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闵不克
01.引言
在《大明风华》里,明成祖朱棣(年5月2日-年8月12日)的后宫里有一位朴妃,来自当时的朝鲜,令人惊异。其实,这种现象在明朝的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明朝前期皇帝的后宫里,经常会见到异族妃嫔的身影,特别是在朱棣和宣宗朱瞻基(年3月16日-年1月31日)在位期间,宫中的妃嫔中来自朝鲜的美女更多,通常将这些来自朝鲜的女子称为贡女。
作为汉族皇帝,忘掉了华夷之辩,纳异族美女入宫,他们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贪图享乐呢?初衷是为了稳定北方的局势,后来沦为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
02.朱元璋开创了汉族皇室纳胡女为妃的先河。
在明朝之前,汉族皇室受正统的华夷之辩的影响,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几乎没有娶异族女子为妃的例子。
①有些人可能对华夷之辩不太了解,简单介绍下: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着先进的文明,而周边的民族发展的较为落后,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分辨人群的观念,华夏对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国家则以夷、狄、戎、蛮称之。这些称呼过去有人认为是污蔑的称呼,其实不尽然,例如夷,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
夷,平也,从大,从弓,东夷人也。
只是表明东夷是最早使用弓箭的部族,不具有轻视的意味。
在历史上,华夷之辨的标准大致有血缘、地缘和衣饰、礼仪等。在华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血缘及地域的标准会成为主流观点,目的是维护华夏族群的生存。
历代汉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出于缓和周边民族的关系的目的,通常采用和亲的方式,即将公主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如汉朝的昭君出塞,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入藏均属于此类。汉族皇室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联姻的方式,只有外嫁没有外娶,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是受华夷的影响。如果异族女子入宫为妃,生下的皇子拥有异族血统,如果这个皇子有继承权的话,恐怕会引起大动荡。
这种传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被打破了,他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②朱元璋为什么敢于突破传统的禁忌,纳胡女为妃呢?
首先,朱元璋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
朱元璋出身贫农,做过和尚。在社会上闯荡过几年,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多年,身上不免多了些流氓习气,行事不讲规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当了皇帝后的许多措施都带有这种色彩,如废除了存在将近年的丞相制度,建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大肆屠戮功臣宿将等等。在形势需要的时候,朱元璋作出纳胡女为妃的事情合乎他的行事准则。
其次,为了削弱蒙古的势力,朱元璋有意拉拢招抚蒙古的高层。
年8月,徐达率军攻占大都,结束了蒙古人统治中原地区近百年的历史。但是蒙古的势力依然很大,时刻威胁着北方边境。虽然在洪武初期,明军在同蒙古的战斗中屡屡获胜,但是在年5月,徐达、李文忠、冯胜率领的北征军被蒙古重臣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击败,死伤数万人。
这次北征的失败,朱元璋开始反思对蒙政策,认为短期内以武力不能铲除蒙古的威胁,开始转变对蒙战略,转为以招抚为主,在军事上则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战略。
例如,朱元璋非常欣赏扩廓帖木儿,他曾对人说,常云春虽然是人中豪杰,但已为我所用。扩廓帖木儿是奇男子,不能臣服于我,有些遗憾。为了能招降王保保,朱元璋让二子秦王朱樉迎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正妃。
大家对扩廓帖木儿比较陌生,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保保的原型,剧中的赵敏和张无忌浪迹江湖,历史上却是做了秦王妃。四子燕王朱棣迎娶了辽东建州女真首领阿哈的女儿。
