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一处街区,是一年天,日日被不为游览、不为生意,只为信仰的众人环绕不息的。那便是西藏拉萨的八廓街。
虽然一直爱旅行,但小娘子入藏的时间当然晚。第一次见八廓街,是在电影《冈仁波齐》的画面里。朝拜的一家人在拉萨做休整,在八廓街上为自己、为家人,为客栈的老板娘磕着等身长头。从此八廓街的样子,便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从拉萨火车站到酒店安顿好后,休息了一会儿,老爸在火车上的高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只是浑身没力气,走路飘。为了补充能量,也为了头脑中总浮现的画面,我决定带他到八廓街上的餐馆吃晚饭。
如今的拉萨城区是在多年历史的八廓古城基础上逐步扩建出来的,所以八廓街自然是拉萨的中心区。九月的拉萨刚刚过了雨季,天蓝云白,阳光很是旺盛。
到了西藏,身份证比钱包重要,很多地方都需要身份证验证才能进,八廓街也不例外。
八廓街原名“帕廓街”,因后来街上做生意的外地人多了,“廓”与“角”在发音上不分,又被很多人叫成了八角街,使很多没来过的人误以为是有八个角的街道,其实不然。
八廓街由东街、南街、西街、北街环绕而成,周长约多米,但街里的岔路口很多,分布了35个街巷连接至外面。而这四条街环绕的中心,便是让拉萨有着“圣地”之誉的大昭寺。人们之所以在八廓街上转经、磕长头,也是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下令兴建大昭寺。工匠们在修建地周围搭起简陋的房子暂住,藏王在附近修建了四座宫殿移居来监工,这便是“帕廓”的雏形。
大昭寺建成后,因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等身佛像,引得周边地区,乃至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的众多信徒前来朝拜,大昭寺的周边也就成了信众们的聚集地,大量旅馆、商铺、手工作坊相继涌出,使得八廓街最终成为集宗教、民俗、文化、观光、购物于一身的著名街区。
八廓街的房屋外墙几乎都是一水的白色,白色在藏人心中是与乳汁一样洁白纯洁的意思。不过初进八廓街的一刻,小娘子是有些失望的,所谓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不过也都是和各地著名的步行商业街一样,都是兜售当地特色商品的底商。
当然这些店铺售卖的大多都与藏传佛教有关,佛像、转经筒、酥油灯、各种佛珠、贡香、唐卡等,还有藏族特色的藏刀、藏银、青稞酒、奶茶、风干肉等。还有少量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的传统手工艺品。
但这与我脑海中印着的那个八廓街的画面相差太远,也让我联系不上被佛教圣徒们称为“圣路”的转经道。
除了商品,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餐馆,以川菜、火锅为主。
直到我看到了他们。这些穿着藏服,手拿佛珠或转经筒,口念经文,专心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圈的人们。不管你是看着他,还是用手机、相机对着他,他们始终转着自己的经,走着自己的路,不受任何打扰。
还有一些人在大昭寺前不停地磕着长头。这些人中,不光有当地人,还有从各地前来的信徒。当然如今也有来拍婚纱照或艺术照的。佛前众生,众生百态。
一位身穿蓝色围裙的藏族老妈妈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半黑半白的长发梳成两条大辫子放在围裙中,皮肤黝黑,没有穿鞋,只穿着袜子,她没有向很多磕长头的人一样拿着两块木板,而仅仅凭一双手就那么起起伏伏,三步一叩首。我不了解她的世界,但我真的被她深深感动了。
听说藏人一辈子要磕10万个头,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围着大昭寺,或神山圣湖去磕长头。他们不存钱,所有的积蓄都会供奉到寺院中。不过这次的西藏之行,发现新一代的很多藏族人有了不少观念上的变化,不知道未来这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看到老妈妈磕长头的地方,刚好是在“玛吉阿米”的门口,这也正是我希望今天晚餐的地方,冥冥中的安排。
不同于八廓街上其它建筑的白色,“玛吉阿米”是一栋一层红色,二、三层是黄色的小楼。之所以我想来这里用餐,全因当地一个流传已久的爱情传说。
相传在几百年前的某个星月下,一位看似普通的藏族客人正好路经此地休息用餐。恰巧这时,一位如月亮般纯美的少女从门外掀帘而至,就在这一刹那,姑娘美丽的容颜深深印在了这位客人的心中。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餐馆,期待与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他还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而这位客人便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对于远方的汉人来说,或许不知道他是西藏历史上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但一定都知道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
