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的天桥,那可太有名气了。从晚清至民国时期,它是北京平民百姓经常光顾的一处娱乐中心,像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等曲艺界老前辈据说解放前就经常在那儿演出,人们在那儿可以欣赏到各种文化娱乐表演。天桥还是一个商品交易市场,人们在那儿可以挑选到各种物美价廉的日用百货及衣帽鞋袜等用品。所以,在那文化和物质都十分匮乏的年月,天桥自然就成为平民百姓蜂拥而去的地方了。久而久之,天桥名声大震,自然名闻遐迩了。
地处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呼和浩特市,其实早先也有它的一处天桥,这就是大召东仓,传说从明末阿拉坦汗修建大召后三四百年间,东仓就一直是归化城平民百姓的一处集娱乐、购物和餐饮的繁华去处,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如此。
东仓在大召寺庙东墙外,从大召东边的圆拱门进入,除去少量几处房屋外,是一片空地,面积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从清晨起,这里就开始有人活动了,但真正热闹起来还得是上午八九点钟以后。有钱有闲的慢慢踱进来了,短打扮的人们走进来了,娃娃们连跑带颠地挤进来了……东仓开始嘈杂起来。
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耍猴的,大人娃娃们围了个密不透风,人们既想往前挤看得清,又怕被猴子抓咬着,场子慢慢安静下来。只见耍猴人给猴子穿上花花绿绿的衣裳,用绳子牵上让它们拿上刀枪棍棒比划,或是翻跟头、扮鬼脸,逗得围观者开心极了。一会功夫一只猴子端着一个小筐用两只后腿站立着朝大家走来,要钱呀,首先是娃娃们哗地一声朝后跑了……
打把式卖艺的也打开场子了,男把式一般穿件手工缝制的汗衫或光着上身,腰扎一根宽布腰带,下身穿灯笼束脚裤,他们或是翻空跟头,或是表演长矛扎喉头,或是舞大刀,或是爬立竿。而女把式往往是红袄绿裤子,表演些舞枪弄棒的花拳绣脚的功夫。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声声叫好声。
在另一侧则安静多了,那是小人书摊。摊主把小人书的封面揭下来统统贴在一块大面板上或一块大白布上,供人们挑选。看书的绝大多数是孩子,他们坐在一排排低矮的长条木凳上静静地津津有味地看着。偶尔也有那头脑活泛又机敏的孩子会趁摊主不注意时互相交换各自手中的书,这样就可以花一本书的钱看两本书了。
拉洋片的也很受孩子们欢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洋镜。一个有支架的木匣子,前面有孔,孩子们爬上去眼睛对着孔,透过小孔内的镜头就能看到图片了,有山水、有城市等,多是些风景也有些有人物。拉洋片的右手拉一根线绳可以随时换图片,另一根线则连着匣上的小锣小鼓小钹,用脚一踩则咚咚锵锵作响,并且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解说,有腔有调的。不能白看呀,是先收钱的,虽说不贵,但多数孩子们手中并没有钱,于是就站在旁边起哄:“王八里边瞧来王八里边看……”气得拉洋片的干气没办法……
说书的开讲了。一种是大鼓书,俩人表演,一位弹三弦,另一位时说时唱。另一种是评书,只一人表演,一桌一扇一醒木而已。不论是大鼓书还是评书,表演者都口才极佳,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极富吸引力,能抓住听众的心,让听众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而激动,或悲或喜、或愤或怨。而到了关键时刻,也是最精彩的时候,只听一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戛然而止,开始讨赏钱了。
与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说书摊不同,算命先生的摊子相对的比较冷清,他们一般都头顶瓜皮小帽,戴一副圆饼茶镜,留着山羊胡子,坐在几块砖头上,手中拿着一把折扇。面前铺一块白布,上面画着阴阳双鱼的周易图,两旁还写一些相面八卦、婚姻命运之类的字,静静地等着有人前来打卦算命……
