。然而在后代的传承中,24节气已经变成固定的刻度了。用于校准、校正一年中的月份,故此第1个月亦叫:正月。在贴近上古的天文文献中,《月令》《夏小正》都是以某月某月为每一段的开头来展开论述的方式,而不是以北斗指向或日在某星宿的方式展开论述,并且也没有24节气名称的,最早出现24节气名称是在后代,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但是在五气经天化五运图是有看到把天干地支和八卦的卦名混在一起凑够24个代码的做法端倪的。这应该是越是上古的时候文字汉字是越缺乏、不够用的缘故。律管候气,最早记载于先秦,但或许是因为选材必须是河南的芦苇杆里的薄膜“葭莩”、对土质、气温、建筑等实验条件环境太过于苛刻,历代天文学者、音乐家多次尝试复原、验证,多以失败告终,制订《授时历》的郭守敬做过长达十八年的候气实验,没有一年有效。甚至于到了明朝邢云路《古今律历考》记载:候气之验皆非。扇之动,灰之飞,皆机也。机通其窍,人鼓其机,扇动灰飞,时刻不爽,暗作假事,以欺人主,历代欺以传欺。竟然会说这是人造机关的骗局,一代骗一代。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觉得律管候气是真的,只是实验条件比较苛刻,具体方法失传了,或者由于建立了城市的地基地板有所隔绝大地之气、已经不接地气,无法精测地动。同时,回到原题,这不妨碍二十四节气取24这个数字和月令是有直接相关的,正是12次朔月即日月交合从而有十二律吕。理解不了的同学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