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将一些俘虏的元顺帝的宫人纳入后宫。后来进宫的蒙古女子,有据可查的是翁妃,出自蒙古贵族瓮吉剌氏。查继佐的《罪惟录》中记载了蒙古族瓮吉氏的女子14岁入宫,很受朱元璋的宠爱。
第三,为了拉拢高丽(年,李成桂即位,改高丽国号为朝鲜,史称朝鲜王朝),朱元璋曾多次要求联姻。
明朝初年,内忧外患,蒙古人控制着漠南、漠北以及云南、辽东、四川、陕西等地区,随时有蒙古铁骑的威胁。此时高丽位于明朝东北边域,军事地理位置异常重要,成为了明朝积极争取的对象。
朱元璋认为武力征服高丽得不偿失,他向元朝学习,和朝鲜联姻成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明初,朱元璋的后宫里出现了朝鲜籍妃子。据史料记载,太祖的第14个女儿含山公主的母亲,就是高丽妃子韩氏;
高丽判缮工寺事周英赞的女儿周氏也是太祖朱元璋的宠妃之一。
这些妃子都是元朝时期高丽进献给元朝的,后成为徐达的俘虏,成为太祖的后宫。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多次派使者到高丽及李氏朝鲜,表达结儿女亲家的意思。朝鲜担心明朝想通过联姻影响朝鲜的政治,因此,以孩子年龄小为由拒绝了对朱元璋的提议。
03.明成祖时期,朝鲜贡女延续半个多世纪。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为帝,在消灭蒙古残余势力的过程中,朝鲜的态度非常重要。为了密切明朝和朝鲜之间的联系,明成祖对父亲朱元璋做亲家的策略进行了修改,将皇族之间的联姻改为贡女,从官宦及平民阶层中征选处女,做自己的妃殡。
朱棣的对征召的女子提出了比较高的条件:
官宦之家的女人才有资格参与;要貌美如花;必须是处女。明成祖时期,永乐六年()、七年()和十五年()三次从朝鲜征召女子入宫,被册封为妃、昭仪、婕妤的不乏其人。如权贤妃,是朝鲜嘉善大夫权执中的女儿。她入宫时,因为长相纯美,擅长吹箫,被册封为贤妃。在徐皇后去世后,朱棣让权妃掌管六宫。可见她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在明成祖朱棣的后宫里,获得封号的朝鲜美女还有很多,如丽妃韩氏、惠妃崔氏、淑妃杨氏等数人。可知在成祖的后宫中朝鲜女人不少。
明成祖朱棣征选朝鲜贡女,表面上是满足个人欲望,背后则隐藏着政治目的。
前两次征选贡女的时间,在成祖第一次北征蒙古的前夕。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北方,为了防备朝鲜在征伐蒙古时趁虚而入,需要搞好和朝鲜的关系。同时明朝需要朝鲜的贡马作为军需。因此,永乐六年及七年借征选贡女的机会,试探朝鲜的态度和刺探情报的目的显而易见。
此外,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就开始酝酿迁都。成祖先是改北平为北京,提高其政治地位,从永乐十四年公开迁都的计划,到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朝鲜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无疑成为明朝重点拉拢的对象,纳朝鲜女子为妃的政治目的昭然若揭,朱棣的这一做法实现了争取和牵制朝鲜的目的。
04.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征召贡女的目的转变为以享乐为主。
在明成祖打击下,北方蒙古势力逐渐衰弱。此时朝鲜贡女的政治目的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征召贡女,开始追求享乐,他在位时期从朝鲜进贡的女子,条件放宽了,既有美貌的处女,还有擅长朝鲜料理的妇女和歌舞伎,甚至还包括了太监。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将宫中朝鲜籍的乳母、婢女等50多人送回家,之后,明朝皇帝再没有从朝鲜征召过美女。
到了明武宗(年10月27日-年4月20日)时期,他为了追求个人享乐,后宫里出现了回回、色目女子。
05.小结
明宣宗之后,明朝的外部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蒙古势力衰弱,中朝之间日趋稳定,纳胡女为妃失去了政治土壤。特别是朝鲜贡女的悲惨处境引起了朝鲜社会的抵触。
明成祖时,因宫女内讧而爆发了吕鱼之乱,朱棣前前后后处死了多名宫女,大批朝鲜贡女受到牵连,即便侥幸躲过此案的贡女韩氏、崔氏最后在成祖去世后也被殉葬。
明朝中后期,蒙古残部数次南侵,东北女真逐渐兴起。外患的增加,使得华夷之辨思想抬头。为了强调汉族政权的正统性,明朝皇帝不再选择胡女入宫,民族融合的脚步停止。
明代宫廷中的胡妃从出现到消失,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朱元璋敢于打破华夷之辨,纳胡女为妃,具有开创性,这一举措增强了明、蒙、朝之间的联系,但作用有限。例如,王保保虽然把妹妹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他本人却没有投降明朝。
对胡女入宫的态度,从主动索取变为拒绝,表面看是明代后宫制度的改变,背后折射出,明朝国力从鼎盛走向衰落,对外交往从积极转为自闭的事实。
参考资料:
1.《明史》
2.肖春娟《明朝初期朝鲜贡女研究》
3.崔靖《明代后宫异族妃嫔与明、蒙、朝三方关系》
4.叔人《明成祖时后宫两起冤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