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一个从宫楼到民船处处可闻琵琶音的年代。在唐代敦煌地区的洞窟壁画中,琵琶这一乐器出现了多次,但凡莫高窟壁画中出现乐舞图景的地方,几乎都绘有琵琶。
伎乐天的舞姿造型琳琅满目,或怀抱竖弹,或拧身横弹,或斜抱拨弹,其中第窟的壁画的反弹琵琶造型最为别致。伎乐天半裸束裙,披巾戴冠,左脚垫尖,右腿屈抬,左手持琵琶于颈后,右手反弹拨弦,出胯旋身,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项饰臂钏叮当作响,婀娜妩媚。那么琵琶究竟能否置于肩上反弹?这种演奏方法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特殊的舞姿形象又是来源于何处?
琵琶究竟能否置于颈后反弹?
1.反弹琵琶是有可能的
关于琵琶能否置于颈后反身弹拨,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很多人觉得琵琶是不可能反弹的,这种姿势违背了人体生理的律动结构,双手高举,将琵琶置于后肩,即使是手拿拨子也不容易演奏。
但是不容易做到不代表不可能做到,我国的民间音乐家阿炳不仅是一位二胡演奏家,也是一位琵琶演奏家,他就掌握了反弹、侧弹琵琶的技术。在距离敦煌不远的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民间舞蹈中,也能找到反弹琵琶的痕迹。
反弹琵琶考姆兹,是柯尔克孜族的弹拨乐器,在柯尔克孜人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柯尔克孜族谚语说:与你生死相伴的,是一把考姆兹琴。考姆兹就有多种演奏姿态,反弹就是其中一种。西藏日喀则地区也有反弹四弦琴的舞蹈。
2.反弹不便于演奏,正式演出还得正面怀抱拨弹
我们不否认琵琶可以反弹,反弹是一种炫技演奏技术,以显示演奏者技艺精湛。但是反弹的姿态是不便于演奏的,正式演奏琵琶时候还得正面怀抱拨弹。阿炳掌握反弹琵琶的技巧,但是在正式演出的时候还是正面怀抱演奏。
在莫高窟描绘礼佛乐舞的壁画中,舞伎一人或两人居于中心舞蹈,两侧有乐伎伴奏。乐伎手中琵琶为演奏之用,无人反弹,均是正面怀抱。中间的舞伎则会出现手持琵琶于脑后的舞姿,我们不否认舞伎会在起舞过程中反手拨弹琵琶三两声,但是舞伎在整个乐舞中的舞者职能,决定了她以舞为主,她手中的琵琶更多发挥的是舞蹈道具的功能,而不是奏乐功能。
反弹琵琶的舞姿形象源于何处?
1.唐武惠妃石椁上刻有反弹琵琶舞伎
年,一群盗墓贼在西安庞留村盗掘了一座墓葬,墓内文物被劫掠一空,连墓主人的石椁也被分解运走了。后来考古人员对满地狼藉的哀册和残余文物进行了清理,才知道此处就是唐武惠妃的墓地。
唐武惠妃石椁武惠妃是谁?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还有一位宠震天下的妃子,便是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美丽、聪明、狠辣,勾结权臣李林甫,构陷王皇后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差点把武则天的故事重演了一遍。武惠妃薨于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以皇后之礼埋葬武惠妃,追谥其为贞顺皇后。
经过警方的艰苦追查,被文物犯罪团伙走私出境的武惠妃石椁于年被运回西安,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开元盛世制作的皇后级别的石椁,装饰华丽,内容丰富,石椁的立柱上刻着许多身材魁梧、凹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其中就有两名反弹琵琶的胡人舞伎。
石椁的一个立柱上刻着一位头戴冠、身绕帛带的胡人乐伎,穿长袖紧身舞衣,脖子上挂着有吊坠的项圈,双臂挽着长长的帛带,单脚站立在花蕊之上。他右腿抬起,左脚尖支撑全身呈S形,双手上举,平托着一把直颈琵琶放置在颈后肩膀上,边弹奏边跳舞,画面充满韵律和动感。
另一立柱上也有一名胡人男子,同样颈戴项圈,脚穿长靴,他双手高举曲颈琵琶越过颈后,单足挺立,另一脚前盘于膝部,好像正在快速旋转跳舞,肩后长带飘逸。这样的两个反弹琵琶的胡人形象,让我们不禁猜测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造型艺术的来源是不是与武惠妃石椁有关。
唐武惠妃像2.拉萨大昭寺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上刻有反弹琵琶舞伎
拉萨大昭寺初建于公元7世纪,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古寺。大昭寺松赞干布修行殿中供奉着一件有鲜明的萨珊波斯王朝和粟特金银器的特点的银器——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这件银瓶体型特别大,高约九十厘米,由银片捶揲而成。
瓶腹錾刻着两个反弹琵琶的男舞伎,姿势与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非常相似。男舞伎高鼻深目络腮胡,头戴明珠繁饰,穿长袖衫,足蹬胡靴,将琵琶置于后背脖颈上,左手高扬按弦,右手反弹拨弦,单腿踏地呈胡旋舞姿势,好像正在跳跃急旋,西域风姿十分显著,呈现了胡人欢歌起舞庆祝节日的场景。
七世纪大昭寺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錾刻的反弹琵琶舞伎,与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石椁线刻的反弹琵琶舞伎都是男性,但是反弹琵琶的舞姿又与敦煌壁画上的反弹琵琶女性如出一辙。三者出现的地点相隔千里,这种文化样式的相通和艺术灵感的心有灵犀,令人为之赞叹。
quot;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quot;上刻有quot;反弹琵琶quot;敦煌壁画中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弹琵琶的舞姿?
