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连河畔菩提树,
释尊成道擎天柱。
三界六道光普照,
苦海众生佛来度。
公元年1月20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年,涅槃于公元前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太子。当太子悉达多观察到人生不可避免的疾病、衰老和死亡以及种种的困厄苦难时,为洞悉宇宙生命的真相,寻求到一条人生究竟的解脱之道,遂舍弃王位的继承,别离眷属亲人和锦衣玉食,独入古林荒野雪山修道。
历经六载苦行,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在尼连禅河菩提树下的悉达多太子,于破晓时分睹明星而悟道,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后即被尊称为伟大的“佛陀”。佛陀那一刻的所悟之“道”,超越了人类古今所有语言所能表述的极限。从此,蒙昧的人类才得以听闻到揭示生命和宇宙的真谛;从此,苦海沉浮的芸芸众生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超拔救度。
佛陀于菩提树下证道:“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引自《八十华严》)
这是佛陀成道后的开篇语,可谓惊天动地,响彻法界,(当时)天乐齐鸣,天花漫空。这是佛陀向无数众生宣告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宣言和巨大福音!原来轮回六道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经由佛法的修行而解脱烦恼,超越生死,归于寂静(大)涅槃的幸福永恒!这使得生命苦短烦恼无尽的众生,无论三界六道的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无论卵生、湿生、胎生、化生,皆因能闻信佛法而生起坚固的信心,最终得度彼岸。长夜不再漫漫,终能见到光明,苦海不再无边,终能渡到彼岸,生死终能解脱,轮回不再流转……设想,假使没有佛陀的成道,众生则将永无出头之日。佛陀不出兴,万古如长夜!
在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有个不问自说的法门,就是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佛陀在《阿弥陀经》中告知众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阿弥陀佛所说之法就是念佛净土法门。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由四十八大愿成就的西方净土世界,那里宝树重重,梵音袅袅;金莲朵朵,飘逸香风。那里,珍珠玛瑙铺就清澈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浅深去留随意;琉璃金砖构建楼台殿阁,金碧辉煌万栋由心。那里没有生命中低劣、丑恶、顽陋的贪嗔痴怨,没有生死忧患恐惧的焦灼烦恼,没有为争夺地域的战争。那里是平等的人人紫磨金身,只要信愿具足,执持佛号,就可以横超直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苦海!
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三根,念佛人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称赞护念。在所有修行方法中,是最直接了当的易行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于千万法门中开方便之捷径,是难信易行不可思议的法门。犹如群星拱北,万水朝东;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时至今日,净土之行随处可见,念佛之举蔚然成风,专以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也是当今佛教中最容易令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法门。
佛陀睹明星而证道,那是一个瞬间,然而那瞬间却融化了万劫无际的时空,揭示了生命宇宙的一切秘密,承载了救度娑婆三界六道芸芸众生的使命与希望。
佛陀用了漫长的49年的光阴将那瞬间的证悟弘扬于世。“道”是无形无相、非心非物、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无始无终、无远无近、无是与非,无美与丑,无静无动,无上无下,无处不在,根本无法用具体确切的文字语言所能表述。可见弘道传道其难度绝非众生所能想象。为此,佛陀在弘道时只能用大量的比喻、象征和类似于寓言故事的比拟等,应机施教。为能更接地气,在弘道中,佛陀是以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身份托钵,沐雨栉风,饥饱无定,行走在古印度的各国,于此同时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佛教化。其中熟知的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
由于众生接受根机的千差万别以及弘道过程中人事环境因缘的随机性,特别是由于反映宇宙真相的佛法本身的自然逻辑性要求,这也就形成了佛陀弟子们用文字记载整理而成的思想内容即连贯又不尽相同的浩如烟海的佛经,总归纳为三藏十二部,其博大精深,达一万多卷。而中国天台宗智顗(yǐ)大师根据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则更为具体地从释尊说法的时间顺序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之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具体概括如下:
一
华严时
释尊在菩提树下证道后,用妙观察智、观机施教,说《华严经》。《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称性之谈,素有“众经之王”的称号。其结局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其深远的意义在于,《华严经》广说念佛法门,对于遍十方法界而言,西方极乐世界乃是众星拱北、万水朝东的终极归宿。
