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昭寺 >> 大昭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厚道齐地美德淄博在大讨论中倾听淄博好声

来源:大昭寺 时间:2023/1/6
                            

?全媒体记者沙红翠

“我父亲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在公园玩,结果一不注意老二走丢了,一家好心人抱着孩子一圈圈找,直到找到我的父亲……”

“看了那些守护‘星星’们的志愿者故事,一股暖流在体内升腾。我认为城市文明的诸多元素中,那些普通人的小善常为,让我最感动……”

“凡人善举,就是你拖着母亲去看病,母亲下不来车时,有人过来扶下母亲,事儿不大,但却在一瞬间驱走了我心里的阴霾……”

12月6日,全城启动“弘扬凡人善举共筑美德淄博”城市文明大讨论后,淄博晚报“凡人善举”征集热线“温暖如春”,一个个温暖故事回响在耳畔,串珠成链,成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存在。大家在讲述凡人善举故事的同时,也积极加入城市文明大讨论,阐述“心中的文明”,今天本报带您在大讨论中倾听那些淄博“好声音”。

01

文明就是问一声

孩子傍晚走丢

一家好心人送回

“我看了城市文明大讨论的征集启事后,非常受触动,对于我来说,文明就是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主动向前问一声。”家住张店橡树湾小区的居民陈女士打来电话,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10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加班,她的父亲带着俩孩子在西八路和中润大道西南角的口袋公园里玩耍。“当时天色已暗,9岁的老大带着3岁的老二玩,孩子姥爷坐在长椅上和熟人聊天,没想到老大光顾着玩了,老二自己跑了。”陈女士回忆说,两个孩子走散,姥爷并不知情,一直在长椅上聊天、看手机,直到一家好心人抱着哭晕的老二送到他手里。

后来才知道,老二自己跑着玩,已经跑到了西九路,结果天色完全黑了之后,找不到了姐姐和姥爷,便号啕大哭。“这个时候,一家四口看到我的女儿后,热心地蹲下来问她:和谁来的、知道爸爸妈妈电话吗?结果,孩子光哭什么都说不上来,这一家的男主人立刻抱着我女儿,他的妻子领着俩孩子一路跟着,见人就问,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找到孩子姥爷。”

陈女士说,当时父亲也吓懵了,没顾上问这家好心人的姓名,但她们全家人一直心存感激和感念。“直到现在我们回想起来都一阵后怕,如果这家人看到孩子哭没问一声,万一孩子走到马路上了,万一孩子被坏人抱走了……所以借这次讨论,我们想和陌生人表达一下感谢,这座城市不但颜值越来越高,而且好人越来越多,我相信这种善念是可以传递的,有了这次经历后,我们遇到别人有难的时候也一定会主动问一声、帮一帮!”

02

文明就是扶一把

陌生路人

扶着94岁老母亲下车

家住淄川三里社区的冯衍春老人用邮件的形式参与了文明大讨论。对于他来说,文明就是自己有难时陌生人来扶一把。

“晚报报道的所有凡人善举的故事,我都看了,确实让人很感动!同时也引起了我的一连串回忆与联想。这些‘凡人善举’,就是咱淄博文明进步的最好见证!”随后,老人家以《忘不了那个人》为题讲述了自己遇到的温暖故事。

有一天,他骑电动车载着94岁老娘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结果到了之后,他想停下车再扶老娘下来,可老娘在车上他又停不下车。“母亲浑身无力,电动车后座前面有扶手、后面有椅背,老人抬不起腿来。”冯衍春说,正当他左右为难、心里突然莫名委屈的时候,一位30多岁戴红色头盔的女士,突然停在他们面前,她一手揽住老人家,一手抬起老人家的右腿将她扶下车。

“老娘下了车,这位好心人都没离开,我停车、开门的时候,她一直扶着我老娘进了门坐下,才放心地离开。我和母亲都感动地说:谢谢!谢谢闺女!人家只淡淡地笑着回了一句甭谢就离开了……”冯衍春说,很多时候都是事发突然,来不及问好心人的名字,但陌生人给予的这种感动更令人难以忘怀。