1.反弹琵琶的舞蹈形象,是画工创造意识的展现
敦煌壁画的绘制者都是历代的画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教坊的胡人舞伎手持琵琶边奏乐边跳舞,劲健而舒展,风疾而和谐,碰巧被有心的画师留意到,画师为之惊慕,经过巧妙构思和精心创作,反弹琵琶的舞姿被呈现在了敦煌莫高窟石壁上的佛国净土里。反弹琵琶形象受画工创作意识的影响尤为突出,乃是壁画画工在胡人舞伎舞姿的基础上,进行离奇想象和杰出创造的形象。
2.反弹琵琶的舞蹈形象,是民族融合与文化碰撞的产物
自汉代以来,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便是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重镇枢纽,多个民族在这里或游牧,或农耕,或农牧兼营,既互相抢夺又相互融合。唐朝安史之乱后,吐蕃奴隶主阶层在敦煌地区统治了近百年,吐蕃人在敦煌居住、往来,吐蕃的乐舞自然也在敦煌地区流行传播。
胡人反弹琵琶的舞姿经过敦煌画师的改造变化,男相变女相,矫健挺拔的男性身姿变成丰腴姣好的轻盈女貌,促使我们思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多么不可思议。敦煌反弹琵琶的舞蹈形象,是中原文化和五胡文化、西域文化、中亚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民族文化交流影响的产物。
反弹琵琶形象3.反弹琵琶的舞蹈形象,是中唐时期人们对视觉美感的追求
反弹琵琶的舞蹈形象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唐时期人们对视觉美感的追求。开放和繁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敦煌壁画对中原地区的封建礼教和西域文化进行了去芜存菁,既保留了汉民族文化的含蓄美,又不失洒脱放恣的情感宣泄。舞伎反弹琵琶时,左脚踏地,右脚前吸,身体前倾,手臂置于脑后,形态悠然,形体丰腴,造型优美。
看似身体各个关节都不在同一个运动轨道上,但是整体造型却异常和谐,同心同神,神经与肌肉之间产生了张力。舞伎琵琶弹奏的角度、眼波流转的方向、上身躯干的倾斜度、下肢足蹈的动势,甚至是身后帛带的飘动形态,都异常协调,使视觉化为听觉,动态活化了静态。这一造型通过不同部位的倾斜角度对称来完成重心的控制,达成了完美的视觉效果,到处散发着柔媚与欢娱,周身环绕着灵舞的细胞。
所以说,不仅琵琶作为一种舞蹈道具给舞伎形象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反弹琵琶的舞蹈姿态也让单纯的肢体舞蹈语言产生了突破且更富于变化。在敦煌壁画中,不仅有反弹琵琶的舞伎,还有反弹者,神奇飘逸,姿态优美,观者甚为赞叹。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景象结语
反弹琵琶是大唐的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是敦煌飞天的杰作,也是民族融合与文化碰撞的产物,有盛唐的雍容大气,有佛教的典雅清韵,有西域的恣意洒脱,也有敦煌人民的鲜活灵动。敦煌人民在本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外来多元文化,创造出了集多种艺术美于一身的反弹琵琶,凭借着辛劳与智慧,在这片沙漠绿洲上为后世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