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城市是济南。这座城市算得上是佛教名镇。特别是南郊的千佛山,更是享誉海内外。
今天主要说说山上的释迦牟尼的侧身卧像,也就是游客口中的“千佛山卧佛”。这尊佛像位于千佛山上山盘路与万佛洞交界处,花岗岩质,长10米,重50吨,东西横卧,头朝东,面向北,右手托于头下,身穿通户大衣。释迦牟尼双目微合,似乎在安详地睡去,造型非常逼真。
我曾经爬了很多次千佛山。每到卧佛像前,都要认真端详一番。佛祖似睡未睡,似醒未醒,表情安详,神态宁静。佛祖这种表情,我的理解是欣慰。一是欣慰自己一生的追求得到了满足;二是欣慰自己彻底解脱,得大自在;三是欣慰后继有人,虽说自己一生寿命有限,但是他有了传人,就有了火种。火种不灭,佛法不息。
其实,像千佛山这样的卧佛像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比如说,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觉寺中就有一个铜卧佛,据说是元代所造,重达54万斤,是极为珍贵的佛教艺术佳作。此外,北京法源寺内还有一尊长七米的明代木雕卧佛。上海名刹玉佛寺中,则有一尊玉质卧佛,是清末从缅甸请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佛祖释迦牟尼铸成躺卧睡觉的样子呢?
原因是,卧佛在佛教信徒眼中是一幅立体释迦牟尼涅槃图。“涅槃”这个词,在此前几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在民间,一般把“涅槃”理解为死亡,某某僧涅槃,很多人的理解是,某某僧不在人间了。
其实,死亡只是对“涅槃”的粗略理解。佛教意义上的“涅槃”指的是一种境界,具体来说,是指对生死、烦恼诸苦彻底断灭后,所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涅槃”与其说是“死亡”,我觉得倒不如说是“新生”。
毫无疑问,这种“新生”是令人向往的。
从古至今,追求功名富贵是无数人终身奋斗的目标,一些人为了当官做长,拼命钻营,捧高踩低,阿谀之态,让人作呕。这些人在“名利场”上斗来斗去,到头来,上位者有几人?即便上位了,争斗就会停止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们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大部分人,到头来,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现在有个名词叫“躺平”,在个人的眼中,它颇有些“涅槃”的意味。一些人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摆脱种种贪欲和名利,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苦恼也就会风吹云散,内心自然也就会无比恬然安宁,一片清净。
扯得有点远,继续说卧佛像的来历。
据佛教史籍记载,释迦牟尼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时,已经八十岁了。他在游化时碰上雨季,患了重病,走到了拘尸那迦城外河边一片茂密的娑罗林中。疲倦的释迦牟尼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头朝北方,右胁而卧。释迦牟尼在即将“涅槃”之际,突然光明普照,众弟子们无比悲痛,感到无依无靠。释迦牟尼右侧身子躺在师子床上,安慰大家说,佛是永存的,法是无边的,你们要以法精进修行,我灭后以法为师。说罢,佛祖入灭,如来升天。
这就是释迦牟尼“八相成道”的第八相“入灭”。此后,佛教徒便根据这一传说,塑造了卧佛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