家住华菁园小区十一号楼一单元的耄耋老人冯泽林,则写信来感谢好邻居。“那是年,医院,本单元的房洪信师傅和宋宝坤、耿宝芹夫妇等人都来看我,做手术那天他们都来了,帮护士推手术车,在手术室门口等我出来,直到晚上八医院。”冯泽林老人说,他住院和回家调养期间,邻居们抽空就来轮流照顾他,让他感动不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远亲不如近邻,我要为淄博好人点赞”。

03

文明就是做公益

他们用奉献

书写最美青春

在记者聆听的众多温暖故事中,很多都是令人感动的一个瞬间、一个举动、一个故事。其实,在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普通的志愿者在文明出行、应急救护、献血捐献等公益道路上默默奉献,红马甲、蓝马甲、黄马甲、橙马甲、绿马甲……五颜六色的马甲,虽然志愿服务的领域不同,但都给人以最温暖的呵护。

“你好,凡人善举的故事,我能推荐一支青年志愿者队伍吗?”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王德标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淄博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其实,记者对这支队伍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多次参加市民巡访团的活动。

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自愿成立的学生公益团队,现有四支队伍,70余名学生组成,年龄最小的仅有16岁,他们在最好年纪选择了与公益同行。尤其是,年3月26日,淄博齐心公益急救小站第六个年度开站以来,这群青年志愿者与淄博齐心公益的志愿者们一起坚守万象汇公益小站,为市民宣讲急救常识,多位志愿者获得了急救员证。他们不畏寒暑,八个月来每周五晚上都会按时到达小站开启三个小时的志愿活动,用奉献书写最美青春。

还有的市民推荐了志愿者韩喜。他十年志愿磨一剑、终不言悔献青春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年,他被省委统战部遴选为山东省第六批党外挂职干部,成为我省唯一从社会组织志愿者中走出的省派挂职干部。

韩喜为什么担得起这样的重托?因为年他开始担任淄博市青少年艺术表演学会志愿者,每逢周末就舍小家、顾大家,走进乡村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主持口才和曲艺快板等艺术才能方面的辅导,还经常自费为贫困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策划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公益活动项目,10年间个人筹措资金达45万余元,直接服务青少年达人次。

记者手记

讨论凝聚共识:

“做一个有道德的淄博好人”

从全城征集“凡人善举”到展开城市文明大讨论,我一直参与其中,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这一活动不但彰显了平凡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更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向善情结,大家一边感怀好人故事,一边以凡人善举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儿做起,在全社会掀起了“做一个有道德的淄博好人”的新高潮。

人人向善、人人行善。

经过10天左右的持续发酵,在潜移默化中,“凡人善举”“厚道齐地”“美德淄博”等城市品牌从市民口口相传中脱颖而出,正在成为淄博的一张张新名片。

我想,城市文明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不管您是一位普通市民,还是一名志愿者,都可以在这块文明沃土中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给老人让个座、给行人让条道,问一声有困难的人是否需要帮助、扶一把蹒跚过马路的老人,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

万淄博人民的积善成德,定能成就善行满城的五好淄博。(全媒体记者沙红翠)

书写在雪域高原的医者大爱

——医院援藏医疗队

?全媒体记者王锐通讯员刘滟由凯

西藏,一个令多少人为之神往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布达拉宫、冈仁波齐、纳木措、大昭寺,还有内陆腹地难以见到的民族风情,但在西藏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知道的人就为数不多了。在淄博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海拔—米的高原,只为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健康理念送到西藏昂仁,他医院援藏医疗队。

记者了解到,自年起,医院连续3年,共派出15名医疗人才前往西藏昂仁县进行“组团式”援藏。医院人无私传递着医疗援藏的接力棒,展现出医者担当,面对援藏路上的种种困难,他们的回答是“不容易、不后悔”。

01

“半个烈士”惊魂记

从内地到西藏,援藏队员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高海拔、强大的紫外线、高寒低氧,队员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头疼、胸闷、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

第三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徐鸿宇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刚到昂仁县不久,那天正是周六,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