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1、呼和浩特六个景点美若仙境,年送自己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吧
大窑文化遗址发现于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石核、石片,石斧等件,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经年到年进一步的发掘和科学研究,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裴文中和吕遵谔先生鉴定,肯定为旧石界时代早期的遗迹,是一石器制造场。这一遗址是国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另有阎罗君殿7间。洞前石阶共级。介绍:-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建于明万历初年,清顺治十五年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御赐名“广化寺”。门票/开放时间:15元。该召坐落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乌素图村西沟口的台地上,距市区西北13公里处。一年四季都有随时变幻的浓妆淡抹之美。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2、呼和浩特旅游记,去内蒙古旅行,你最喜欢的景点有哪些?
故居位于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距察素齐镇24公里,东距呼和浩特市70公里,西距包头市公里,现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故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志的出生地。故居已是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有战国时期的赵长城遗址,有汉通漠北的古白道遗址,有宋、明代的老爷庙,焦赞坟遗址,有清代集蒙、汉、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乌素图召等。南湖湿地公园位呼和浩特市于南二环路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东,属呼和浩特市的地势低洼地,现为鱼塘、沙坑、草地。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是市内的综合性公园,总面积46.5公顷,陆地占36.1公顷。根据公园的不同地形地貌的游园活动内容,即水上活动区、儿童游乐区、文化教育娱乐区、花卉区和动物园。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3、现在就去呼和浩特这六个景点吧,不仅盛名在外,风景更是美到爆
明清博览园位于台阁牧镇,由呼和浩特地区及内蒙古现存的明清古代建筑按照“原物利用,不变原状,整旧如旧”的原则异地迁建而成,汇集了由明代到清末以来蒙古、汉、回及晋商为代表的各地建筑,按照类型、功能、体量等级布列为中心园区和若干分区,占地面积约30馀万平方米。建设部将此项目评为“科技进步奖”,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将此项目列为重点开发的文化产业项目。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位于金山开发区北的土默特左旗实验林场内,面积28平方公里。旅游区内山高岭峻,层峦叠嶂,夏秋之际,草木葱茏,山花盛开,溪水潺潺,清风习习,自然环境十分优美。“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祖,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敕勒川民俗博物馆位于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乡达尔架村。呼和浩特地区自明代中叶以来,逐渐形成蒙汉杂居、农牧并举的经济形态。
4、你知道在内蒙古有哪些是你不去会后悔的旅游景点吗?
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全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市坝口子村发现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就是当年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来的通货。另外由于回族人口在这里居住得相对集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回族经济、文化、历史氛围,回民区也因此而得名。年改名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回民区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王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深藏于闹市中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随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期投资立项。截至现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北区块旧址复原及影视基地建设工程已完成,大盛魁园子启动运营,现已与大召文化产业区合并,被自治区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召文化产业群落。开工时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竣工时举行了落成典礼。
5、呼和浩特: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至年度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美好生活城市的榜单发布,在今年的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中,呼和浩特的百姓幸福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呼和浩特的生活美在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调查发现,在37个城市生活相关的满意度指标中,呼和浩特有21项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平均水平。对社会文化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两个方面的高满意度大大提升了呼和浩特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有超过半数的呼和浩特市民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分超过70分,表示很满意。有超过六成的呼和浩特市民对当地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的满意度评分超过70分。深化医改的同时,呼和浩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百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文化传承与保护都比较满意。呼和浩特市市长冯玉臻:呼和浩特这个地方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处,是黄河文化和这个草原文化的交融之处,也是万里茶道还有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的节点。它特殊的这种历史传承造就了呼和浩特开放、包容、豁达、热情的城市品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