上着玛吉阿米窄涩的木楼梯,头脑中都是他的诗句,“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顶着仓央嘉措光环的玛吉阿米,如今绝对是一家网红餐厅,以藏餐为主,还有点西化。到底传说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三楼到是一个俯瞰八廓街和远山的好地方。小娘子可不是做广告哦,没收一分钱,网上很多人都说它家的菜又贵又不好吃,我纯属怀着一颗少女心来的。
因为人多,我让不太想走路的老爸等位,自己在楼下玩了会儿。上楼时发现老爸和两位男士坐在了一桌。原来因为不想多等,所以大家选择了拼桌。
可巧的是,两位男士也都长居北京,不过他们是用我和老爸最喜欢的旅行方式——自驾进藏的,于是相谈甚欢。最后他们还抢着给我们买了单,让我们在到达西藏的第一天就感觉好温暖。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里再次表示感谢,不管是否你们能看到。
这里也客观点评下玛吉阿米的菜品。酸萝卜炒牛肉,拉萨传统的家常菜,用薄饼卷着吃,不知道真正藏人家是什么样的,但这里做的一般,不过薄饼还行。酥油茶我喜欢。烤羊排烤的很老,咬不动,我几乎只吃了薯条和洋葱。酸奶人参果八宝沙拉中规中矩(图中没有,忘记拍了)。因为老爸高反还没完全消失,胃口不佳,点了一碗人参果粥还有一盘时蔬,都吃完了。
玛吉阿米有很多留言本,来旅行的人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旁边一桌人是做房地产行业的,说现在形势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来西藏散心。他们前面放着许多留言本,我要来一本随便翻着,也想写点什么。
年8月30日,一位叫黄辉的人写道,“突然决定来西藏,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很放松,很开心。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一半是满的。我希望以后的日子我会努力成为一个乐观者,用平静的心看待身边的一切。”
突然就什么都不想写了,合上本子,希望黄辉、我和看到这里的人,都可以在今后的日子中成为一名真正的乐观者。
吃完饭,下楼重新站到八廓街上,没了太阳的街道比来时冷了许多,但转经的人们好像到了约定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从包里拿出外套让老爸穿上,问他能不能坐在路边等我一下,我想跟着人群转上一圈,老爸表示没问题。
互不相识的人们有身着红袈裟的喇嘛、有领着孩子的父母、有拄着拐棍的老人;有拿着佛珠的、有转着经筒的、有背着手的;有走得快的、有走得慢的,各式各样的信徒,口中念的是我完全听不懂的经文,我也无法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但就这么走着,感觉很好。我并不指望来一次西藏就能净化心灵,寻找到自我,人生本来都是一场随时随地的漫长修行。
八廓街的转经路上有许多古迹,这所有着高高大红门的三层楼房是当年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雍正年间,清朝开始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直至辛亥革命爆发的年间,共派遣过84任驻藏大臣。
一个当地的孩子津津有味地看着一对小情侣拍照,不知道她是不是在幻想着自己长大了也和那位小姐姐一样漂亮。
八廓街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敏竹林寺,它是山南那个著名敏竹林寺的附属寺。它小到里面只容纳了一个大大的转经筒。信徒们还是会在寺外转一圈小的转经筒,再到里面转一圈大的转经筒,然后继续绕八廓街。
传说当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圆寂后,作为第巴(西藏地方政府政务最高官员)的桑结嘉诡称达赖坐静闭关,秘不见人,从而以五世达赖名义号令西藏和蒙古。这里敏竹林寺的主持觉得蹊跷,派人带诗到布达拉宫试探,发现“五世达赖”回给他的诗已经没有真正五世达赖的文采,从而识破了桑结嘉错的秘密。
这位只有一条腿的朝拜者,在八廓街上已历经风风雨雨,磕了数年的长头,从装束上看不是本地人。小娘子发过一段他的小视频,留言的网友纷纷表示,从前来时也见过他。
这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八廓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见证了西藏地方政权的兴衰更迭,更见证着信徒们一日复一日的虔诚与执着。
我的溜溜,“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可是,你就真的与我告别了......希望“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小贴士:
1、身份证务必随身携带,很多地方会检查身份证。
2、如果在买了藏刀,飞机火车都是不能带的,托运也不行,只能邮寄。
3、西藏早晚温差很大,务必带着厚衣服。
4、即便不信教,但请尊重藏人的信仰与进寺庙的规定。
,我们来看看有着多年历史,因供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大昭寺。希望看《带着老爸游西藏》系列文章的亲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19.html