二
阿含时
佛陀最初说法场所在鹿野苑,故又称鹿苑时;应取所说经名,故又称阿含时,《阿含经》保存了佛教最原始的教义和修证。是现存最早结集的佛教基本经典,是佛教的教、理、行、果种种说法的母体。《阿含经》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主要有苦、集、灭、道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
三
方等时
佛看到罗汉、辟支佛,对于四谛、十二因缘教法,都能领悟,也能够依教修行,虽断了见、思烦恼之惑,但却得小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不肯从空出假、涉俗利生,沉滞到化城之中,所以佛陀再说方等《解深密经》、《维摩经》等大乘教法,引导小乘发菩提心,入大乘道。
四
般若时
般若就是智慧,《大般若经》阐述实相真空妙理,能够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智度论》说:般若象大火炬一样,四边都不可相触,触之则烧,撄之则烂。它能将二乘圣人所有疑情妄执、偏见执着,统统消除干净。回小向大,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密,直趋无上菩提,就像正中的太阳普照一切。
五
法华涅槃时
佛说《法华经》《涅槃经》之时,时机已熟,世尊乃于灵山会上开示佛之知见,小乘弟子至此皆得授记成佛,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如日正当中,了无侧影,是为“法华涅槃时”。佛为度声闻、辟支佛(缘觉、独觉)、菩萨,而分别说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是为三乘。然而,佛陀的本怀并非让大家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而是让众生趣入究竟离苦得乐,直至成佛的一佛乘,故说《法华经》。
法华经的主要思想,就是开权显实,是指开出三乘教法的方便权巧,显示一乘妙法的究竟了义。与法华经在教理上共通融合的《涅槃经》,它含具法身、般若、解脱的佛之三德,代表着大乘佛教的真实理想,是纠正小乘思想对世俗世界和涅槃世界执为实有的偏差。小乘佛教思想视世俗社会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认为脱离了生死轮回而不再生,就可以安住在一个实有的涅槃寂静的世界里,然而,就“真谛”而言,其实无论世俗世界还是涅槃世界都是“性空假有”,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以既不必执着追求无生的涅槃,也不必恐慌有生之烦恼的世俗假有。真正的涅槃是归于非空非有又不生不灭的永恒的法性真如。
伟大的佛陀让自以为可以睥(pì)睨(nì)地球一切众生的人类,在三千大千无边刹土的无量的诸佛菩萨面前,才知自己是如此地愚昧无知渺小;而我们居住的自以为是中心的这个巨大的蓝色星球,也不过是无边无际世界海中一粒芥子尘埃。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乃至人类起源的几百万年,都只是三界六道十法界中的浮光一撇而已!
然而,人类却在这样一粒幻化漂浮于阳光下的尘埃中,演绎出多少开疆扩土、腥风血雨、争名夺利、悲欢离合的历史长剧。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留下了无数关于宇宙和生命探索的著述的同时,面对譬如朝露的苦短人生,艺术文学家们则生出无限愁绪和千般苦楚,抒怀浩叹了多少忧歌慨叹!悲的那么凄切,苦的那么真实,愁的那么要死!
面对转瞬即逝却充斥在名利的刀光剑影下的人生,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其作品《哈姆雷特》中悲愤自问:“是生存还是毁灭?”面对坎坷的人生路和苍茫的天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则在其《离骚》中倾怀悲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唐代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亦是直面苍寰长歌当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大诗人李白更是直抒人生苦短的嗟叹:“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而宋代词人李清照更是:“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类在万古之苦中生出万古之愁,发出万古之叹,最终也还是万古一梦最终空!虽然,古今中外所有凝聚人类智慧情感和思考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对生死以及宇宙本源的追问探索从来没有停息过,然而却也从来没有找到过真相的答案!或许,最终我们可以寄希望于科学哲学,但让我们失望和焦虑惊惧的是,由真谛而言,即使人类所有最伟大的科学哲学所研究和发现的,也无非是在研究人类自以为真实的梦境,以及梦境中的所谓的物质现象和规律而已,终究还是解决不了脱离生死轮回的问题。
科学哲学是在梦中解梦、析梦、论梦;文学艺术是在梦中写梦、画梦、叹梦、歌梦、哭梦,而佛陀却是呼唤告诉我们别再做梦,以及怎样从梦中醒来的方法和途径!
当暗昧中昏聩窘迫、苦难无奈的轮回众生,被一道道宇宙真相的佛光照耀摄受之时,当人类拖着笨拙沉重的脚步走进佛陀证道的那个时刻,人类才得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苏醒和解脱……
伟大的佛陀住世八十载后,以示现“八相成道”中最后的“入灭”,结束了他在世间的弘道历程。
佛陀走了……天地静默,风萧水寒,万树凋谢,星辰滞运,山河失色,众生悲号!然而,从佛法的真谛而言,寂灭的仅仅是佛陀为普度众生而示现的化身相;消失的是佛陀那个时代的人事风物以及渐近渐远的改朝换代,而佛陀揭示的宇宙生命之道的佛法真谛却是永恒的。佛陀的法身依旧!佛陀并没有创造世界和真理,他只是证彻了宇宙之道并将此道开示教法给轮回的众生。
菩提树的金风吹遍三界,尼连禅河水自古流今……佛陀所证之道永恒,遵循佛法而得以解脱的众生则将与佛陀同在而永恒……
来源:江西庐山东林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