变戏法的也就是现如今耍魔术的则十分受人欢迎,尤其是受孩子们的欢迎,看他如何用几张扑克牌变出一朵花来,或一张白纸上如何掉下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来,更奇怪更刺激的是先吞下几枚针再吞下一根棉线,然后用手一拉线头,就从嘴巴里拉出穿着几根针的线来,针在线上晃晃悠悠地闪着白光,看得人们都目瞪口呆……
最能引人馋虫的莫过于各种小吃摊了。卖干货的品种最齐全了:有白焙子糖焙子咸焙子鸡蛋焙子,有麻花麻叶糖油旋儿,有月饼干垫玫瑰饼,那香味那颜色那造型诱死人了。当然,那绿豆糕果子羹啦,还有那凉粉凉糕啦,也是十分诱人的。孩子们缠着爹妈要这要那,不给买就哭闹,最后只能买上一样哄住孩子了。不然走到吹糖人捏面人的摊子那块,还是要磨蹭上半天也不走的。
另一边则是个地摊大卖场,农人们在选择锄板、镰刀或是锹头等农具,主妇们在布摊前反复地比较着,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物美价廉的布匹,大闺女小媳妇则围在胭脂香粉摊前叽叽喳喳嘻笑个不停。卖衣物鞋帽的,卖针头线脑的,卖锅碗瓢盘的,卖纸扎笔墨的,也是围个水泄不通……
快晌午了,人们开始往外走准备回家了。这时候靠东仓门的那几间平房火了:包子铺、剔鱼子馆、刀削面馆等小饭馆的伙计肩搭块毛巾,站在饭馆门前热情地招徕食客,不论是常客还是生客,一律面带笑容地恭恭敬敬邀请入内品尝。那家刀削面馆是很受欢迎的山西风味小饭馆,物美价廉。传说削面师傅功夫十分了得,光头顶着一大块揉好的面团,双手两把削面刀左右开弓,削出的面条飞进锅中,像鱼儿入水般在开水锅中翻滚。捞在碗中浇上一勺煎猪肉汤汁,倒点醋就瓣大蒜,味道美极了。传说他们的煎猪肉汤汁是百年老汤,百年来一锅老汤每天都按比例加肉加水当然还有祖传秘方的一包佐料。所以味道格外淳香,别有风味(时至今日在呼市旧城还有几家据说是正宗的大召削面馆,每天食客盈门)。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那家莜面馆。莜面馆三间大的门面,一间做厨房,另两间摆着几张没上漆的桌子和木凳,桌面油腻腻的,看不清是什么颜色,上面放着一个盛着醋的瓷壶和一碗油炸红辣椒面。每张木凳都坐满了人,不是吃着就是等着。光看那穿戴就能看出不是城内务工的就是乡下的农民,反正是受苦人居多。厨房里正压饸饹,一剂子半斤生面。压好的饸饹被一片片摆放在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大木笼屉里,然后两个人抬着架上门外的大锅上蒸。烧火的师傅有三四十岁的样子,是个残疾人,两条小腿都只有半截子,上半截裹着大马车轱辘的外皮,只能跪着走路。他就跪在那儿拉那个大风箱,那大风箱有近一米长、二尺来高,拉杆不是常见的那种两根圆木棍,而是一根方木棍,拉起来很沉但风也挺冲,片哒片哒的声音很大。莜面的香味从木笼屉中飘出来,熟了该揭锅了,两个人把笼屉抬进屋,屋子里顿时弥漫着莜面的香味。一个个粗瓷大碗盛着半碗盐汤,里面有些黄豆芽、山药条条或烂腌菜,食客们往碗里倒上股醋、挖上一勺辣椒,用筷子搅拌一下,撕开莜面饸饹放入碗内拌一下就美美地吃开了,一些人辣得吱吱直吸气,一些人辣得头上直冒汗。虽然坐姿和吃相不佳,但他们吃得喷香、吃得踏实,吃出了情愫、吃出了乡愁。当然不少人还要依习惯最后要上半勺熬锅水冲着喝下去,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大召东仓永远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永远是熙熙攘攘、喧闹嘈杂,这是市井风情,是百姓生活,是归化城三四百年的风俗文化,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呼和浩特市的面貌大改观,东仓已经与整个大召景区融为一体。东仓的圆拱大门仍向人们诉说着东仓昔日的辉煌。它的那种古韵、那种市井气味、那种风俗文化,虽然经过漫长的时光的打磨,已然融入到呼和浩特的各个角落,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给人们无限的回忆和想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